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12-8-28 11:32 发表
总觉得年龄在这几位名将的命运中起了些作用。韩世忠等人届中年,知道人生的进退得失。武穆青年得意,功名心和进取心未免重些。让他学王翦购田地自污以平帝王疑心,的确困难。
韩最初也是要挨整的对象,比岳强不了多少,主战派都不会放过的。而且韩还蓄意破坏和议,派兵扮成强盗截杀金使,秦桧首先要搞的是他,派张俊和岳飞去肢解他的淮东军,那时对岳飞还有点拉拢试探的意思,岳飞果然不按他的意思来,于是就变成整他了。
另外韩在苗刘兵变中有救驾之功,这是私功,宋高宗肯定不会答应把他往死里搞,岳飞功再高都是给国家立的,不是给赵构立的。后来韩也识相,闭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每天骑驴纵酒,这才算得了善终。
PS:袁讲故事的水平不错,但只能当笑话看。主观色彩太浓,史学功底又没有根基,当真你就输了。外行听个乐,内行或准内行就会直接忽略这些浮华的外表。历史真正讲得好的人,史料的掌握和解读是基础,还要多读史学论著,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把历史的整体大方向大趋势先摸清,使细节服务于整体,才不至于东一锄头西一铲子显得特别零散。袁腾飞这几点没有一条合格的,原始史料肯定是没怎么读,更谈不上掌握,真正的严肃求实的史学论著更是没看,看的都是通俗历史读物和逸闻趣事,你说他还能讲出什么来?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2-8-31 16: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