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五代宋初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名字里有彦字, 不知道是不是小白问题啊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9-12-17 20: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彦”有贤才美士之意,应该是当时取名的常用字吧。

其实“继”、“延”这样的字,因为能表达继承延续之意,历来都是取名常用字,且一般用作排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1 温柔的一刀 的帖子

王是大姓,不奇怪。除了大姓之外,两宋高官姓吕的最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4 温柔的一刀 的帖子

岂不闻“王与马,共天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1: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10-1-14 12:03 发表
兄弟,我说的是执政~~~东晋王姓的执政有几个?最明显的是,那时是世族强盛的时期,这些姓王的都是一家子,和北宋根本没有可比性。

若要比绝对数字,当然没有可比性。北宋同一时期宰相和执政加起来人数可以达到六七个,再说北宋高层人事变换特别频繁,以王这么个大姓,多出现几个,也是正常范围内的,没什么好奇怪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9 Jaguar 的帖子

还有一个武将刘光义,后避讳改名廷让。
民间故事中还有个赵匡胤的军师苗光义,名训,字光义,被塑造成一个出山辅佐明君的隐逸道士形象,其原型不过是个懂天文的军校苗训,未记载其字“光义”。


PS: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叫光义的,是虚构人物,日本人,面如包子,腰大十围,外号老爹、白发佛,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1 温柔的一刀 的帖子

第一,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宰相什么是执政么?
北宋宰相开始时定员3人,都带同平章事,并分别加馆职头衔,以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监修国史为次、集贤殿大学士再次,后来有时1人,多数时是2人。
而执政不但包括参知政事,还包括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至少2人,常是3人,多至4人;枢密使一般是1人;枢密副使开始时是1人,后来多是2人,签书枢密院事时设时不设,设的时候一般是2人。
如此算下来,同一时期宰相执政加起来在8人左右浮动,最高时可达10人,我说6-7人还保守了。

第二,北宋高层变动频繁是一段时期的事,并不是所有时期都频繁。但你说“神宗前,拜相后任职短则3年,长则10几年”,就显然是扯了。
太祖朝算是比较稳定的,不提了。
先看看太宗朝,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都是几上几下换来换去,哪一次也没超过3年。
再看真宗朝,除了李沆、王旦、向敏中还算坚挺,其余如张齐贤、毕士安、寇准、王钦若、李迪、丁谓,又有哪个一次任职3年的?
仁宗在位40多年,有王曾、吕夷简、章得象、文彦博、富弼、韩琦等把持相位时间长些的,更有如张士逊、李迪、晏殊、杜衍、庞籍、梁适、刘沆等不到3年就走人的。
英宗朝时间太短,还比较稳定,一直是韩琦、曾公亮两人在相位。
这就是神宗之前的宰相,要是再说说执政我就得去查宋史宰辅表了,你要是有条件可以自己去看看这个表,变动有多频繁。

相比于李、刘、赵等长时间作为国姓的姓,王、张两个大姓确实有些逊色(王建立过新莽和前蜀政权,张建立过前凉政权,其余干到最大的估计也就是张角、张献忠这类流寇了),但是要说显赫人物,区别还真不算大。王姓不说别的,单太原王氏这一支就出了多少人物?王翦、王贲、王离在秦三世为将,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王氏也出自这一支,王安石、王士祯、王阳明啥的也都是这一支的。

最有说服力的是,王姓还是历史上出皇后最多的姓氏,共出过36个皇后,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你觉得宋朝王氏吃香,其实宋朝偏偏最少,只有2个),应该知道,皇后一般都是高官显贵之女,由此可见王氏一直以来在政坛上地位都不低。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21 23:2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6: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1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