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黄巾黄劭自引军来。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销金黄抹额,绿锦细纳袄,身长九尺五寸,手提铁棒一条,名号“截天夜叉”何曼,阵前搦战。操令李典出战。曹洪曰:“某愿替将军擒此贼!”随即下马,亦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杀至两个时辰,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一刀中腿,遂死沙场。 关键词 诈败:假装败阵。 分析:单挑了两个时辰(4个小时)不分胜负,时间上不可谓不长,如果折算成回合数,由于是步战,无需回马什么的,比马战更省时,保守估计至少有两百合。 吾认为此战不分胜负,曹洪在局面上占不到任何便宜,对何曼而言,至少严格平手,稍占优势也是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是曹洪占上风,则诈败就显得非常突兀,好端端在形势大好下突然假装败阵,很容易被人看破手脚,中计上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下降。 想必曹洪是在正规单挑无法战胜对手的情况下,不得以才想到用拖刀背砍计。个人认为,虽然曹洪用计杀了何曼,但两人武力应该差距很小,不过应变能力曹洪胜出一筹。想想关羽也曾上过庞德的当呐。 也许有人会说,关羽战黄忠时不也想用拖刀计么,何以见得曹洪战何曼就一定不占上风?我的看法是,首战关羽占优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但关羽想用拖刀计是在次战,因此次战关羽未尽全力并有表演成分(诈败)也就不足为奇了。或者黄忠自以为他次战发挥出色才造成关羽“拨马便走”呢。 这种双方势均力敌却出现“金球死亡”的例子演义里应该还有,诸位无妨找出来一起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