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怎么看了几个三国武力排名,都没人把关老二放第二?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2: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34 劣弧 的帖子

但书中明确描写,赵云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颌徐晃胆战心惊,不敢迎敌,说的很清楚,他们怕的是赵云这个人,而不是他手下3000兵。这确实不算单挑,因为张颌徐晃本身就失去了单挑的勇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37 劣弧 的帖子

哪点说明关羽是发现颜良军的破绽了?倒提刀,用刀不劈不砍而用刺,分明是临时起意,颜良错误在于其骄狂,而且三国演义文中交代的很清楚: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在颜良心中,或许认为既然是关羽,那么应该不是敌人,毕竟刘备当时在袁绍手下,而关羽倒提刀不现敌意,未加防范也是情有可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38 马腾 的帖子

魏军鸣金收军,可没说是哪个有眼光的大将看出庞德要败阵,所以才鸣金收军。庞德箭射关羽,于禁恐其成了功劳,也还鸣金收军呢。毕竟关羽一直是曹操极为推崇的大将,名气在魏军当中自然要比庞德要高,因此高估关羽的实力是很正常的事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44 劣弧 的帖子

关羽如果堂堂正正胜了庞德,那么送到马超那自然是显示了美髯公飘逸绝伦,但问题是他被射了一箭,你再怎么说,好歹庞德和关羽单挑没有吃亏,而且也并非上来就诈败放箭。难道关羽中箭这个污点在你们看来也是优点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47 Shadowleech 的帖子

文中可以看出,文丑此次的军事目的是劫粮,并非是要跟曹操正面对阵,但却发现曹操早有防备,明显是中计了,此时心理以及局势上都落于下风,因此不敢恋战选择退兵是很正常的选择。再说,跟关羽战不三合,文丑心怯,并没有说手上也不行了,只是觉得可能打不过,当前形势也不允许继续打,假如他不退,曹营兵将围上来的越来越多,说不定就全军覆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53 马腾 的帖子

关于拖刀计我已经分析过了,那是败中取胜的招数,并非是什么绝招,曹洪都曾经用过。而要败中取胜,首先得让人相信你的诈败是真,以关羽当时的名气,稍微有点头脑的都不会轻易相信他那么容易就真败了,拖刀计,对于关羽来说已经是无用的招数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52 马腾 的帖子

此言不堪驳也。以前就知道关羽的名气,那么关羽的名气对他们肯定是有影响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畏关之心,今日方信,只是印证了这种说法。一般的军兵,对于名将都有一点的畏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数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会才会不信邪,可你不能把魏军众军都当成初生牛犊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黄忠未必就相信,毕竟是马失前蹄了,后面的是中计了还是识破了,只能任凭后人猜测,你可以认为他是中计了,我也可以认为凭黄忠的经验,对于这并非什么绝招的拖刀计应该有防备。毕竟黄忠回去之后只是感念关羽的义气,而不是佩服他的武艺。而黄忠要射死关羽,却的的确确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59 KYOKO 的帖子

但是当兵的不是在江湖上闯荡求名求利的,在江湖上闯荡的可以为了求名而不顾性命,但是长年打仗的军兵,他们首先是要求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其实我一直在想,拖刀计就类似于枪法中的回马枪,假如你诈败,我就当你真败了,但是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我不追,那你是就当真败了,还是再拨马回来再战,这个局面是不是很搞笑?而用拖刀计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是正面无法取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3: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其实这种败中取胜的招数,对于一流武将是不是百分之百管用,到可以参考马超与张飞一张: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这表明,对于一流武将来说,有防备的情况下,这种败中取胜的招数并没有多大几率奏效。而针对关羽拥有的名气,与关羽对阵必然极为小心,那么关羽的拖刀计基本上属于废招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4 15: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66 劣弧 的帖子

关羽的想法吗?刘备封五虎大将关羽知道后怎么说的: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
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可偏偏这一老卒,关羽未胜,而且还被黄忠箭下放生。你说关羽射箭不比庞德差,可三国演义通篇关羽只有中箭可没有射过箭。说实在的,你的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太多了,举的战例硬伤也多,我实在懒得再跟你辩驳,本来我只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书中的文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要说出来就应该合乎情理。我最后再说一遍我的看法,我不否认关羽是一流武将,但并没有表现出超出其他人的特别之处,他武力不低,但是排第二,甚至排第一,这个绝对轮不到他。就此打住,我想说的已经说完了,不想再打笔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2: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1-8-16 11:41 发表

袁绍自己都说了,小说设定都不承认就没什么办法了。

这句话也能当作论据,实在是比较搞笑。颜良文丑之死,袁绍并未亲见,而败军败退之后把敌方说的很强以推卸责任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有句话: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吗?再说,当时颜良文丑已死,关羽一个活人当然要胜过两个死人十倍了。如果书中人物的一句话都能当做论据的话,刘备取零陵的时候,刘贤还说他虽有赵云张飞,吾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敌对。按照你的说法,刘贤都这么说了,应该也是小说设定了,是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2: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程昱说徐庶之才胜自己十倍,徐庶说诸葛亮之才自己不能比也,这种言论也能当真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2: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27 劣弧 的帖子

如果要援引战例,那么就应该引全了。当时的局势如何,书中写得明白。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阜击之,文丑军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当时文丑军事目的是劫粮夺马,但是很明显,中了曹操之计,军乱如此,文丑早就有了退意。在这种状态下,文丑不会拼死奋战。而面对关羽,文丑心怯,但却没有招架不住之类的描写,原因呢,一是形势于己不利,另一原因自然是听说过颜良死于关羽之手,你可以说他心理素质不好,但这不能证明关羽的武力较文丑高。至于文丑战赵云50回合不分胜负,其实结果很正常。当时文丑的目的是杀公孙瓒,这是大功一件。而对面的赵云当时不过是无名小卒,文丑的状态应当是最佳。而赵云的目的是救公孙瓒。再者,赵云以前是袁绍部下,那么对文丑的大名肯定是非常了解,而赵云初次对上文丑,不怕他,但应该也不会认为一定能胜过他,毕竟这种自信的建立来自于一场场战斗的磨练。至于说文丑不怕公孙瓒的援军什么的,这个理论实在有些搞笑,难道公孙瓒有援军,袁绍军就没有追兵了么?袁绍军就看着文丑一个人去追公孙瓒,别的军马都在那休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那么文丑可有料敌不过的说法吗?没有明确的描写。作为主将,文丑首先考虑的是全局的状况,而且虽然有凭个人勇猛改变战况的事情,但是前文已经明确说明了文丑欲走。其实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之后,曹营众将是否均认为这表现了关羽的武力而服气?答案是否定的。就拿关羽之后的过五关斩六将来说,其实不想让关羽过去很简单,闭门不开就行了,关羽当时那点人也根本不可能再去打关,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了跟关羽正面交战,并没有依靠兵力取胜,虽然有螳臂挡车之嫌,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关羽杀颜良文丑并不能让曹营武将服气。之后还有夏侯惇追关羽,当时关羽也是愤怒,两个人战不十合依然是未分胜负,也未见夏侯惇心怯,或者料敌不过。关羽不利的战例还有,以纪灵为参照物对比张飞的表现,关羽三十回合令纪灵大叫少停,而张飞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这两场都是实实在在的单挑,没有其他干扰因素,说服力应当更强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3: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至于文丑之死,心怯是书中交代的明白的,至于说被追上了不代表就要授首,这说法有点搞笑,文丑首先没想到会被追上,他心理素质再不好,也不会在明知会被追上的情况下逃跑,书中都写得很明确了,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
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可见,能斩文丑,主要功劳在于赤兔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3: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43 劣弧 的帖子

我晕,这话你也能说得出口,那我们根本没有交流的必要了。关羽打过的就是应该的,打不过的就是放水,按照你这个逻辑,那你自然可以认为关羽排第一。只不过我很好奇,夏侯惇追关羽,关羽都愤怒了,怎么还想着放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4: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关羽纪灵一战,如果关羽直接杀了纪灵,袁术军不是直接就败退了吗?还用得着再让他令军士劫营吗?强词夺理到这种地步,再跟你辩论下去就是我白痴了,就此打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4: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49 劣弧 的帖子

如果按照你的理论,那么关羽何必杀颜良文丑呢?反正刘备羽翼未丰——不是未分,留着颜良和文丑继续跟曹操打消耗实力不是更好吗?为了拥关,连这种理由都想得出来了。关羽放纪灵回去,说明他狂傲,不把纪灵放在眼里。再说了哪里提到了关羽战纪灵是计了?我仔细看了那一章,没找到这种说法,希望你能找出证据再说,而不是自己给硬安上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52 劣弧 的帖子

却说玄德在徐州,闻使命至,出郭迎接;开读诏书,却是要起兵讨袁术。玄德领命,送使者先回。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刘备带2万兵是因为只有这么多兵可带,如果刘备不想结怨,可以拖,没必要等到两军阵上了再这样做。假如关羽真有不十合斩纪灵的能力,他可以完全打败,打退他的军势,之后不再进兵。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脑补,书中并没有相关交代。如果你想证明你的观点,就找出原文作为论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从原文来看,刘备有一丝一毫不愿意结怨袁术的意思吗?我是没看不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再引一段原文:是日引兵出阵,大骂:“刘备村夫,安敢侵吾境界!”玄德曰:“吾奉天子诏,以讨不臣。汝今敢来相拒,罪不容诛!”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玄德。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说明纪灵第一目标是刘备,关羽救驾,丝毫看不出关羽放水。纪灵大叫少歇,以及其后表现,可以证明纪灵心怯了,畏惧关羽,也能看出关羽没把纪灵放在眼里,但是关羽不愿结怨,故意放水,可是一点证据都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为了完成王命,出兵取得一定程度的军事胜利,这样就可以交差了。但是只要出兵了,就已经是结怨了,而且此后刘备也没有跟袁术消弭怨恨的意思,足以说明刘备并不害怕跟袁术结怨,不主动打了,那是因为刘备知道以自己的实力还无法吞并袁术,地盘兵力都差得太多。如果长期交战,刘备可以取得局部的胜利,但是最终肯定还是要失败。再者说,你说的这些都不能证明关羽放水是不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当时的形势很明显是,纪灵上来直奔刘备,关羽救驾截住纪灵厮杀,战了三十回合关羽越打越勇,但是纪灵虽然未败但已经心怯了。不知道从哪理解出来关羽放水了?难道你说关羽想学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收服纪灵么?决定以后跟谁打还打不打的是刘备,关羽作为武将上阵,其目的自然是打败敌人了,除非之前交代授以计策,没有的话还是不要自行脑补的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15: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60 劣弧 的帖子

但你说的一切,都无法证明关羽放水,对吧。而且刘备也从来没有表示过希望跟袁术搞好关系,这个念头刘备就压根没有过。既然如此,更谈不到为了刘备的利益,关羽要给纪灵放水了,是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2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2 劣弧 的帖子

不管你说是谁的理论,这都是脑补的结果,书中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我并不是说关羽打不过纪灵,但三十回合拿不下来是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书中写的很清楚,不分胜负,并没有写关羽大占上风,纪灵心惊胆战。明确交代的不利战例就开始找各种借口,罔顾书中写得清清楚楚的事实么?至于说斩杀华雄,首先华雄虽然打败了孙坚,但那并非是单挑的结果,而且华雄所杀的将领当中也并没有什么公认的武艺高强的,斩华雄并不能证明关羽的武力如何高强,当然,在我看我,华雄先胜而骄也有一定因素,但这和纪灵一战无关,不多提了。回到关羽与纪灵一战,书中前后文都没有提到任何计策,明明确确的单挑,我也没看出有哪点反常。反常一说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20: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3 劣弧 的帖子

这话绝对了点。心怯,可能因为技不如人,也可能因为形势所迫,而当时的形势对文丑是极端不利,中计在先,手下兵卒只顾取物,不听指挥自相践踏在后,那时他就已经有了退意。顺便说一下,我觉得武评要考虑双方的作战目的,毕竟单挑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你不能把单挑从整个战斗过程中割裂开来。就像张飞与张颌大战四五十回合,有人认为这是张飞不如马超赵云的战例,但是从前后文可以明确看出张飞的战术安排,我觉得这里张飞才是故意拖延,等待魏延的奇兵到来,前后夹击已取得最大胜利。回到文丑身上,书中交代的很清楚,当时文丑的作战目的已经是撤退了,那么遇到关羽交手三合,书中并没有交代文丑招架不住,更多的可能是认出了关羽是杀颜良之人,能杀颜良,自己或许也不是对手,而且曹营兵将越来越多,因此心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6 23: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7 lemon0925 的帖子

还有米仓山黄忠劫粮被困,赵云带兵去救的时候,张颌徐晃的手下也都在打酱油,让张颌徐晃两个人单挑赵云黄忠加上赵云手下的3000人,当然,黄忠原来带的兵同样在打酱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kjo
(一世长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26
编号 341079
注册 2009-9-29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1-8-17 02: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首先说明,我看的是毛本的三国演义,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以毛本作为依据。先说华雄,毛本原文中袁绍的话是这样: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应该理解成只要颜良,文丑有一个人在,就能对付华雄,并不是只有颜良文丑才能对付华雄,在逻辑上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可以说华雄武力不低,但是也无法证明高到什么地步。
    颜良一定大于许褚么?未必。通过全书我们可以分析出徐晃的性格,单挑明哲保身,面对名将——尤其是不知底细的名将时保命是第一原则。徐晃与许褚单挑时,许褚无名气,徐晃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全力发挥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面对颜良时,颜良已经是天下名将,而且上来连斩二将,徐晃的心理压力很大,都二十回合败归本阵,说明并没有吃什么亏。至于关羽刺颜良,毛本写得很清楚: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你可以说颜良防备心不足,脑残,但当时颜良的确没有进入战斗状态,你可以称赞关羽的胆气,但却无法说明关羽的武力就大于颜良。至于斩文丑,前面说的很清楚了。作为武将,别的武将的性格刚强,但你不能拿这个作为标准要求别的武将一样。你不能说赵云张飞他们没有心怯,文丑就不应该心怯,对吧。至于心怯的理由,我说的也很明白了,文丑是统军大将,必然不能只关注单挑,首先考虑的是整个军队的作战目的。再者说,张飞醉酒失徐州之时,不也一样是逃命么?那时候他可也没有回头找吕布单挑。赵云长坂坡怀抱阿斗时遇到张颌,也不敢恋战。你可以强调文丑的性格弱点,但这同样不能证明关羽一定胜过文丑。
    关羽单挑的例子除了你说的那几个,还有管亥纪灵。管亥与关羽斗了数十合,当然,由于缺乏对比,无法对管亥的武力做一个明确判断,这场单挑意义不大。但是纪灵与关羽斗了三十回合未分胜负,而张飞却不十合刺纪灵于马下,这两例比较明显对关羽不利。
    还有,假如如你所说,关羽与颜良文丑之战真的体现了关羽武力的高低,那么曹营不该有那么多傻瓜还找关羽单挑。尤其是过五关时,紧闭关门关羽就明显过不去,或者出兵一拥而上,何必跟他单挑呢?况且夏侯惇最后追关羽,当时关羽已经和曹营决裂,不存在留面子放水这些理由,但不十合并没有占到优势,双方这一场可也是公平的单挑。
    其实看演义全书,关羽的武力表现非常有趣,很明显的分为得赤兔马前,得赤兔马后,年老——赤兔马也老之后。宝马对于武将单挑的作用绝不仅仅是胜了以后追杀,马速越快,越能占据进攻的主动权,小说中形容武将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马快刀疾,战马的作用可见一斑。刺颜良,斩文丑,书中都很明白的写出了赤兔马快,这并非我给颜良文丑找什么理由。
    至于曹操对关羽的喜爱以及周瑜对关羽的忌惮,可以侧面说明关羽武力高强,但同样不能作为关羽武艺第二的证据。说到武将的神威,关羽未必能超过吕布赵云,但不管是谁,都不能把别人的称赞当做武力排名的证明。
    我的结论是,配上巅峰时期的赤兔马,关羽是一流武将,武力表现当不弱于张飞马超赵云等等,但如果失去了赤兔马的优势,关羽的武力表现要逊色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6 10: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7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