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反对所有自下而上的三国武力分档理论!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3 14: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反对将本人列入下上派

名词解释:
下上派——三国演义武评爱好者中,持自下而上武力分档理论的人群总称。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09-4-13 14: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3 17: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3 15:59 发表


是笑笑兄吗?你说不是就不是吧,呵呵。

我只是希望下上派的网友能够注意到我提出的问题。

ok啦,那我就能补充几句了。

兄所说的上下派问题,应该是指“仅有唯一失败战例的武将之间便全部武力相当了”。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是对其中一些词理解不同造成的。
我个人认为仅有唯一失败战例的武将之间并非武力相当,而是他们的武力上限相当。

多了一个上限,有什么区别呢?
很简单,如果是武力相当,那么被颜良速斩的魏续、被关羽速斩的杨龄、被吕布速斩的穆顺,就会武力相当,换而言之,魏杨穆三人之间如果单挑,结果简单且唯一,那就是三人相互之间都是长时间不分胜负。

而如果结论是他们的武力上限相当,就不可能得出三人相互单挑结果都是长时间不分胜负的结论,三人相互单挑结果是未知的:可能某两人长时间不分胜负、可能某人能速斩另一个、可能某人能若干合击败另一个……等等等等,结果可以说是会有无数可能性。

至于究竟魏杨穆这三人该怎么排,欢迎君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估计部分下上派朋友的做法,是将他们全部归入末流。但是,末流的范围有多大?百分制的话,是不是1~70?如果是的话,有了范围,在根据蛛丝马迹或个人主观喜好,来定个魏续68、杨龄65、穆顺55,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而这个末流范围的上限70,就是前面所说的武力上限相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4 10: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3 18:04 发表
2、根据吕布秒杀穆顺,得出【吕布强于穆顺,“只一下+击杀”差距至少34】穆顺武力最高66;

3、根据吕布无5合杀方悦,得出【吕布强于方悦,“无5合+击杀”差距25】方悦武力75;

4、根据张飞秒杀邓茂,得出【张飞强于邓茂,“只一下+击杀”差距至少34】邓茂武力最高65;
...

最高武力与武力可不一样,穆顺武力最高66,意味着别人定穆顺65、63、60、55、50……都是可以的,还是很随意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4 14: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4 12:20 发表

自下而上的推导中,吕布武力要是由穆顺来推,张飞武力要是由邓茂来推,那么穆顺和邓茂武力之间的差距便很关键,毫无依据的判定穆顺和邓茂相等,或是穆顺强于邓茂、或是邓茂强于穆顺,都是很不可靠的。“上”未定,“上”还等着“下”来定,“下”怎么能随便!
...

看了这段,明白了。

个人意见,你所谓的下上派的方法,至少不是我看到的下上派人士们所采用的方法,不太清楚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文字后发出了这篇批文,但是如果并没有人是按你所说的方法再搞武力分档的话,你所批驳的就是一种不存在的理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4 23: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QUOTE:
从武力低端往武力高端、以及综合的方式,为部分武将武力划分档次

以前划分档次多半喜欢从武力高端往低端推导;今次试试从武力低端往武力高端推导。

首先将武将大约的划出五个档次:
1超流;2一流;3二流;4三流;5末流
0、但凡是个武将、有名有姓、上过战场的,末流起判
1、单挑中击败末流武将的,三流起判
2、单挑中击杀末流武将的,二流起判
...

问题:末流武将是否武力相当?
如果武力相当那就是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
如果不相当,战胜末流的有可能是更强的末流,未必三流起判!

二兄的理论写的清晰易懂,其它人的零星片语,远远不及二兄,不提也罢。

这段看着眼熟,让我来解兄心中之惑。

在这套理论中,所说的超流、一流、二流、三流、末流这些档次,均是起判,所以就有些类似与职称或者文凭的概念。而假设某人拥有大学文凭,但是其水平却不如另一个没有文凭的人,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情况吧。

这套理论也是如此,某武将因为有个手下败将,所以被称为三流,但是,其武力未必高于另一个末流起判的武将,这个三流只是表明至少有一个胜战单挑战例。不知道这样说兄明白了没有?

或者我再打一个比方,网球方面的。
1-假设职业网球选手,末流起判;
2-手握一个大满贯冠军的选手,三流起判;
3-手握三个大满贯冠军的选手,二流起判;
…………
那么,目前女单积分贵为天下第一的萨芬娜,还是一个末流选手;积分远比她少的很多选手,却是三流、二流、甚至一流。

不知这个比方贴切否,那么再回到兄的问题
问题:末流武将是否武力相当?【并非】
如果武力相当那就是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见上】
如果不相当,战胜末流的有可能是更强的末流,未必三流起判!【有一场战胜末流的战例,就意味着能盖一个‘三流’的戳,而不再是一个末流武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15 13: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5 12:31 发表


晕倒,原来3流未必强于末流,甚至超一流也未必强于末流。

这一点确实是我以前严重误解的,经过兄这么一说,我明白了!

呵呵,才明白,说明我原来的文字有歧义啊。

其实关键在于起判二字,一个三流起判的武将,武力未必高于一个末流起判的武将,我本以为这是显而易见的嘛。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三流武将确定强于末流武将呢?很简单,只有该末流武将正是该三流武将的手下败将时。

当然我也承认,大量一般武将无法精确定位,少量精品武将定位有争议正是所有武评的特点。因此在对付大量一般武将时,就尝试着把起判二字去掉,发现也没什么问题、对精品武将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就渐渐省略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开始无视起判二字了,事实上兄所引用的那段眼熟的文字,该用起判的地方,基本都写明了的。

从下往上推,并不是为了要给武将精确定位,而是大概的划拉一下档次;如果兄真的看过那篇眼熟的文字,应该也对这句话有印象吧——战例较少的武将,结合单挑战例、勇名、称号……,以及武评人士综合意见等,判定出武将级别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24 09: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23 18:36 发表
(2)但是要采用全部相同的一套标准来确定所有战例的差距;不能230合不分胜负的差距3,100合不分胜负的却差距1。

加两句解释吧,为什么230不分胜负的差距3,100合不分胜负的就不能差距1?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4-24 13: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24 12:32 发表


这个马岱兄已经解释过了吗?100合的3,50和的4……

我问的是你反对的理由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3 08: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3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