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oldflytoto1025 于 2011-3-25 13:52 发表
呵呵,我特地采用了先发部队的词,看来还是误会了。
我并没有说这四万人为先锋,我的意思是,这四万人,可能作为最先集结的部队,刘备自己可能在后方等待其他部队集结后再东进,譬如原属张飞的部队。
《张飞传》——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再从刘备的兵力分配来看:
《先主传》——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吴班,陈式领水军屯夷陵。吴班陈式带领了蜀汉所有水军,规模显然在万人以上。
《先主传》——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
黄权统江北诸军。注意“诸”这个词,说明至少有三四支归于黄权指挥的军队,其规模也不会少于万人。
何况刘备还要分兵包围孙桓,这样杂七杂八去掉了,如果总兵力四万人,那刘备自己率领的主力还剩多少了。
另外,兄还没有对“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这段记载做出评价
所谓 水军屯驻哪里 刘备自带兵屯驻哪里,黄权驻哪里,所能表现的都是蜀军的兵力部署,但无法证明刘备的兵力超过四万
要说杂七杂八,吴军五万人也分驻在很多地方,有水军有陆军,包括被围的孙恒部,还有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各部队,那陆逊自己带的兵又有多少呢
至于说杀其 八万,也只是后人注释,非三国志原文,有人还注释说 孔明四次北伐时,司马懿率雍凉劲卒 三十余万呢
刘备既然能够突围逃回白帝城,说明他手下还有不少人马,绝不至于“仅以身免”,至少向宠的部队就没有损失
由此也可以得出 这位某人的注释 是有些许夸张的。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1-3-25 23: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