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2-19 00:31 发表
我没有说过10万数是魏的“最大限度机动兵力”,不劳您代言。我相信魏国当时还没有到极限动员状态。。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2-19 00:31 发表
庞涓以“带甲八万”攻赵,虽然在数字上没有占到魏国兵力的大部分,但肯定是动用了魏国的主要机动力量。
好,原话是“主要机动力量”,那么您认为 8万是魏国主要机动力量,赵国的“主要机动力量”是45万??
还有,您何以知之魏国没有到极限动员状态,请给证据,否则就成您想象中的兵制了。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2-23 13:11 发
我觉得您现在讨论的已经是您想象中的兵制了。
云梦秦简的主人喜,在地方为吏,还几次从军,参加了对赵的战争。黑夫与惊家,三丁抽二,从王翦灭楚,黑夫还参与了攻城战,但两人的衣服用度要家里寄给。
按您的想象,这几个人是不是“亦兵亦民”,是“正规军”还是“地方武装”?
按照想象中的兵制,恰恰是您,喜也好,黑夫也好,这些只能说明他们个人的经历,能代表全国的男人?
我隔壁家的老爷爷民国时候被强征当兵,当过国军,后又投降共军,三番四次,参加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大小几十战,按照您的想象,是不是说那个时代的所有男人都要如此这般??
至于地方武装还是正规军,那还不简单,看他参加的是什么队伍,是正规军就是正规军,是保安队,就是保安队,退伍回家了就是民。我所指的亦兵亦民是指在乡的民兵,一年中农忙务农,农闲充当团练、乡勇之类的角色。正规军是规定的几年兵役,岂有一年内几个月在家种田,几个月为兵的道理,你懂的。
至于说衣服用度要靠家里供给,并不等于秦军要靠家人供养。
从秦国到黑夫的所在前线,如果什么都靠家里来回的送,估计黑夫早挂了,军队本来就有保障,这两个士兵有条件再问家里要些个人用品零花钱,有何不可?
我一表哥从前当兵,还不是老写信要家里给钱,能说明解放军靠家里人养?
再有,黑夫家三丁抽二,还有大哥在家,而且家里还有N个女人在,说明即使是被政府征调的家庭中,除去当兵的运粮的等等工作,也仍有三分之一的男子留在家生产,而且女人被抽运粮的事情在征调家庭中也没有发生,看来秦国的兵役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夸张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0-12-23 14: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