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她究竟有什么责任。可以判他什么罪名?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她究竟有什么责任。可以判他什么罪名?, 发生在成都的真实案例,详情见贴内。
九十九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336
注册
2003-12-15
#1
发表于 2005-10-17 13: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个小区,顶楼的一家进行房屋装修,其中一个小工不幸坠落,掉在1楼的天台上。其他工人紧急呼救,并到1楼敲门,要求1楼的住户开门救人。
住在一楼的住户是个60多岁的太婆。此人听到有人敲自己的家门,以为是坏人,不敢开门,双方就僵持在那里。然后敲2楼的门,2楼住的是个80多岁的太婆,她也不开门(晕)。众人无法,只好拨打119。等119赶来后,该太婆仍然不开门,119也没办法,不敢破门而入。然后,太婆的女儿回来了,这才打开门,这个时候小工已经死了。死者家属当然不依了,尸体也不让抬走,就在现场设了灵堂。1楼、2楼的住户只好暂住在亲戚家。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后,尸体抬走火化。
想请问,此件事情上,此太婆是否负有发律责任。进行救援的119是否也负有责任,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119完全可以破门而入,毕竟救人是重要的。
PS:这件事就放生在上星期。人们普遍谴责1、2楼住的太婆。家属自己解释太婆刚从农村来,对成都根本不熟悉,因此子女让太婆一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事情发生后,太婆自身也感到内疚,前天病发身亡。
注意:小工的坠落地点不属于住户的房屋范围,估计是阳台上面的天台上。但可以从1楼或者2楼爬过去。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九十九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336
注册
2003-12-15
#2
发表于 2005-10-17 13: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事后有多种议论
1、老人独自在家,不敢开门。
2、不愿意死人从自己家中抬出去,觉得不吉利。因为1楼也可去,2楼也去,都希望从其他人家里抬出去。
3、老人糊涂,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不开门。
最后60多岁的太婆几天后病发身亡,病因和这件事关系很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九十九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336
注册
2003-12-15
#3
发表于 2005-10-17 14: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是几天前看的成都商报,记忆有点混乱。叙述可能有点差错。
现给出商报的电子版地址
http://www.cdsb.com/cdsb/GB/2005/10/11/344370.html
http://www.cdsb.com/detail_2004.asp?id=343111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九十九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336
注册
2003-12-15
#4
发表于 2005-10-17 14: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报道日期:2005-10-11
脚下一滑 装窗工人坠下一楼
昨日上午9时过,站北北街42号2栋6楼楼顶,这里正在加盖几间屋子,18岁的皮青文和两名工友正在安装塑钢窗。由于是室内作业,3人均未系安全带。但安装大窗时突然卡壳,皮站上侧面的窗台,一只脚跨向另一个窗台,不料脚下一滑……
另两个工友只听到“啊”的一声,抬头已不见皮的身影。接着1楼天井里传来沉闷的“咚”的一声。两人急忙从窗台上探头望去:砸垮一面雨棚后,皮掉在楼底地面上。
工友李某跌跌撞撞跑下楼,奔到小区门口,找到保安刘良华,借到电话,拨通了120。两人随后匆匆赶回2栋底楼———要救皮青文,得穿过1楼住户的家。
苦苦哀求 一楼二楼均不开门
李对着1楼2号的房门一阵猛敲。不料,一条门缝打开后,又“啪”地一声关上了。情急之下,李一边继续敲门,一边联系皮的家属。
门外,陆续有周围居民赶来,大家热心地帮助敲门,但门始终紧闭。不久,1楼住户终于开了门。她说要出去买菜,随后关上门,朝小区外走去。
10时30分,成铁中心医院急诊车来到小区2栋1单元门口。久等无果,医护人员赶紧拨通119请求支援。其间,皮的母亲和阿姨赶到小区,使劲敲着1楼住户的房门:“求求你开开门啊,我看一下我的儿,他19岁都还不到……”
消防和警方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大家商议从2楼住户家下到底楼天井中救人。在楼梯口,他们遇到了2楼住户———背着孙子的邱婆婆。对于大家一番苦求,邱断然拒绝。坠楼者两名家属双腿一屈,跪倒在2楼太婆面前:“求求你啊,你开开门嘛……”周围群众也纷纷上前劝说:“就当作做好事嘛!”邱没有开门。
翻墙进入 时间已误50分钟
目睹这一切,医护人员焦急万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病人的活力也在一点一滴流失,近在咫尺,却无法接近。伤者母亲的声声哀哭更是敲打人心……居民阮女士见状,上前拉住两名警官:“我住3楼,厨房的窗户也是面向天井的,要是那里下得去,你们就赶紧从那里下去,救人要紧!”
几名警官立刻和阮女士一道,上到3楼阮女士家。拉开厨房窗户,一个狭小的天井显现眼前,一个血肉模糊的人扑在地上,一动不动。此时,天井旁一排平房房顶上,几名119官兵正通过梯子,下到天井里。此时,已是11时20分左右,距离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已50分钟!接着,消防队员又将心电监护仪空降下来。一名消防队员先行空降到一楼。接着,一名医生接过保险绳,拴在自己腰间,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空降到坠楼者身边。
119随后打开了1楼住户的房门,另一组医护人员顺利进入天井。
无奈宣布 18岁工人已死亡
皮面朝下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身边是已凝固的大摊血迹。医护人员立即将他翻了个身,检查发现:瞳孔,散大;呼吸,没有;心跳,没有;心电监护仪显示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最终,医生无奈宣布:坠楼者已死亡。根据现场情况,医生初步判断,死因是开放性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带着遗憾,医护人员离开了现场。
1楼何婆婆,86岁
当时独自在家
坠楼惨状吓坏了我
昨日下午,警方把死者家属和底楼住户召集在物管办公室,准备协商解决此事。据底楼住户何志伟介绍,他在曹家巷一家装修公司上班,昨日上午10时过,他接到母亲请人打来的电话,叫他马上赶回家。在小区门卫室,他找到了神情慌乱的母亲。
何的母亲已86岁高龄,事发时老人独自在家。开门之后离家而去的就是这位老人。“母亲颤抖着声音告诉我,有人从6楼掉了下来,摔死在家里的天井里”。母亲看到院子里的惨状后,当场吓得腿都软了。“她当时已经神志不清了,她说很多人来敲门,她不敢去开,她说不晓得他们都是干什么的。随后就一人出了门,来到小区门卫室休息”。
老人在外面请人给儿子打了电话。见到儿子,何母神情慌乱,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才把事情说清楚。看到母亲被吓成这个样子,何赶紧将老人送进了医院。“如果我们在家肯定会开门。”何语气坚决地说。
2楼邱婆婆,60多岁
当时独自在家带双胞胎孙子
我一人在家,丢了东西咋办?
2楼邱婆婆事后说起这件事,还显得很紧张。老人说,她刚刚搬到这个小区才一个多月,人生地不熟,平常就她一个人在家看管双胞胎孙子。因此家里人时常提醒她,如有陌生人敲门,千万不要随便开门。
“他们喊我开门,我一个老太婆,我不放心。”在老人看来,当时,人已经死了,连底楼的人都没开门,而她家窗台外的雨棚很大,难以下到天井里,因此不想开门,而且,“当时一窝蜂的人涌起来喊开门,我家里的东西这么多,要是有人拿了我家里的东西呢?”
报道日期:2005-10-15
救人哪 哀求打不开紧闭的门追踪
二楼老人心绞痛猝死
昨日上午,63岁的老人邱顶香突发心绞痛,在花径路社区医院离世。
邱顶香的小儿子杨前木称,老人生前身体硬朗,昨日早上9时下楼买油时没有任何征兆,回来后突然喊心口疼,家人立即将她送到社区医院。不到1个小时,老人走了。
杨前木的身边,63岁的母亲已经穿上寿衣,按家乡的习俗,脸上盖着一叠草纸。
花径路社区医院医生王棱说,老人10时50分左右被送到社区医院,当时她大汗淋漓,初步诊断为急心痛。12时许,心脏停止跳动。接到求助的铁路中心医院医生赶到时,老人已经死亡。死亡原因是:“心绞痛猝死”。
邱顶香的大媳妇说,9年前老人从泸州农村来到成都和儿子一起生活,不识字,对成都的认识仅仅是小区和附近的马路。由于老人生前一再说自己死后要回老家安葬,昨日下午3时许,老人的遗体被抬上面包车,起程赶回老家。
最后四天 度日如年
第一天
杨前木说,从10日上午小工皮青文坠楼后,家里遭到了几百个人的围攻,甚至有人用砖头砸他们居住的2楼。
10日晚,邱顶香和大儿子杨前军一家共7口人“逃”出了河滨丽苑,“投靠”弟弟杨前木,一家10口人挤在了一起。就在那晚,邱顶香和家人同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镜头———事发后,抱着孩子的邱顶香从2楼的窗户里探出头。然后画面切换,是一大片群情激愤的面孔和悲伤的死者家属。
老人一直在说:“我气得不得了。”
10日的中午和晚上,她粒米未进。深夜,她坚持睡沙发,然后,一夜未眠。
第二天
11日,老人常常坐在椅子上发呆。除此之外,便是守着电视,关注着事情的每一点进展。很少进食。
第三天
12日,老人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从早到晚她反复地询问家人同样的话,她非常想知道的是:这个事情怎样才算结束。
第四天
13日晚,老人再次守在了电视前,等着关于小工坠楼的最新进展的报道,电视里出现法学专家讨论:“2楼住户没有太大的法律责任……”
直到此时,老人终于有些释然,但依然紧张。当天媳妇付善润提出晚上回家住,遭到了老人的拒绝。
去世前
据杨前木介绍,昨日早上,母亲吃了一个糖鸡蛋,一个核桃和一点水果。9时许,母亲到百岗小区门口买油,回去时在楼下遇到姨妈,和姨妈说了一会儿话,话题仍是小工坠楼的事。老人的原话是:“我确实想不通。”
姨妈安慰几句后,老人独自回家,随后很快发病。
相关表情
坠楼者家属:
我们不会幸灾乐祸
“如果她是因疾病而死,我表示同情,而不会幸灾乐祸。”
昨日下午5时许,坠楼小工皮青文的父亲皮德辉如是说。皮德辉此趟是专程来成铁中心医院为孩子开死亡证明的。他坦言自孩子死后,他一直两腿发软。而陪伴皮德辉前来的3个亲人则对此保持沉默。几人对邱顶香的记忆,更多的是事发当天(10日)的下午,面对一片指责之声,一脸无辜的邱顶香偶尔推开窗户申辩(也有邻居将此介绍为对骂)的场面。
1楼太婆家属:
母亲正在医院,我很担心
而该事件的另一重要当事人80余岁的卓志芳一家则再次回避面对公众。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4天以来,卓家似乎和双水碾社区断绝了所有联系。18岁的何旭只透露奶奶和自己现在都住在姑姑家。卓的儿子何志伟在致电本报时说,老人正在医院,他现在住在招待所里。听说邱婆婆死亡的消息,何志伟感到很震惊。他说他也很担心在这种冲击下,母亲能否扛住。何旭则称,为打这个电话,父亲跑了很远才找了一个公用电话。
邻居:邱婆婆死得有点无辜
对邱婆婆之死,在邱婆婆原住的站北北街42号小区2栋外看守车棚的朱崇荣大爷非常吃惊和惋惜:“压力太大了,(死得)有点无辜。”他告诉记者,邱婆婆才搬来不久,他对她不太熟悉,但在他看来,邱婆婆的脾气比一楼卓婆婆要爽直和火爆些。
而小区内几个正在议论邱婆婆之死的太婆看到记者,言语变得很谨慎,不愿过多评价。小区外很多打麻将的人在哗啦作响的推牌声里,偶尔会飘来这样一两句“唉,太快了”……
卓婆婆曾经的“麻友”何大爷在听说了邱婆婆的死讯后,格外担心卓婆婆的身体。他告诉记者,卓婆婆一家搬来小区两年多,平常说话让人感觉“比较有文化”。对于卓婆婆的过往和家庭生活,他并不知情,因为卓婆婆从来不讲,“保密得很”。
记者调查
如遇陌生人 大多老人不随便开门
“陌生人敲门,你会开门吗?”在小工坠楼事件发生后,记者在事发小区内对20名老人进行了随机调查。大部分人表示,他们会有针对性地对待,不会一味拒人于门外。
7栋的王婆婆称,儿女上班后,她经常独自一人在家。因为有儿女的忠告,她一般不会开门。调查中,有16位老人称儿女曾就这个问题专门叮嘱过,不会随便开门,这占统计人数的80%。
一位罗姓大爷表示,他一般会通过门上的猫眼来判断门外来人的情况,如果事情特殊、请求合理,他肯定会开门。
调查中,共有18位老人的观点与罗大爷一致,他们认为,儿女的叮嘱是对的,但对陌生人开不开门,还得凭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不会一味拒人于门外,这占统计人数的90%。另外,也有两位老人称,他们不会对任何陌生人开门,原因是此前曾被陌生人骗过,对陌生人很反感。
对于2栋1单元出现的这种情况,被调查者中有18位老人称,他们肯定会开门,“大家都是有儿有女的嘛”。有一位老人不愿发表意见,另一位则忌讳“死人从屋子里抬过”。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九十九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5
编号
3336
注册
2003-12-15
#5
发表于 2005-10-17 19: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太太本身也有阻碍救人的责任。如果不是她不开门,救助时间不会那么长。
119作为一个公共救援机构,遇到这种情况下完全有理由破门而入。估计是当时119怕事后被追究法律责任。
再问一下,如果事后死者家属可以追究谁的责任?作为顶楼的修建方也可以追究进去吧(这个我说的是经济赔偿)。太婆的责任应该可以追究三,她毕竟阻碍了救援行动,而且是作为社会公共救援机构的行动。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1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12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