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们为何青睐于文史?, 不能让利益代替理想
性别:男-离线 尹一朋
(尹一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7
编号 328906
注册 2009-6-22


我们为何青睐于文史?

      在物质利益诱惑或精神遗产面前, 为何很多朋友学习或研究文史兴趣极大?我认为文史知识或者故事,对人有很大的激励。暂且不说那些重谈经典甚至读经的现象。就是民间的讲曲艺、演戏剧的很多场所,也是群众喜欢去的地方,尽管也有不少人喜欢长时间打牌打麻将。

       自古以来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朴实勤劳伟大的群众,不仅仅是古籍、笔记、历史读物,很多文艺作品也将其故事加以深化、发展,连环画、影视剧等通俗精彩的传播手段,也普及了文史故事。20世纪80年代的影音传播不象现在这样丰富、多元,但很多历史剧、名著剧是非常真实、感人的。激励人、教育人、娱乐人,有的人做人做事就是受到爱国名人的启发。沉醉于文史天地,与沉醉于麻将、烟酒,肯定不是一种感受。当然,世俗的名、利、权之争取,与人文积累并不是一回事。我认为通过甚么‘厚黑’、近代‘挺经’中的说法来为人处事,并不合乎逻辑;通过看戏看剧学习历史,也不必要。(试想,能让帝王将相与各种女子争风吃醋的故事、剧情的渲染来引导青少年观众学习历史么?100%的不可能)倘若文化行为单纯与金钱、与经济利益挂钩,也就太乏味了。
   

        不过,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同学节假日总是奔向电玩、网络游戏等场所。倘若孩子不知何为春秋战国、不知国民在近代现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不了解华夏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人文理念,甚至不知生存常识、没有挫折训练,在其成人之后,何谈汉堡美味、衣食无忧?现在一边是巨资投向琴、语各种班,一边又利益至上、物质第一,不引导孩子的思考、学习能力,纵容吃喝玩乐享乐行为,我认为有些家长也是有责任的。
     

     鲁迅先生、闻一多先生以及一些学者文人,对篆刻或版画等很感兴趣甚至自己就懂美术。当时有青年不但是在爱国学者和思想家、革命家的启发下走向艺术、从文之路,同时也心系天下、自强不息。这样的青年,相信总是有很多的。




[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09-9-15 14:2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1 15: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2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