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naniwa 于 2012-2-3 20:01 发表
《老亮剑》也就李云龙的性格塑造比较成功到位,让人喜欢,战争情节也是吹牛的多,而且所表现出来的战争理念让我不认同,它强调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至于 《团长》,本人非常不喜欢,剧情天马行空,人物语言严重脱离时代,战争情节也是在吹牛,说主角带领少数“特种兵” 渗透到日军阵地核心,日本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攻破,死伤惨重,这个纯属YY,事实正相反
参考真实的松山之战,一千两百个日本兵抵挡住八万中国军队无数次攻击,最终中国军队以死伤近两万人的代价才拿下并歼灭日军
没有看到松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的特种部队有过什么出色的表现,倒是看到日军有过几例
其一:战斗中期,几十名日本兵穿中国军服,趁夜潜入中国军队炮兵阵地,炸毁重炮数门,夺取弹药若干,打死中国军人数十人。
其二:战斗末期,一名日本兵潜伏在草丛里,狙击中国兵,他利用炮弹爆炸声做掩护,两天狙杀十多名中国兵,最后被发现打死
到了国产剧里,这些战例都换了个位置
《亮剑》成了毛粉对抗战唯一的精神寄托了,你还要黑人家?在《亮剑》之前人家只能寄托在嘎子、顺溜身上~
《团长》我很喜欢,因为开了个好头。《团长》开启了电视电影对于国军抗战的新篇章。特别是道具又不错,对于我来讲,一个片子拍成这样,足矣。
另,有关松山战役的,小日本的确都是精英怪,而且之前在日本国内都是挖矿工人,所以工事挖的特别深,要塞异常坚固。
我手上正好有《1944:松山战役笔记》,是个老CHC老PLA写的,虽然他意识形态比较明显,但是相对来说数据和考证比较准确。松山战役远征军投入总兵力24375人。日本公刊战史推算为41500人,其错误在于将第6军军部及新39师统计在内,其实后者均在龙陵、平戛。国军伤亡7763人,阵亡4000,小日本1250除了是全挂掉的,俘虏28。
其实松山要塞来讲,最大口径的155野炮都打不穿,只要攻击方不像国军那样想出中央爆破的计策,换做美军、德军包括日军自己,强攻伤亡都只会超过国军。因为这和一战强攻堑壕单方面机关枪收割没什么区别。再加上蒋中正下死命令必须在几日内拿下,否则军、师、团长枪毙,虽客观上促使何绍周等人急中生智想出了坑道爆破的妙计,但在死命令的威逼下,远征军为了赶时间,明显加大了伤亡。假如慢慢打,情况要好一些。其实松山战役被收入美军和国军教材作为围攻战的样板,也说明此战打的十分成功。
兄弟就不必纠结了,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描写松山战役的片子,不会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