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辽=吕布第2, 不忠不义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9 22: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辽是在吕布投降前,就率领部队投降曹操的。

《檄吴将校部曲文》: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10 01: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后汉书吕布传》:成忿惧,乃与诸将共执陈宫、高顺,率其众降。

《三国志吕布传》: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三国志武帝纪》: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生禽布、宫,皆杀之。太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布之破刘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霸等,公厚纳待,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资治通鉴》:张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

后汉书没有提张辽。武帝纪也没提,只有张辽传与资治通鉴提了。张辽传中,张辽是先降还是后降,文中尚不能断定。但与武帝纪综合来看,如果,张辽是在吕布降之后,率众投降,他就应该与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并提。

《资治通鉴》虽然把张辽投降列在吕布死之后,但也未必是表示,张辽后降。

也就是说,《檄吴将校部曲文》与史书记载没有冲突。

反观《檄吴将校部曲文》: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还讨眭固,薛洪樛尚,开城就化。官渡之役,则张郃高奂,举事立功。后讨袁尚,则都督将军马延、故豫州刺史阴夔、射声校尉郭昭临阵来降。围守邺城,则将军苏游,反为内应,审配兄子,开门入兵。

薛洪、樛尚、张郃、高奂、马延、苏游、审配兄子,这些都是真事,独有张辽,做了艺术加工?陈琳与张辽有仇?他不怕张辽以后报复?

三国志对张辽含糊处理,为传主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10 01: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辽传,初一看,张辽是在吕布之后投降,但仔细品味,是指曹操在破吕布过程中,张辽来降,也不是不可以,所以不能算做冲突。

在武帝纪中,吕布的部下,除张辽外,都有提到,独不提张辽,为什么?分明就是为张辽隐藏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刘勋那个,是半真半假,还能遮掩他被孙策搞得无路可走的窘境,这可以是给刘勋贴金,而张辽这可是颠倒是非,给张辽抹黑,那张辽能这么轻易的放过陈琳?

[ 本帖最后由 司马光 于 2014-1-10 01: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10 12: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辽传那个破吕布是综述,就是指这一事件的过程,和下面的记载的事情没有先后关系。三国志行文类似情况也有。

象吕蒙传:先写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再写救甘宁,救甘宁明明是在围曹仁於南郡之前。

还有徐晃传中,“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如果按你的强调的先后。所谓的讨贼有功,应在“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之前,当时徐晃有个毛功?当时杨奉为李傕部下,李傕、郭汜所谓讨贼就是攻克长安,杀了王允,这就是徐晃之功。

其实还是我说开始综述,与下面记载没有先后关系。徐晃之功在李郭乱长安之后,

冬十月戊戌,郭汜使其将伍习夜烧所幸学舍,逼胁乘舆。杨定、杨奉与郭汜战,破之。壬寅,幸华阴,露次道南。是夜,有赤气贯紫宫。张济复反,与李傕、郭汜合。

十一月庚午,李傕、郭汜等追乘舆,战于东涧,王师败绩,杀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俊。壬申,幸曹阳,露次田中。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率师奉迎,与李傕等战,破之。

所以不能一定断定张辽投降在后。至于通鉴,毕意成书较晚。

马延这种过客,武帝纪都记了,偏偏张辽这种大将,武帝纪不记具体时间,这正是从侧面印证了张辽在吕布之前投降。

纪传不仅仅只隐传主的臭史,对传主有影响一样隐藏,吹捧。荀彧是如何死的?还有徐晃传中,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在三国志其它记载中,什么时候把杨奉称为车骑将军了?这不就是为徐晃贴金吗?

说起陈群。陈群传中猫腻更多。

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

这时吕布与曹操争兖州,何来袭刘备之后?那为什么加上这么一段?原因就是陈群未忠于刘备,投靠吕布了,还讳言什么“避难徐州”,这么写就显得刘备未纳谏,不是陈群不忠。

同样五子良将,张颌传就记载袁绍先败,郭图谮言,逼得张颌投降曹操。袁绍传与武帝纪就记载,张颌先降,成为袁绍官渡之败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勋那个,不是什么转移话题。陈琳写文章,他能不考虑这些因素?他要是乱写,把张辽与侯成并列一起,好嘛,一个是为主公尽力了,一个是把卖主,张辽能同意?陈琳为什么要抹黑张辽?

张辽传中,就是模糊处理,为张辽所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11 19: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香港李飞 于 2014-1-11 15:25 发表
攻某某不是戰斗結束而破是,若有异議請舉例。圍城的結果不是破就是退,和戰斗已完的破是同一回事?
后漢書董卓傳引献帝春秋說明楊奉攻曹操在九月,但中伏棄在梁的手下不理,十月曹操攻梁,在梁的徐晃才降。搞清楚才繼續行不?
張郃我都講瓊破才降,次序有錯否?

破字例、陳群、因部下不寫主公光輝、十万戰功,請問何時解答?若還沒有,自便,我不再講。反正你認為有信服力。

汗,为什么你总是不看我的回贴?

1、破某某并不仅仅是战斗结束,是从战斗开始到结束都可以;
2、即使仅仅指战斗结束,也不代表张辽在破布之后才降。吕蒙传的例子,围曹仁是在救甘宁之后,即使围表示一次战役,也只能从曹仁被围开始。徐晃的例子,证明徐晃“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是在“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之后,张颌的例子,武帝纪证明张颌先降绍军再溃,与本传绍军先溃张颌再降不符,这与琼破有半毛钱关系?这些都证明,所谓破布之后,张辽再降并不一定成立。

这破字例解释得够不够清楚?别说是,布破之后张辽降,就是张辽传写布死,张辽降,都不能证明张辽一定在吕布死了之后才投降的。证据就是我上面举的例子。

3、陈群与张辽关系不过就是资治通鉴这么写罢了,我说过了吧,通鉴成书较晚,而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毕竟是当时的资料,从该文的行文,所举之事,以及动机来看,不会有假,应当是事实。

4,因部下不写主公的光辉,徐晃就没出现在武帝纪中,与张辽一样,而徐晃恰是主公还在,便投降,从侧面对张辽先降加以佐证。

刘勋与张辽十万战功,这是给人贴金,当然刘勋张辽无意见,但你污蔑人家,谁会同意?

上面的解释可不可以?若还不可以,那大家只好自便,你认为如何便如何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1-12 12: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汗,我还没回应?

1、.关羽围曹仁难道不是从开始围到结束围?围可以从开始到结速,破为什么就不可以?
2、张颌的例子,你为什么老扯什么琼破啊?我说是的,绍军溃,与张颌降,哪个在前,张颌传是绍军先溃,张颌后降,而武帝纪是什么?是张颌先降,绍军后溃,比较的是,张颌降与绍军溃,谁先谁后,类比的也是破布与辽降的先后,在这个比较中不涉及琼破,好不好?

3,除资治通鉴,陈群降与张辽降,有什么关系啊?我说了不止不一次吧,通鉴成书较晚,而《檄吴将校部曲文》是当时的史料,而且这文章在张辽投降之事,与当时的史料不冲突啊?你所谓的冲突就是张辽传记载,破布,辽降。但三国志其它记载也显示了,写破布在辽降之前,不代表辽降在破布之后。例子有吕蒙传,徐晃传,张颌传。

4,杨奉尚在,徐晃就投降了,有什么可光彩的?“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於梁,晃遂归太祖。”徐晃早就想投降曹操了。杨奉战败,不管梁不假,但是这不代表徐晃完全无辜。根据曹操的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徐晃压根就没进行抵抗,他也不想进行抵抗,立马就投降了。这与张辽在吕布未破前就降,有什么区别?所以陈寿对这两件事,都模糊处理,都给隐藏了。扯李严?李严在三国志中是什么地位,是有罪之人,张辽与徐晃是魏国的功臣,待遇能一样吗?

还有,眭固那一堆都是什么人啊?这种小人物,陈寿还需要曲笔吗?这样曲笔,这三国志还是良史?

5、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

十万是指开始东吴投进全兵力,后来撤军时,孙权身边只有千余人,把千余人放大为数万,这还是压缩,这才是神逻辑。

PS,自便那就自便吧,反正我也不指望你承认我的答案,你懒得码字,我也不勤快。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0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