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满清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汉奸部队吗?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8-31 23: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没有《南明那些事儿》的,想看

顺便一说,崇祯如果南迁的话绝对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3 14: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4-9-3 14:47 发表
任何时候,一个国家都有大量人才的存在,只不过他们不一定会为朝廷所用,为维护当时的政权发挥作用。

照镜自怜,深以为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4 14: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0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攘外必先安内,完全可以和满清媾和啊。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皇太极议和还是很有诚意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4 15: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9-4 14:53 发表

媾和?谁敢?

连卢象升死前,都看透局面了。明朝当时看明白媾和有好处的,人很多,只是党争过于激烈,这种事敢提出,就会被人用口水淹死。

而且即便与满清签协议了,有机会的话,皇太极肯定还会咬一口, ...

是的,所以崇祯需要乾纲独断、拍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4 2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4-9-4 16:13 发表


政治都是血淋漓的,如果崇祯很多事能乾纲独断,我想他第一件事就是没收利益集团的国有资产。

非不为,势不可为。崇祯最后悟出来文臣个个可杀,如果时间倒流,他能这样干吗?不可能。百官助饷就捐了那点要 ...

朝廷是建立在官僚集团之上的,没收财产肯定不行,那样要崩盘了

可如果和满清媾和,几乎没触犯官僚集团利益,如果真乾纲独断,未必不行。(说个不太靠谱的比喻,如果把万历换成朱八八,那些大臣成天嚷着要立皇长子为太子,而八八想立皇三子,你觉得结果会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5 13: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9-5 13:01 发表

康乾盛世就是百姓过着乞丐般的日子,还远远不及万历时期。

这是个问题,真的不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4-9-5 16: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陆伯言 于 2014-9-5 15:07 发表


本事不到家?是媾和算本事还是有本事的去媾和?

汉文汉景是延续了汉初的既定国策走,大明有什么先例?崇祯自诩甚高,瞧不上他们怎么的了?汉文汉景就媾和这点在历史上名声很好?

李世民的媾和也可以算 ...

本事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国力,国力不行自然要装孙子,而不是皇帝自身能力如何

你说的先例,意思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名声好坏,不能简单评价,汉高祖和亲名声不好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7 22: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