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永乐造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3 09: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 朱棣行的是一条蜀道

客观上有一定运气成分,主观上的话建文犯的错太大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3 2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1-4-3 12:59 发表
我说过我没有统计过这方面的数据,但是资源较少的一方最终获胜并不罕见,所以资源多少不是判断胜负的充要条件。

这么说来太祖的《论持久战》是错误的,大日本皇军是有可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4 08: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1-4-3 23:49 发表

蒙古在灭金之前人口具体不明,从历史上来看,蒙古草原上的人口大概在200、300之间,金国大概4、5000万吧。

蒙古灭金以后人口有1千万吗?记不太清了,南宋大概7000万吧。

明朝内部没出问题那会好像也是屡 ...

少数推翻结论,也是我比较纠结的。日本败于盟国是因为国力资源问题,国共内战的时候TG的资源要远远小于党国,最后却赢了。我们今天知道日本必败,那TG胜利是不是必然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5 2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热兵器时代并不像xmb说得那样吧

徐蚌会战TG用60w打败了党国80w,放在冷兵器时代3:4的比例根本不算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6 08: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7 XM8 的帖子

我看你前面说的意思是热兵器时代1vs10,100比冷兵器时代要容易。单兵可能是,大兵团作战不是。

ps:百度的,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比例很夸张吗?还不如3:4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6 16: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1-4-6 10:35 发表

我的意思应该是正相反吧。

抱歉,我看错了,是S什么说的

不过我同意他归根结底就是打的资源国力

建文败于朱棣就是没有利用好他的资源优势。

ps:我看《明朝那些事儿》,朱棣前几年仗几乎白打了,决定性的战役就是突袭南京。我还奇怪打了3,4年没有任何进展怎么在短时间内就突然成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4-7 18: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11-4-7 08:28 发表
南京被攻下是谷王开的城。
也不能怪谷王,这次燕王要是败了,削藩迟早削到自己头上来。谷王朱穗没有为这个侄子卖命的理由。

那后来朱棣是怎么对待诸王的?藩削了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19: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0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