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电影不需要贾樟柯, 这些垃圾导演
性别:男-离线 tai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25
编号 31880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5-9-13 13:4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这个耸人听闻的题目下面,可能隐藏着一个明显的商业骗局。即不知道能否在这篇文字中找到于自己而言有意义的信息,但一定会有感兴趣的人进来。你无动于衷,那么只有点击率,如果它引起了你的共鸣或者甚至是不满与愤怒。那么,随后而来的抨击与谩骂就增加了跟帖的可能性。
好电影,就需要这样的点击率!它不一定要多么惹人爱甚至也不需要多么惹人恨,只有争议,有价值无价值的争议,才会使得看贴者与跟贴者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但这只能是一两篇贴子,或者说只能在一个马甲下做几次这样的事情。一旦这个马甲的声誉被毁掉了,从头再来而引人眼球就比较的费心费劲了。而一个好马甲的诞生,不是光靠那些个争议多多的哗众取宠之作就能够做到的。只有持续的潜下心去,认真的深耕细作,大家伙愿意追捧的紧。
一个行业的繁荣,离不开的是良好规范的制度和层出不穷的人才。只有财富的示范效应和展示自我的成就效应,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精英加入到电影这一很有前途的领域中来。
但中国的电影事业显然并不具备这一能力!
陈腐的审查制度,人才选拔的个人化而不是制度化标准,唯领导意志论而不是市场决定论,使得一批心理障碍明显的伪善者进入这一行当。一部分人视商业电影为洪水猛兽,以所谓的文化精英阶层自诩,靠贩卖自己的破鞋烂袜和对自身境况无休止的自说自话来苟延残喘。这其中,既有把故乡当作烂澡盆洗掉浑身污泥的贾樟柯,更有以把观众轰出影院为乐事的娄烨、张元之流。他们拼命的拉大旗扯虎皮,开口闭口费里尼、安东尼奥里、阿巴斯,公然藐视普罗大众,拿着投资人的钱坚定的把世俗的百姓拒于千里之外。动不动就讲故事、说道理、“关注人文精神的底蕴”云云,把自己当成了世间唯一活得明白的人。
再就是一批连真名都不敢署,来个“阿甘”抵事的三流班底,以强烈的搂钱意识炮制一批批令人不忍卒睹的所谓商业电影,败坏了一批又一批电影观众的胃口,也败坏了一部又一部商业电影的名声。
更有一波鸟人,死命的拍不出东西,好不容易鼓捣出一些个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烂货,就再也弄不出东西。只有关在家里吃老本,看碟片,发牢骚,实在不行了就说自己只看欧洲电影。我就纳闷了。如果这般鸟人真的是出生在欧洲,那他们不得说自己只看外星人的东东?!
如果每一个电影从业者都只是以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为乐事,那么,我们坐车赶路花钱买票正襟危坐在电影院里是为什么?为了成为导演的泄欲工具?
电影,不是这么拍滴!
你拼命的把观众往外赶,把观众作为泄欲和意淫的对象,却指责观众没有坐好,没有领会,没有承受,没有思想内涵没有技术含量从而唾弃观众?!
笑话!
希区柯克是被很多大导演引为偶像的,他说的一句话应该给我们那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为自己拍电影”的电影鸟人们看看。
“拍电影的目的只有一个——钱”。
这话虽显极端,但只有引来更多的钱才能引来更多的观众,引来更多的观众才能引来更多的钱。更多观众才会激发人们走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与热情,这种良性循环才会促使人们有更多的投资拍摄更好的商业或所谓的艺术电影。在一个连“商业电影”都不赚钱的市场,想要艺术片得到人们的认可,无异于痴人说梦。
清官一定要比贪官更聪明更狡诈,这样才斗得过贪官。艺术电影一定要比商业电影更吸引观众,才能算得上是好艺术电影,是不是这么说的?!
当然,艺术也好,商业也罢,打动人心的都是好电影。
中国电影人,这点要求过分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01: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