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感情问题中有逻辑的成份么?
性别:男-离线 TOP
(唠叨琐碎流鼻祖)

吴王枢密副使领京畿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诸侯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625
帖子 4613
编号 31844
注册 2005-2-3
家族 清谈社


我觉得,感情问题中是有逻辑的。正因为如此,感情问题才值得分析和讨论。抽象一点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因成几果,一果有几因。此时此地之果,会成为彼时彼地之因。

当我们在问“为什么”的时候……
“为什么他就是不接受我?”
“为什么她最终选择的是那个人?”
“为什么我至今还是忘不了她?”
这就是在对已经发生的果,求它的因。

当我们在问“怎么办”的时候……
“我这样做他会不会接受我?”
“我怎样才能不伤害的拒绝他?”
“她怎么都不满意我,我该怎么做?”
这就是在对可能的因,来分析可能的果。

当然,个案同普遍规律之间往往存在差距,有时候差距是巨大的。更不用说这个“普遍规律”还受到理论持有者的立场、价值观念、知识局限、人生经历等等影响,个人能接受的所谓“规律”也往往不同。

讨论感情问题中的逻辑,至少能让我们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能够避免因为迷茫和疑惑而产生更加偏激的怨毒或者绝望。

“你们男人就是……”
“现在的女人就是……”
“爱情这种东西就是……”
使用这些断语的人,往往甚至连一个不逻辑的推论过程都没有给出,就根据自己的体验给出一个广义的定论。更有甚者,那都不是自己的体验,而是人云亦云的附和。

哪么,做一番分析,看看这些感性认识是否值得接受,我想仅仅从这个目的出发也是有价值的。

数学的方法,那是一种表达形式,可以更抽象的去表达。有时候这种形式会显得枯燥,但正如楼主所说,“降维”是一种分析事物的方法,并不是一种参与事物者必备的思维方式。

我不需要知道我的头应该抬高多少度才能刚好看到天花板上的图案,尽管那个角度是肯定存在的。我也不需要知道我每天至少要呼吸多少次才能获得维持正常生活必须的氧气。尽管那个数字肯定存在。即便我知道这些数据,譬如人一年大约要吃掉多少公斤食物,拉倒吧,我也不会去按照这些数据生活的。

普遍规律,为了提高普适意义都或多或少要降低针对个案的精度(降维的直接后果)。这些规律有没有意义呢?你说衣服和鞋子的尺码有没有意义?药剂量有没有意义?

应该说,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理论,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来。表达形式也各有不同。我在这个版很不自量力的发表过不少个人看法,这些看法是用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字方式表达的。这些看法有些被认可了,有些被认为是胡说八道。这不是说有谁对谁错,只是我们的“规律”理论,有不同。

我所做的,是尽量以一个虽然精度比较低,但是我个人认为适用性比较广的“规律”理论,在这个理论下,去分析问题。正如楼主所说,做出“解释”,也做出“预测”。

但在现实意义上,一个个案的价值层级,必然高于这个个案所在类的人为归纳的规律理论。评价者认为一件事,不符合某类的现存理论(或者评价者所持的理论),因此就不属于某类,那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无疑是教条的。

只有因为个案而去修正理论,或者引入特例。而不是因为理论,去否定个案。

我认为楼主的言论中,不存在这些理论高于一切的意思表达。所以楼主的发言态度,我是支持的。

举个例子,我在楼主相关主题中,阐述的个人理论中有一点的意思可以用文字表达成这样

“从个人感受上,你所付出的,和别人接受的并不等值”。

这很容易理解,就好像小米姐姐厌恶西瓜味,如果我以“西瓜很好吃”为理由送她西瓜,她不会觉得这个礼物很好。在这件事情上,我所付出的“一个好吃的食物”,和小米姐姐得到的“一个厌恶的食物”是一件东西。但如果我认为“我对你很好,我送了你好吃的食物”,她是不会认同的。

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我认识的许多人并不了解。所以有很多“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总是对我冷漠”的不解。你付出的东西对接受者的价值,你考虑过吗?你知道什么东西更讨她喜欢吗?否则你努力努力有什么用呢?你再委屈自己,在“为了她”,可她又得到的是什么呢?也可能是一个“小米姐姐的西瓜”。

我不认为去了解一套什么规律就可以掌握某一事物。因为“规律”在个案缺乏精度。它可以指导行为,但不是先知的大预言。如果你买了个西瓜,结果你女朋友很喜欢,于是你就来骂TOP是骗子,那我是很无语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真宫望 2008-3-31 08:40 +10 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明确。举例鲜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OP
(唠叨琐碎流鼻祖)

吴王枢密副使领京畿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诸侯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625
帖子 4613
编号 31844
注册 2005-2-3
家族 清谈社


我个人,不认为驸马爷有嘲讽我的意思。我想更多的是由于对这个问题比较认真,所以讨论态度比较严肃。这里有必要向版主做个表态。

此外,这个话题就我个人参与而言,并不打算要说服谁,也不打算要驳倒谁。我不认为和我想法不一样就是错误,也不认为不理解我的人就有认知上的问题。或许更多的还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楚。

这里还要对我琐碎冗长的表述风格,向驸马爷道歉。

对这个话题,正如前面版主所说,只是表达我的一些看法。我想,对一个事物,可以有很多中认识方式,了解其他不同的意见,至少在扩展认知上是有益的。

另外我认为,这里是在讨论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个案。这个话题也不是要教育大家如何谈恋爱。恋爱怎么谈是教不会的。我只是希望对恋爱中的一些现象,试图找出一些逻辑上可能的因果关系。我提出的只是一些假设,并非说这些就是应该推广的真理。实际上,大家无视这些,也是可以生活的。不过总会有那么些人,会去做些猜想、研究之类的事情。

这种东西有没有用……我并不考虑,大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爱好者的怪癖。

爱情这个词,本身就很抽象。所以我的着眼点,跟多的只是一种男女交往或者相处中的感受。把这种交往和相处的状态,假设成一种需要来看待。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模型,去解释一些概率比较大可能性。

譬如人会无缘无故生气,这是可能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有一个原因导致他生气了。对无缘无故的生气,那是很难靠主动手段去避免的。但是去避免导致他生气的原因是可能的。但是我没办法给你一个方案,让他永远绝对不会生气。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大的可能性,让我们趋向良好的结果。

这里只是相对的趋向优势,而不能避免劣势。如果加上绝对值,那么就更是各人各异了。

我经常给人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基于我的一些理论。那么就当是我在这里表达了一些我所发表的夸夸其谈的理论依据。

同时,对一个人研究理论的资格,我觉得不是说一定要身体力行才有资格研究的。不是必须患有癌症才能研究癌症,也不是必须会做菜,才有资格说什么菜好吃。

我想,有些事情,身在其境的人反而未必清楚。甚至你都做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对。

重申,我不是来说教的,大家可以无视我的说法。如果是立场上绝对不赞同的,根本不存在调和余地的,毫无兴趣的,那么我发的这些就当笑话看好了。如果也有所想法,愿意从一些理论角度提出异议的,那么我很乐意一起切磋。

谢谢大家。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14: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9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