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女性的进步与退路 ZT (哥们的作品)
性别:男-离线 TOP
(唠叨琐碎流鼻祖)

吴王枢密副使领京畿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诸侯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625
帖子 4613
编号 31844
注册 2005-2-3
家族 清谈社


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人类社会中,男性生理方面的优势,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不明显。个人认为,因此导致了大量传统的男性领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无可否认,女性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心理方面与男性的一些差异,使她们在一些现代化社会工作中,包括一些重要的工作中,获得了比一席之地多的多的参与比例。

但这些社会性的,对传统和习惯的改变和突破,是否就能说明女性地位的全面提高,个人认为还是过于片面。

首先,作为传统的男性领域,一些潜移默化的规则和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标准。当女性介入时,她们无可避免的要先去适应和学习这些现有的游戏规则。从而使得一个男人世界中的女人,往往不自觉的表现出风格上的“男性化”。

在军界、政界、商界等等领域,我们所谓的“女强人”概念,往往会指向一个男性工作风格明显的女子。女性在这些地方,就象进入了一个右撇子专用场地的左撇子。如果想参与,那就要先学习和适应。至于制定新的游戏规则,那还远没有那种话语权。

女性,在许多传统男性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属于女性的风格。我们看到的经常是一个能够运用男性工作方式的女人,而不是出现一个女性化的工作方式。

如果大部分的男性领域,能象例如“教师”这个工作那样,女性风格作为一种工作方式被大家理所当然的接受和认可。那么才能认为是女性社会工作地位的提高。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要比在社会生活中强大的多。而作为家庭生活关系中最重要的夫妻关系,更是很难摆脱一些人类发展中固有的定义。在这方面的突破和改变,要远比社会工作中的难的多。

有去工作的能力,和有去工作的条件,往往是冲突的。女性在追求社会工作地位的自我突破时,往往意味着对传统固有家庭生活地位的放弃或者割舍。当女性获得社会工作中,同男性并列的地位时,就很难兼顾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

而人的生活,社会和家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对侧重点的选择资格上,男性和女性继续受到传统和习惯的制约。

过去,当我们表达出轻视家庭生活的付出,往往被认为就是轻视女性。现在这种联系逐渐淡化。而归根结底,我们还是继续把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看得远低于社会工作。当然,在社会工作中更容易取得能够量化的成就和业绩。

或许现代社会,评价成功、幸福的标准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量化。所以精神层面的问题,也逐渐被物质标准所替代。人们能够选择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少。社会化的触角几乎无处不在,似乎在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躲藏。人人都必须参与到社会中去。而生活,也就逐渐变成了在社会中度过,这样一个唯一的概念。人人都忙着参与“生活”,越来越没有时间思考“生活”了。

或许女性从家庭生活的幕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前台,是一种发展的惯性。那么只有到那么一天,我们根本不会去提起女性的社会地位这个问题,才意味着女性终于拥有了她应得的社会地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OP
(唠叨琐碎流鼻祖)

吴王枢密副使领京畿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诸侯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625
帖子 4613
编号 31844
注册 2005-2-3
家族 清谈社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存之道,应该又是一个更概括,更大的话题。

首先从宏观历史观来看,强弱是相对的,强弱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是这种转换往往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演变过程,同时需要一些偶然性的机会。即使存在例如“革命”这样的激发事件,但其内在成因的积累过程也是需要相当常事件的。所以很少有弱势群体中的个体能够有机会参与,或者经历整个群体由弱转强的改变。

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个,或者一些弱势群体中的个体,通过对自身各方面条件的改变,从而脱离弱势群体,加入到强势群体中去。而在这些改变中,这些个体往往也就丧失了原来所处群体的特征。

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发奋学习,跳出农门的大学生。不断努力,终于从下层升龙的井市小人物等等。

但是弱势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个人认为,生存之道只有两种。

依附,或者被保护。

所谓依附,同公主说的在两强对立中的站队,有类似,但还是有所区别。实际上所有能够称为强势群体的,都可以被依附。当然最好是去依附最强大的那个。

当然,在这些强势群体的大概念下,或许还会有不同的派系,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整个群体的强势。

例如艺术,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就曾经依附于政治、宗教、商业等强势群体。在不通的时期选择不通的依附对象,这才是生存之道。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之与中国古代政治的关系;欧洲古典绘画雕塑之于欧洲宗教的关系;整个现代艺术的所有门类之于商业的关系。

这种依附有明显的从属关系,不能等同于平等地位的合作。例如中国古代宗教同政治的关系,与欧洲中世纪宗教同政治的关系就不能等同看待。

依附,就意味着提供服务,意味着必须牺牲一定的独立性,甚至改变,或者出卖一定的原则。虽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弱势群体完全变种,丧失了原来所有的特性而变相消灭了。但同时也使得一部分弱势群体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不至于灭绝。获得了保存大部分群体特征的机会。

被保护,就是不主动的去依附,而让强势群体认为应当,或者必须保护这些弱势群体。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体现群体存在的独特性、功能性。最重要的,是具有强势群体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这同公主所说“把上帝认做最好的朋友”有类似,还是有所区别。

因为这些特点所带来的利益,往往并不是强势群体所必须想要得到。而仅仅是因为这些特点,是强势群体所欣赏、所理想却不能,或者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去实现的。

例如中国的昆曲艺术;欧洲的王室制度等等。

我总结这两种生存之道:要么为奴仆,要么为宠物。

以上发言,有些跑题了。这里检讨一下。只是看到公主的发帖,忍不住多啰嗦了几句。大家不感兴趣的话,可以忽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21: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