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杆神 于 2007-8-4 10:45 发表
至少我从这场比赛没看出小日本技术有多好,只看到中国队员频频突破日本队员而已,不过临门一脚实在是有待加强......
02年夏,杜威、徐亮那届国奥也曾击败日本,当时日本人也和这一次一样,如您所言,并没凸现他们的技术,但不代表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咋样。
我并不是认为日本队在技术上一定有如何优势,但我觉得本场比赛恐怕看不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真正差别(这个差别不仅仅是谁强谁弱,更指风格上的不同),我希望国奥队、乃至国家队能再赢日本,如同98年3月霍顿的国家队击败日本队那样,尽管技术实力上是不处于优势,但实实在在地以2:0完胜了日本队,而且心态极好,稳稳当当,如若点球罚进的话,甚至是三比零————这关键在于,要发挥出我们的特点、长处,扬长避短,把比赛的节拍权抢到自己手上。
中国队如果沿边路搞45度传肋部、或者肋路45度传中路的话,往往对日本队无效,他们恐怕更擅长45度。但如果肋路下底,搞短传中的话,能让日本人头疼,呵呵。当然,边路下底的长距离传中我们近年来的水准比戚、霍、米时代要退步了些。
最难受的是阿里汉时代在03年末东亚四强赛对阵日本的那场0比2,看得我们干着急。如果早一步用郑斌的话,那场可能还好些。
现在的一批中场,别说达到彭伟国的水平了,达到巅峰时段的郑斌的都怕是没有。
毛剑卿特点和阎嵩类似,当然耐力上弱些,希望他能长期保持状态、稳中有升。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8-4 12: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