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弟比兄乐观一些,我在以前的贴中也讲过,不知兄看到否。我讲过,既然佛教进入中土用了一千年,如今是两大文明吸纳一个文明,也许五百年也就够了吧,嘿嘿。我辈中人,不正应该有所作为吗?兄何须妄自菲薄,日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请教呢。
yao兄:我倒不是悲观失望,而你的精神更可贵。我并不是认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是根据二十多年来我身边同龄人的具体情况,那些我真诚地认为确是人才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同学、朋友,多年来纷纷都选择在国外发展,美加德英法澳,这个浅显的现象却常常被我们群体性(不是个人)的所谓自尊心不小心误导到另外一个层面(所谓忠言逆耳,天宫女士和阿卡丽有些观点尽管可能略显刺耳,可若非脑力疲劳一天后上来看结果自己难免心浮气躁的话,
看看这些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可以让我们清醒)我们当中有些人,面对“人才外流”现象,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争论“报效国家意识”上,或者集中在过于具体的“个人发展问题”上,却往往回避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这个问题,即使讨论,也往往过于简单、流于新派口号铺陈。
另外,我确实也感觉到姚的出发点更多在于,我在这个世界上,我该怎么思考?而我的出发点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思考了,世界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我觉得就这一系列话题而言,公主比他看得更远一些。(不知道“远”这个字是否合适)
也许因为姚本身站在现场,动机在于针对我国多年来科学、技术、文明发展的现状,想探究保护些什么、改进些什么、实施些什么,但不是全盘推翻,所以他必须考虑一系列较近距离较切身的东西。
再回姚兄:我们比西方落后了多少年……当西人利用“慢中子”特定层面内实现昔年术士的“汞变金”的时候,我们还仍在“封建迷信与现代科技进行斗争”的泥淖中。不过,当然不全然绝望,何况“全球化”可能仍将是一个大趋势。其实我和yao兄的区别不在乐观或悲观上,而是yao兄更积极主动地试图参于,而我则在事不关己、清谈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5-26 23: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