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渊为什么要传位与李建成?
性别:男-离线 东山公
(四瘦子)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605
编号 312262
注册 2009-2-22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11-4-28 18: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白了,李渊就是一SB。江山全凭儿子打下来,自己没有丝毫功劳,名望爵位都是攀了隋杨皇家的高枝和仰仗自己家族身为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也算是士族世家)的威望才得到的。他自己好色成性,无论当皇帝与否都热衷于生儿生女,当英雄老爹,老婆数不过来,儿子女儿更是难数,听说高祖皇帝有儿子女儿甚至连父皇的面都没见着过,更别说听声音,不过这也好正常吧。

    SB不一定是低智商,此人就是聪明过头而已,需明白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不过渊哥在三大儿子的簇拥下还没达到没命的程度。1.此人卖国求荣,据史料,不是李渊卖了王仁恭,刘武周也没那么容易当上定杨可汗,之后还北连突厥,在宋金刚的辅佐下,祸害山西百姓。2.不当忠臣也罢,何必杀人全家,你把隋恭帝撸下来也算了,把他关起来养,也没人说你啥,毕竟你小子全家当年也算是皇亲国戚,人家广哥这么看得起你,把女儿嫁给你家世民(其实认识儿子眼光上,我觉得杨广怎么都比李渊这个当爹的强) ,你竟然给人灌毒药,够混!3.朝秦暮楚,你那三个大大儿子,个个都是狠角色,某隋唐小说中的裴仁基同志说得好,儿子太有出息让人担心,太没出息让人操心, 现在有三个有出息的儿子,作为老爸在开心之余担心是很正常的。关键这待遇和权力分配你就太那个了,李建成空有太子之名,有兵无将,打个仗还得找两个弟弟借家将,说出去你当皇帝的都不嫌丢脸!天策府兵不算多,要谋士有谋士,要悍将有悍将,要精兵有精兵,李世民要名望有名望,要功勋有功勋,最后膨胀到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和李渊都不敢担保加起来能与之抗衡的程度,这点祸根(以第一次玄武门之变的角度来说)就是李渊路径单一地依赖李世民的结果。据历史记载,李渊初始由于仰仗更有才能的李世民,所以更有意思传为于李世民。李世民却以长幼有序不肯就位太子,据说这令李渊同志颇为感动。这一段我是相信的。因为在没有得到更大的利益之前,没有得到压倒性的皇权的情况下,无论为了家族的团结和传统的道德,还是为了集团的秩序,李世民也好,李渊也好都必须最终屈从在长幼有序的金科玉律底下。但是老爸的信任和军功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谋臣悍将的聚集,最终秦王集团必然形成并推动历史走向那幕。即使李世民多么不愿意,但是李世民背后的房谋杜断们,万人敌们都不会放弃夺取更高权力的机会,如果李世民逆反这一趋势,那就是反受其咎。李建成一派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拉拢也是觊觎帝位的齐王府,甚至最后李渊为保自己帝位,竟然跟他们组成铁三角。老子发动儿子斗儿子,渊哥玩了头一遭,这不仅是政治的悲哀,还是人性的悲哀。这个高祖还不是SB。
    最是无情帝王家,从老嬴家开始,如何在皇家内部一碗水端平,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广大皇帝CEO的有效解决。至于说李唐这出是不是受了隋朝故事的影响?那是有的。但是杨坚的糊涂在于让一个女人来决定儿子的未来,进而决定王朝的未来;而李渊是一手培养了三大集团,之后自己也成为游戏的一部分。
    李渊的昏招——要给李世民以天子的待遇,行汉梁孝王之礼,经营东都洛阳。这无疑是裂土分疆,别说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答应否,天下百姓渴望统一,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也希望有个统一的王朝,一个打内战的唐朝,对他们无益。
     玄武门之变的后遗症是巨大的,这意味着自李建成开始,唐朝太子的东宫地位每时每刻都受到来自皇帝、大臣、兄弟、宗室、后宫外戚、军队和太监(这个很重要)的挑战,并且忙于应付,从不曾有政治稳定局面的出现,李世民在位时就开始如此。这使他们这些太子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更依赖太监和外藩,政变频繁,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就不用多说了。李渊和李世民都要为第一次玄武门之变承担历史的责任与后果,它,埋下李唐家族最终败亡的伏笔。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3 04: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