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葛红兵\徐秀明评易中天《品三国》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2 2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连曹操、严嵩、秦桧等大奸大恶

陈宫何人?“捉放曹”的主角,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洛阳、亡命天涯;陈宫时任县令,手下衙役已经捉住曹操,明明可以押送京城请功受赏,但他觉得曹操是位志向远大的义士,于是弃官追随曹操一同出逃。

一看此文就知道葛红兵之流是不折不扣的三国历史菜鸟,有资格评价易中天?就凭他们?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2 20: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2 20: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华剑 于 2008-1-22 20:38 发表
一看此文就知道葛红兵之流是不折不扣的三国历史菜鸟,有资格评价易中天?就凭他们?
........................
易大教授连个后汉书都没看仔细就去指责演义中曹操对奸雄评价后 ...

易中天指责的是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你可以不认同易中天的观点,但何曾见过易中天讲三国历史记载讲错的?请指出

葛红兵之流连演义同历史都不分,连基本论据都站不住脚,资格何在?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2 20:4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2 23: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易中天的品三国有错误不假,问题是品三国错误所占的比例,对比本文史料错误所占的比例如何。

鸡蛋里跳到骨头,然后就干脆把鸡蛋与骨头放一起都说成骨头...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2 23: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3 00: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来说,《三国演义》对中国文明的意义就如同《荷马史诗》对欧洲文明的意义,它们都是神人相通的作品,事关民族信仰,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三国演义》的价值远远高于《三国志》等史书,因为前者包含了比“历史真实”更高的“审美理想”。而易中天恰恰是解构了这个理想。

很遗憾,我反感的就是这句话。

《三国演义》亮点在于场面描写、人物刻画与通俗化,隐藏的不合理与逻辑硬伤无数,文学、审美价值和思想的深刻程度等在四大名著中我认为排在最末,说其”对中国文明的意义达到《荷马史诗》的高度,是神人相通的作品“更是痴人说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3 22: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1-23 14:01 发表

这个好象说反了,这位教授虽然拿着戏文当历史,但是易中天的硬伤更多,这么比的话,易中天在硬伤方面的确比这位教授强得太多了。

既然陈宫开始从阿瞒,并且可谓是有大功,可为什么又反了呢?还有张邈,这些 ...

能说明什么,不就说明陈宫毫无信义反叛成性嘛瞧瞧陈宫是怎样反吕布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3 23: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8-1-23 22:59 发表

陈宫毫无信义?兖州这娄子不是他曹吉利捅的,要不是他老人家乱杀人,能混到差点去投奔袁本初?

“兖州这娄子”关曹军在徐州进行屠杀什么事?

陈宫游说张邈反叛何曾提及曹军在徐州进行屠杀的事?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3 23: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3 23: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8-1-23 23:17 发表
边老兄是该死之人,边老兄他家人是该死之人?

先回答“兖州这娄子”关曹军在徐州进行屠杀什么事?

边让被曹操杀死与陈宫张邈反叛有联系的历史记载在哪里?

《后汉书.边让传》
初平中,王室大乱,让去官还家。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建安中,其乡人有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文多遗失。
曹操打徐州是什么时候,你说说看?

边让的家人被杀了?你哪里来的史料?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3 23:4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3 23: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来说,《三国演义》对中国文明的意义就如同《荷马史诗》对欧洲文明的意义,它们都是神人相通的作品,事关民族信仰,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三国演义》的价值远远高于《三国志》等史书,因为前者包含了比“历史真实”更高的“审美理想”。而易中天恰恰是解构了这个理想。

葛红兵之流最好把《说唐》一并说成“对中国文明的意义就如同《荷马史诗》对欧洲文明的意义”,然后把李世民无限拔高,这样看着有更为强烈的讽刺与对比效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4 00: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8-1-23 23:58 发表

<资治通鉴>
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操终为绍杀己也,心不自安。前九江太守陈留边让尝讥议操,操闻而杀之,并其妻子。让素有才名,由是兗州士大夫皆恐惧。陈宫 ...

我就知道你用的资治通鉴,也只有资治通鉴有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根据以前的史书与自己的个人意愿编纂的,其牵强附会的刻意篡改猫腻不可胜数,上面的记载根本与《后汉书.边让传》的记载相矛盾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4 00: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4 00: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8-1-24 00:14 发表
典略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
一个刚直烈壮的人能和毫无信义,反叛成性扯的上关系?看来吕布同志和大耳同志都是刚直烈壮之人.

是不是毫无信义与反叛成性,直接史料是最可靠的论据
《英雄记》: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觽;萌觽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黙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4 00: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4 19: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8-1-24 14:25 发表

吕布自己就是反复小人,居然连手下的女眷都敢沾手,又不听手下劝告,迟早就是一败亡的主.这种人像陈宫这脾气能忍受?陈宫碰到老曹和吕布不反就怪了.

曹操与吕布对陈宫都很好,并不存在陈宫被逼反的理由

陈宫是主动投奔吕布的,原来陈宫这脾气还主动投靠吕布这种反复小人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8-1-24 20: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8-1-24 20:26 发表
陈宫投靠吕布时吕布身份是杀死董卓的大忠臣

陈宫投靠吕布时吕布身份是背叛丁原,又背叛并杀死董卓,再背叛袁绍的反复小人

吕布在投袁绍前曾试图投袁术,那时连袁术都因其反复无常而拒绝接纳他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1-24 20:5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1: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6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