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记“农民英雄”李自成.!转!
性别:未知-离线 李存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30960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5-23 12: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作者:刀儿哥哥
--  发布时间:2004-9-20 22:13:21

--  记“农民英雄”李自成ZT

  
  在如今是非不清的年月里,国家的栋梁,道德的楷模,被打成刽子手,如曾国藩、孙传庭等。邪教魔头、江洋大盗、劫掠妇女、杀人放火、甚至吃人的吃人犯却成了英雄。如洪秀全、李自成、张献忠、黄巢等之流。
  
  在从昌平到北京的公路上就树立着一位这样人物的雕像,其在那跃马扬威的,他就是大盗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驿卒出身,首先犯事儿是老婆韩金儿与人通奸,李自成杀死奸夫、又杀死仇人县官逃逸。此时明王朝正是空前腐败、财政崩溃,老百姓不堪赋税重负的时期,李自成等人就趁机纷纷拉起造反队伍,他们自起的浑号分别是“闯王”高应祥、“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八队闯将”李自成、“革里眼”贺一龙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后来攻陷明廷老家凤阳的“十三家七十二营”。
  
  大约在崇祯三年四五月期间,李自成开始于闯王高应祥合作,二人各统一营,从事着奸淫掳掠、焚烧残杀、胁迫残害、四处流窜的盗匪勾当,闯王“高应祥就曾经抢到五个漂亮女子,其中邢氏的姿色最佳,高应祥把邢氏送给李自成为妻”。
  
  在此期间,明朝有识之士,认识到农民逼上梁山的被迫为盗的不得已处境,崇祯帝亦说:“寇亦我赤子,宜抚之”,令拨出努银钱粮,安抚匪众回家。而过惯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大碗吃肉、大刀杀人的痛快日子的大盗们岂能再回头过普通人的日子呢?在国家没有灾害时,他们就啸聚山林,一旦国家出现自然等灾害国难时,他们就群狼出山,聚众裹胁,攻城屠府。
  
  李自成在高应祥被擒杀后,率领余众连遭败绩,期间还又一次发生了老婆(邢氏)与人(部将高杰,此人后为史可法扬州抗清的中坚)通奸逃跑的事件,李自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跑到谷城向已投降明廷的张献忠(明廷真是宽厚的无法无边,对这些挖凤阳祖坟,烧陵取松树30余万株,“剖孕妇,注婴儿于朔”的匪徒都能赦免)求援,张献忠冒着风险很慷慨的支援了李自成。以后在张献忠落难投靠李自成时,却几乎被已得势李自成加害。
  
  
  崇祯十二年(1639)5月。投降朝廷的张献忠、罗汝才复叛。李自成也趁机溜出深山,在此次群盗的复叛中。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都是连遭惨败。在湖北的鱼腹诸山中。李自成更是心灰意冷,手下第一猛将刘宗敏也劝李自成投降算了,而李自成生怕降必死的更惨。因此几次自杀,都被侄儿李过(比李自成小一岁)拦住。有一天,李自成和刘宗敏一起来到庙中,决定求签决定前途,签凶,就让刘宗敏断其头归降。结果三签大吉,弄得老刘大为振奋,老刘回去以后,就杀其二妻,对自成说“吾死从君矣!”,军中将士闻之,纷纷效仿,杀妻明志。(估计妻子都是劫掠而来的,何必珍惜,再劫就是),从这事,也可见李自成和刘宗敏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也就埋下了北京惨败的诱因。
  
  
  李自成重振军心后,几次周转,终于蹿入河南。此时河南连年饥荒,哀鸿遍野,李自成凭着老盗匪的名声,很快就被当地众盗推为首领,规模很快的壮大到了拥众几十万。李自成在河南的顺利发展,很快也吸引一些失意、野心、被逼梁山的文人投靠,其中最有名的是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李岩建议李自成“欲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以收天下心。”李自成采纳了李岩的建议。因此不再轻易“奸淫掳掠、焚烧残杀”,而是“散财赈贫,发粟赈饥”,“剿兵安民”。从此,李自成的军队成为所谓“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不纳粮”,百姓“归者甚众”,兵势日益强盛。而李自成的所谓“不纳粮”政策,实根本还是要抢劫官府、大户、富人以解军需和众盗首的花销。所以李自成即使转变了某些作风,依旧没有改变劫掠的本质,只是缩小的打击面,因此也就始终没有发生同是平民皇帝朱元璋所遇到的士绅阶层群起响应,衷心拥戴的场面。而士绅阶层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领导阶层、知识阶层、精英阶层,古人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实为“得士绅阶层得天下”,这从刘邦、刘秀、李渊、朱元璋等身上都可得到验证,因此李自成虽然能一时蒙蔽无识不知的大多文盲的下层人士,却蒙蔽不了读书的士人。
  
  李自成在河南成规模后,攻占洛阳,吃了明福王的人肉,又三打开封,期间“曹操”罗汝才也来移军听令相聚。李自成一时睥睨中原,鲜无对手了,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兵部尚书傅宗龙率6000人马,与李自成数万大军相抗数日、数战,战败被俘不屈,在被贼军拥着企图骗开项城城门时,傅宗龙高喊:“此贼也,身是傅督师,不幸落贼手,城上速用炮击,勿坠狡计”,李自成见此计不成而罢,最后傅宗龙被李自成挖眼、削鼻而死。英勇不屈的明廷官吏中还有被李自成割舌断牙、最后“剐杀之”的汪乔年、关羽后人自诩的关永杰、李贞佐、杨文岳等等。
  
  在河南局势难以收拾之际,用人刻薄寡恩的崇祯皇帝从狱中放出灭贼有大功的孙传庭。孙传庭率领整合训练不久的新军在柿园一战,就几乎活捉李自成,赖“曹操”罗汝才率军杀到,救了李自成,李自成最终也转败为胜。
  
  李自成在击败孙传庭后,又接连攻克了襄阳、汉阳,并在襄阳建立政权,自称“新顺王”。此时被今人称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李自成却打起了兼并别人家的“农民起义军”的算盘。崇祯十六年三月六日,李自成用突然袭击的方法杀害了自己的结义兄弟并是自己救命恩人、多年战友的另一“农民起义军领袖”——“曹操”罗汝才,以及同是自己结义兄弟、多年战友“十三家七十二营”里的“革里眼”贺一龙。另外被杀的“农民起义军”还有“小袁营”的袁时中。如此行径,再联想今日还在被人歌功颂德、立像纪念的如此“农民起义军领袖”,岂不荒唐、可笑、可悲!
  
  清除异己建立政权的李自成,还企图在襄阳开科取士,招纳士人,有趋炎附势应召的,更多的是概不应召,“江陵举人陈万策、李开先在所荐中,伪檄下,万策自经,开先触墙死”。联想如此悲壮场面,同为有良心的士人李岩竟然认识不到李自成残暴阴毒、心狠手辣、行为乖僻、不受先贤遗教、道德约束的巨寇本质,其兄弟最后双双被李自成所害,真是死不足惜,并咎由自取了。
  
  在这里尤值得大书的是,当李自成如同祸水漫堤,大地如同汪洋时,有一座孤岛却始终屹立不没,这就是陨阳保卫战。陨阳守兵仅有4000人,然而在高斗枢等人的指挥下,抗击住了李自成亲率大军的三次围攻,在李自成的大后方杨起的这面“大明旗”一直到李自成的覆灭,始终屹立不倒。
  
  孙传庭“柿园一役”先胜后败后。就率部退回陕西,扼守潼关,孙传庭是明廷中其功其德勘与袁崇焕比肩的著名将领。在潼关,孙传庭练兵屯田、组建火车营颇有初效时,固执急性的崇祯就逼令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决战,孙传庭顿足长叹:“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但君命难违。只得于妻子永诀,出关与李自成决战。
  
  
  孙传庭与李自成曾交手多次,大多大胜,几次几乎捉到李自成,因此这次孙传庭倾巢而出,李自成所部望风而逃者、降者很多,孙传庭初战连连告捷,就连李自成都又差点被活捉(可就是捉不住,真是天要亡明啊)。随着孙传庭的步步胜利,也步步孤军深入,粮饷无着。又赶上连日大雨,火车营陷入泥沼,结果在汝州一战大败,孙传庭精锐尽失,随后在潼关的保卫战中,孙传庭冲入贼阵,英勇牺牲。明遗民顾炎武评论孙传庭时就说:“公之一身而系国家之重”,然公在监狱里面空耗费几年时光,等到出狱后,中原已糜烂,明朝不是无人,而是不能用,等到任用孙传庭了,有几次强令而不能尽其才,之间这也就三四年,而国家大事去矣。后评明史者,也都对孙传庭尤为可惜。
  
  孙传庭一死,明廷再无可用之军(早先讨贼的名将,洪承畴失身于关外,卢象升战死于抗清沙场),至此,明朝栋梁已失,大厦倾到了。
  
  李自成于1643年10月破潼关,占西安,初入西安还“放兵大掠三日”,随后略定三边,占领了西北地区,期间明朝官吏士绅依旧表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榆林被陷,四守将率明军巷战到最后一刻,四守将被俘后,无一投降,大骂中就义。
  
  李自成于1644年正月初一建立“大顺”国,正月初八就亲率大军向北京进发,一路势如破竹,在攻占太原后,明将官吏多人不降,李自成竟然亲自以“帝王”之躯,去充当刽子手的角色,亲手射杀了赵建极,又亲手割下了已经自缢身亡的蔡懋德的首级。如此“帝王”真乃难脱“杀人者”的本色。
  
  
  在宁武关之役中,守将周遇吉与其夫人刘氏率男女齐登城抗战,城破后,周遇吉被贼军悬于高竿射杀,其妻刘氏在家中放了一把火“合家尽死”。李自成心有余悸的对身边众将说:宁武虽破,然我军死伤太多,如果以后遇到的城池都是宁武一般,我军还有活的吗,只能回家了。日后,李自成进的北京城还说;“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临终遗言:“仁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是崇祯皇帝临终自然的肺腑之言或亦是标榜自己的最后遗言,但起码思想层次达到了这个高度,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流芳千古,什么是遗臭万年。这对于深受儒家传统教育人士来说,这是很自然的思想层面的事,而对于那些欺师灭祖,蔑视先贤遗训,非议一切道德约束,毁坊毁祠,公开声称不行仁政的洪秀全、李自成、黄巢、张献忠等之流是:即使是打死他的教,或让他在临死之前装装样子,他也是说不出来的。
  
  李自成在北京的迅速溃败,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公正之言是腐败、军纪败坏、没有远见、逼反吴三桂。还有一种偏言居然论证李自成不是腐败、军纪败坏、真是不知所云。在这里不再多说,我只想说的是,李自成的迅速衰败,说白了,一句话,就是连李自成都知道他自己不是帝王那料,“沐猴而冠”岂能成事?
  
  如果从李自成个人的角度来说,其并没有腐败,依旧衣着食用简朴,勤政议政,也没有急着想登基称帝,反而是对称帝始终信心不足。正因为对称帝始终信心不足,才会在听见牛金星说“当中分天下”时也会大喜。也因对称帝始终信心不足就始终不敢管管刘宗敏,李自成在北京溃逃前的登基大典时,刘宗敏就敢“平立不拜”还当众说“尔故我,等夷也。”所以当刘宗敏强夺陈圆圆,刘宗敏“每夹百余人,有哀号者,有不能哀号者,惨不可状”时,李自成只是让其放人,而没有丝毫责备之语,更别说管束。究其原因,被明史称为“狂猛之犬也”的刘宗敏,实和李自成是同类人,如此知根知底的刘宗敏岂能拜他。所以当李自成由最初军纪严明,到不久即军纪散漫,“淫掠棰砍”、“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370余人。”时,有人向李自成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反映这种情况,刘宗敏说:“此时只忧兵变,民何足言”。再联想到进北京之初李岩向李自成提出同样问题时,李自成也只是不悦的批复到:“知道了”。可见李自成和刘宗敏是一类,都是要拿北京城的财孥妇女犒赏三军啊,这对于一直流寇作战的盗匪来说这本是正常的事。所以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撤出北京城时,李自成就是九门点火、炮轰宫城而逃。进出北京一役充分暴露出李自成大盗的本质。
  
  攻入北京城昙花一现的李自成,至此一路逃跑,一路杀人,每战皆败,再无胜绩。此时李自成也充分暴露了其残暴嗜杀的真面目(可能比张献忠稍好),先是杀了手下大将李岩兄弟,又一言不和的杀了自己的新任“兵政府尚书”张第元。“刑政府尚书”张始然被李自成一发怒,吓的夫妻两口双双上吊自杀。
  
  最后李自成一直兵败逃窜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士气全失,粮草皆无,李自成于大队失散,最后丧命于一个纯正农民之手。(“据程氏族人的传说,程九伯是一个“力扛千斤”的“蛮子”,天天在山上种地砍柴。358年前,兵败逃亡的李自成经过此地,饥饿难耐,抢食程母给儿子送上山的玉米粑,程九伯一怒之下,将李自成追杀。所以,程氏宗祠还将展览当年程九伯杀害李自成的凶器,是冲担、锄头还是铁铲,程氏族人还没想好。除了卖门票之外,他们还准备搞一个“程氏土菜馆”,其中包括让农民英雄李自成丧命的玉米粑。”)
  
   呵呵,如此可笑的杀人放火的现时代的“农民英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存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30960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5-27 19: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吃他娘,干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你颠倒了吧,,,吃闯王 穿闯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存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30960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5-27 19: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起义军只有隋末的瓦岗军才称得上仁义之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存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30960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8-18 23: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李闯的军队多的时候百万之众,为什么会败给清军呢

第一个当时清兵是东亚乃至世界上的一流军队之一,
首先明朝和倭国战斗,明军赢了确立了东亚军师第一大国的地位.
但是面对满州人的骑兵是毫无办法,野战败多胜少/
在东北形势吃紧时,不得不把精锐调到前线,国内剩下得都是些老弱.加上明朝赋税重,边饷多.又闹天灾.所以一人造反万人响应.李闯带着一帮失业农民,纵横天下国内几乎无人可当.

但是,当他面对清军.第一他部队的战斗力不及清军, 农民+土匪VS八旗兵
说穿了在明军精锐北调的中原.闯军无人能敌.在一片石大战时候,闯军面对人数少自己数倍的吴三桂部队.竟然不能胜.吴三桂的边防军是当时明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可见人数站绝对优势的闯军战斗力是很低的.

农民没守过多少训练,上战场全靠士气.士气一低就等于散沙一样.
八旗兵战斗力就连当时东亚最精锐的明军也无法抵御.
农民军败北是肯定的,大顺政权败退时各地的地方部队互相夹击.李自成也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从一开始的流动战已经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存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30960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8-22 12: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公明算个好汉咯.劫富济贫.36人纵横淮河山东一带官军没人敢当.
只是中了张叔夜老儿奸计才被迫投降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1: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9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