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问一下,五良将的顺序为何?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7-9 12: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记得三国志里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徐晃最后。

于禁要不是晚节不保,很可能就排第一。他和李典乐进跟曹操最早,李典死的早,乐进似乎有点有勇无谋。于禁在水淹七军前一直是很受曹操推崇和信任的。有些奇怪张郃排在徐晃前面,因为徐晃资历要比他老,投靠曹操更早。终曹操一世,张郃一直碌碌无为。可能徐晃死的早,张郃在和诸葛亮的周旋中打出了声威,后期成了魏国头号猛将,因此排名也有所上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7-9 16: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宇文于2005-07-09, 15:12:49发表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徐晃是最后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乐进恐怕是随军日久,苦劳卓著,加之人缘好,口碑好的缘故,排名靠前。
张郃本来就是袁绍的上将,在汉中攻防战就以夏侯渊副将的话身份独当一面了,徐晃只是在救援樊城时闪了一次光,排名靠后,可以理解。
于禁可惜。。。

闪这一次光可不得了,保住了襄樊就保住了魏国的南大门。况且在关羽威震华夏声威达到顶点的时候给这位武圣人当头一棒并间接导致了其走麦城,试问有几人能作到?

五良将基本上大的闪光点每人也就一两个,张辽是战乌桓和威震逍遥津;于禁有一个破张绣;乐进其实没有太突出的,斩淳于琼算一个;徐晃败关羽是最大的亮点,其实还有渭水之战偷渡河西也是很精彩的战例,还有马鸣阁道破陈式;这三次徐晃都是独当一面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反观张郃,终曹操一世并无特别突出战绩。汉中攻防战毕竟是个败仗,张郃也没有扭转败局,被推为军主我也可以说是他随军日久,苦劳卓著,加之人缘好,口碑好的缘故。况且夏侯为主将,张郃副之。主将翘了副将接替也是很正常的事。张郃最大的亮点当然是街亭败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张郃才大显身手,但那时其他四子都已不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7-10 10: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煲呔曾于2005-07-09, 17:32:32发表


乐进不是也打敗過关羽吗?

这个的意义显然不能与徐晃打败关羽那次相提并论。就象火烧博望之于火烧赤壁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7-10 10: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潇湘夜雨于2005-07-09, 19:56:27发表
我认为张辽乐进徐晃张颌于禁

我倒觉得是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于禁乐进二人主要是跟随曹操较早,于禁还有一定的独立统军能力,乐进似乎只是一勇之夫,后来还是张辽的副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7-13 10: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潇湘夜雨于2005-07-11, 19:49:20发表
于禁是刚毅、稳重(水淹七军后除外)
后来太祖都感叹他,不该如此

所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08: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