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一生中的妙笔----曹操207年的南征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2 22: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照客观规律,曹孟德应该早点投降袁本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4 18: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24 00:44 发表


投降袁本初?为什么?

官渡之前的袁曹实力对比如何?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魏氏春秋曰: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当时的老曹都认为不能自保,为什么不投降老袁,来顺应下客观规律,也省得河北打七年的仗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5 21: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只允许曹某人以弱胜强,不遵守所谓的客观规律,却要诸葛遵守.曹操能操作,诸葛就不行.是啊,几个谋士说了老曹能赢就一定能赢,怎么那么多的人内通袁本初啊?说白了,老曹比诸葛强的就是运气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7 23: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27 22:52 发表


几个谋士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手的弱点和自己的优势分析的明明白白,既然自己有胜算,为什么不能以弱胜强。反观诸葛当然不行,魏国不是袁绍集团,蜀国也不是曹操集团。而且曹操是不得不打,诸葛是可以不伐。曹 ...

战争的胜利光靠谋士的嘴皮子就能决定?还有谋士分析的是对自己有利的,不利的呢,没分析就不存在?曹操在官渡度日如年,硬撑死顶你老兄是看不见的.那么多同志暗通袁绍,曹某人还心有余悸的说我都不能自保了;不是许攸的临阵卖主,老曹能活过公元200?曹操不得不打和诸葛北伐不是一个概念?他们两人不打的结果只有一个,坐以待毙.按照老兄的逻辑,曹某人就是SUPER STAR啊,什么客观规律到他这里都失效,他老人家不统一解放全中国,老百姓就活不下去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8 14:4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28 00:46 发表


我说过战争的胜利是靠谋士的嘴皮子决定的吗?不利的都在明面上摆着呢,分不分析也无所谓,有利的反而没多少人看出来,所以当然分析有利方面,这有什么好质疑的。曹操在官渡死扛我又没否认,你凭啥子说我看不 ...

呵呵,书信如果是少数人投递的话,曹某人为啥烧了了事?为什么不进行清算?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清算的话必然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也是让那些意图倒戈的家伙安心,再好好为自己卖命。曹操顶过来了是因为他老人家的兵力大都握在曹姓宗族人的手里,在官渡的都是老曹的嫡系,老曹一挂,他们也跟着完蛋。老曹在官渡可是合战不利的,为什么不利?这个有可能在那些投给老袁的信中透露了些什么吧。老曹在这种逆境中都可以生存下来,那么诸葛为什么不行?说白了,事后诸葛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31 16: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31 03:31 发表


我否定的是诸葛不顾客观情况的一味北伐,并没有说过蜀不能北伐。我一直在说弱可以胜强,但要看机会和具体的操作。
刘禅虽然称不上贤君,但就此说没有人才肯出来仕官,这话从何说起?既然诸葛感觉到人才凋零 ...

以老曹的脾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通敌的人少,官阶小,还不好好收拾?老曹烧信主要的是安通敌人的心,对忠于自己的人不论功行赏,就靠烧信?合战不利与通敌有关只是猜测而已.你老兄说老曹对付袁绍是将敌人引入预设的防线,说的多好啊,既然是预设的防线,怎么还不利,还想退兵.你老兄所说的操作性呢?"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这句话除了得出让老曹守株待兔,坐等天上掉馅饼之外没看出任何实质性建议.说明老曹的被动形势.诸葛和曹都是企图以弱胜强,区别在于两个人结果不同而已.因结果说某某不遵守客观规律,这种逻辑还真是强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8-1-1 18: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8-1-1 15:00 发表


我没看出来官渡之战期间,在曹操前后方有什么迹象表明有那么多官阶高的人通袁绍,你有什么发现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都搬出来了,老曹可没这么小家子气。张绣归顺的时候老曹对贾诩说什么来着?老曹是想要“ ...

贾某人那叫胡扯,"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是啊,老曹是信重天下,是明德四海,结果呢?"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真是说一套,做一套.老曹不小家子气?许攸,崔琰,毛玠,荀文若等人老兄是蔽障了的.
荀文若的话我没引全,是因为前面是论述相持的重要性,而不是具体的计策.后面要老曹等,等天上掉馅饼.老袁是情见事竭,老曹呢?老曹是军粮方尽!一个有粮,一个没粮,两军相持,谁会先崩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8-1-3 13: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8-1-2 22:47 发表


先不着急说别的,有那么多的官阶大的人通袁绍的事还没说完呢。
见机行事懂吗?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荀文若在后方,战场形势的变化不能立即了解,指出大方向就足够了。有粮的如果有失误被没粮的抓住,没粮的 ...

呵呵,不了解前线情况?荀文若可是老曹最信任的外人且对他的智谋非常欣赏,老曹会不告诉他前线情况以求得帮助?老曹深通兵法,万不得已他会想到退守许昌?就是因为没粮打不下去了.军无辎重则亡,这种客观规律荀文若不知道?可惜这位可比张良的人物,却给不出一条具体的策略,只能告诉他被动的等待机会.可见老曹在官渡情况之恶劣.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这些人是哪些,只有老曹清楚.许下及军中都有人通敌,这还看不出老曹的处境有多危险?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1: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5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