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置疑关羽为何坚守在麦城这个不知名的小城,三国史话,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讨论】置疑关羽为何坚守在麦城这个不知名的小城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3-30 18: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怀疑关羽是否是想和平地从孙权的地方回撤蜀中,把荆州还给孙权。

1、此前两家以湘水为界,无所谓“还”,孙权袭荆已经撕破脸。在丢了荆州的情况下还这样和孙权眉来眼去,岂不被刘备怀疑。

2、与其带领部队通过三峡撤回蜀地,为何不走上庸撤回蜀地?

3、关羽在江陵经营多年,如果里应外合未必不能反攻,连续多次派使者可能就是想互通消息,只是吕蒙的怀柔政策使之未能奏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1 13: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京晓林和新武将并没有解除我的疑惑啊。

1、失守战略要地是很严重的事情,即使刘备不治其罪,老关的政治生命也差不多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这样和孙权眉来眼去,岂能不被刘备怀疑?



2、从上庸撤退固然有不利,通过三峡撤回蜀地,蜀道之难也是众所周知吧,而且同样有被吴军侧击的危险。“如果关羽以为孙权只是要拿回荆州,并不打算消灭他的兵团,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还是走三峡撤军更合理”,但是“如果关羽以为”尚且有疑问,我认为还不能确定。



3、附带条件云云没有记载,而我认为燕京晓林对此的分析也不一定合理。
在对孙权这么有利的条件下,最后达成的和平协定,竟然是孙权方面还要从已经占领的三郡中返回刘备一郡,这个就不可思议了。如果是附带条件“以后归还这三郡”,南郡和武陵二郡在刘备手中,可以“以后归还”,这还说得过去,既然承认零陵是孙权的,为什么已经被孙权夺取了还要返回刘备,然后又“以后归还”?这根本说不通嘛。



既然孙权肯定不是什么活雷锋,那达成这样的和平协议,必然是孙权自知理亏,所以只好同意隔湘水分割。



孙权方一直用所谓“借荆州”掩盖其袭击盟友的丑行,要真有什么附带条件岂会不大书特书。如果孙权偷袭关羽时,一点没有侵略别人的感觉,吕蒙也没有;那他们最多只需让关羽兵团溃散掉就行了,这还说得通。杀掉关羽,只能解释成是做贼心虚。



另外,关羽在江陵经营多年,如果里应外合未必不能反攻,连续多次派使者可能就是想互通消息,只是吕蒙的怀柔政策使之未能奏效。 所以有“数使人与蒙相闻”这样的举动。而新武将并没有解释这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1 14: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否要正面闯过曹军阵地并不明确吧。辎重和战船这些东西恐怕是保不了多少的,通过三峡不也是逆流吗,而且蜀道之难只怕还甚于上庸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1 14: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解释比较合理。但是前提是孙权肯让关羽兵团进入峡口,而这个假设还有疑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1 2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4-01, 20:45:01发表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张飞当年丢徐州,情形对刘备更严峻(现在丢荆州至少还有巴蜀,比当初光PP好多了),不但没怎么张飞,后来也仍然是仅次于关羽的重将,政治生命不必因此结束。

张飞丢徐州不会被怀疑和吕布眉来眼去吧,老关在失守战略要地这种情况下还这样和孙权眉来眼去,如果刘备怀疑他卖阵怎么办?当然,也可能刘备不会怎么样。
不过,老关现在年纪大了,不象张飞以前有机会翻本了。所以我推测,关羽是想赌一把里应外合进行反攻,所以连续多次派使者想互通消息,只是吕蒙的怀柔政策使之未能奏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2 14: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2, 10:58:51发表
走三峡可能遭到吕蒙反击,但是也有不打的可能,而走上庸,魏军则必然打,这就是关羽的考虑。因此自然选择可能不挨打的路线,再加上多次通信联系,希望能够达成不交战和平撤军,而走上庸,这个希望是没有的吧?
关羽有水军,这是他既可以走上庸也可以走三峡的条件。但是我们都知道,上庸乃汉水上游,水路不仅非常狭窄,而且水量也越来越少,很可能走到半路就不得不抛弃船只,而走三峡则可以全师而退(当然前提是与吕蒙达成不交战协议)。

燕京:“走三峡可能遭到吕蒙反击,但是也有不打的可能,而走上庸,魏军则必然打,这就是关羽的考虑”这个和“如果关羽以为孙权只是要拿回荆州,并不打算消灭他的兵团,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还是走三峡撤军更合理”这个是同一个论点吧?怎么可以自己证明自己呢?网上很多人都指责关羽不和孙权搞好关系,之前还有拒婚之举,按现在这样说,好象关羽和孙权又变成很亲热的样子了?不免让人疑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2 15: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瘦骨仙于2005-04-02, 14:27:50发表
夺江陵对于关羽难度比较大,关羽还是想从峡口入川,逃跑应是定局,他到死都不相信孙权会杀他。吕蒙再三与关羽通信也不外乎几个目的。
1。观看蜀国对此反映。
2。刺探关羽收拢兵马是否有反攻肯能。
3。谈判?荆州已收但东吴还是明白蜀国相比曹操还是可靠些,虽然大耳没有信誉。
最不可理解事。丫关羽在荆州经营也有段时间了,就没有得到荆州部族的支持?大户的私兵如果纠集起来还是有可能组织反攻的。也没有安排什么地下党之类的进行联络?徐州陈氏父子就是先例关羽算是有案例可以借鉴的。

虞翻传里有记载:“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可见关羽未必没有里应外合反攻的可能。但是谁都想不到麋芳会死心塌地的投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2 15: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2, 11:07:54发表
那请问:刘备如果没借荆州,干嘛承诺攻占凉州后把荆州都给孙权?有毛病吗?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先主传)
——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吴主传)
两个记载大体相同,都是表明,刘备自己承诺以后把荆州都给孙权。

问题是这两个记载都发生在以湘水为界之前吧。
假如按照燕京的分析:荆州是孙权的,关羽也以为孙权只是要拿回荆州,并不打算消灭他的兵团,那么按我先前说的,孙权最多只需让关羽兵团溃散掉就行了,关羽父子和几个骑兵回川已经没什么大不了,何必要杀关羽,断绝同盟进入敌对?毛宗岗就疑问过吴为何要杀关羽而后快。只能说是做贼心虚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5-4-2 15: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2, 15:24:27发表

QUOTE:
原帖由益德张于2005-04-02, 7:13:51发表
问题是这两个记载都发生在以湘水为界之前吧。
假如按照燕京的分析:荆州是孙权的,关羽也以为孙权只是要拿回荆州,并不打算消灭他的兵团,那么按我先前说的,孙权最多只需让关羽兵团溃散掉就行了,关羽父子和几个骑兵回川已经没什么大不了,何必要杀关羽,断绝同盟进入敌对?毛宗岗就疑问过吴为何要杀关羽而后快。只能说是做贼心虚吧。

如果这样理解,问题就出现了。
智取三郡乃吕蒙的得意之作,孙权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与刘备讲和,不仅先把吕蒙已经夺去的一个郡送给刘备,更奇怪的是,此前刘备还答应得了凉州就把荆州都给孙权,怎么费了半天劲,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三郡永远不用还了?
孙权会如此愚蠢?还是孙权真的学雷锋?两个都不可能吧?

我分析孙权的考虑是这样的:
孙权夺去荆州后,刘备一定不会甘心,由于此时刘备已经夺去汉中,有了秦岭的天然屏障,并不太担心曹操的进攻了,因此,下一步势必会全力来争夺荆州;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就不能让关羽的军团安全地撤回益州,否则转回头,这个军团可就是刘备大军的先锋了,势必对孙权守住荆州非常不利。
关羽的政治考虑不如孙权,就大致表现在这里吧?

所以说孙权最多只需让关羽兵团溃散掉就行了,关羽父子和几个骑兵回川已经没什么大不了,何必要杀关羽,断绝同盟进入敌对呢。孙权不会如此愚蠢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13: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