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窃明"中的袁崇焕-从后金影武者说起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12-29 08: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孟静 于 2007-12-18 21:36 发表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战中绝对是被袁崇焕打死了,后来那个远征蒙古的努尔哈赤只是个冒牌货。现在网络上一些明粉,为了吹捧昏君朱由检,拼命抹黑民族英雄袁崇焕。竟然以一些史料中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后远征蒙古的记载,来证明袁崇焕没有打死努尔哈赤,这种论断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现在网络上一些“明粉”对努尔哈赤宁远之战的争论,倒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里的这一段:

QUOTE:
封不平每逢招数上无法抵挡,便以长剑硬砍硬劈,知道对方不会与自己斗力而以剑挡剑,这么一来,便得解脱窘境。旁观诸人中眼见封不平的打法迹近无赖,有的忍不住心中不满。泰山派的一个道士说道:“气宗的徒儿剑法高,剑宗的师叔内力强,这到底怎么搞的?华山派的气宗、剑宗,这可不是颠倒来玩了么?”封不平脸上一红,一柄长剑更使得犹如疾风骤雨一般。



QUOTE:
原帖由 阿里布达年代记 于 2007-12-22 17:02 发表
大家知道满清文字狱中几乎将江南知识分子杀光的大案<明史>案的告发者是谁吗?  

查良镛之祖---查继佐,堪与"武汉奸"吴三桂相比的"文汉奸",查家后来还有多人蒙"满清酋长"大恩----"收为奴才",所以,满清人的代表金庸正是推崇袁崇焕的三大旗手(康有为,金庸,阎崇年)之一.

都二十一世纪了,你以为还文革啊,这算不算血统论?金庸、阎崇年虽然推崇康乾,但对满清也不是全盘肯定,尤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等小说里满清根本就是反面角色,酱子居然也成了满清人的代表。何况推崇袁崇焕的远不止这三人,到底是无知还是选择性失明?

QUOTE:
原帖由 如棋人生 于 2009-12-29 00:38 发表
没有人说袁卖国

某Q明论坛的一个版块名称就是“袁崇焕欺君卖国资料汇总”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12-29 09: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12-29 12: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下雪 于 2009-12-29 11:35 发表
倒袁倒不至于,只是许多人心中督师的形像是来自金老先生的《碧血剑》。而那,不是个正确的形像。

督师其实也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将领,若论资质,参将之职倒挺适合他。但若放到现代,也是只能担任个团长罢了。 ...

22#是针对网上那些说袁崇焕HJ、卖国的言论说的,什么叫“倒袁倒不至于”。金庸写袁崇焕也只是沿袭历史学者的观点,并没有多少创见,只不过传播广泛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12-29 14: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下雪 于 2009-12-29 14:06 发表
有意思。
“倒袁倒不至于,只是许多人心中督师的形像是来自金老先生的《碧血剑》。而那,不是个正确的形像。”这句话真不知错在什么地方。史家自不必说了,但普通民众接受历史人物的形像多来自小说、戏剧,这数千年来大多如此。

而且,这合梁启超、孟森、吕思勉、钱穆等人又拉得上什么关系?

金庸的小说传播广泛是不错,但金庸写袁崇焕也只是沿袭历史学者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创见。说“而那,不是个正确的形像”,不如直接说梁启超、孟森、吕思勉、钱穆等人的袁崇焕形像都不是个正确的形像算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07: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