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王安石变法, 请教各位高人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3 13: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各人各说法,古人,今人意见没统一过.
最好自己看书吧.
梁启超<王安石传>
晁直《王安石传奇》

[ 本帖最后由 bluehi 于 2007-4-23 14: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3 14: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楼上讲的,不就是.新法是恶法,不管他本生是不是利国利民的.
而假道学,在坐而论道就是利国利民的?

[ 本帖最后由 bluehi 于 2007-4-23 14: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3 14: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事情要两面看.新法有利国利民的地方,也有不合时局的地方.但是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的.任何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而楼上两位一味废黜新法,在当时也应是司马牛了吧`哈哈~~玩笑玩笑
天涯煮酒有一贴就是在写王荆公的.楼主可观之.
当然事非黑白应该自己判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4 1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也并不是对司马不敬,他更应该全心治学著书,只是我认为.当时的环境下,政府更需要更有实干的王安石去实行他的变法革新的政治主张.那时北宋的国内国外的形势已容不下,如司马这般守旧,不作为的政治主张了.
改革者本生就是要有勇气的.

[ 本帖最后由 bluehi 于 2007-4-24 1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4 12: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国富民强.民无赋,国不富.宋史多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4 12: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莫以今天的规则来看古人.
苏轼,司马也是人杰,但从修身律已上和荆公比实是差很多.
政治的确不能不少潜规则.而改革者就是打破旧的潜规则的人.而范和荆公也都是在这个环上没处理好.如荆公真能放下读书人的礼教,狠心改革,可能历史就会改写了.历史没有如果

QUOTE:
原帖由 石敢当 于 2007-4-24 11:54 发表



朋友,首先要弄明白政治究竟是什么啊?我虽然对政治规则了解寥寥,可也知道所谓的政治,不可能不搞官场潜规则。关键在于搞这种潜规则所起到的作用是正是反。另外更觉得搞政治斗争要搞到讲品德的地步,或许 ...

[ 本帖最后由 bluehi 于 2007-4-24 12: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4-24 13: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何吏治?以吏治吏?
实在不愿意以人辩,劳而无用.
古人之事今天说易,实难.仁宗神宗两者本生就有很大区别的.
改革者本生就需要得到决策者的支持,不管是范还是王.两者都得到了支持.改革成与不成,与决策者的关系也是相当大的.史垢新法是不公正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2: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hws 于 2007-5-28 07:15 发表
司马光批评新法是与民竞利。从今天的角度看,王安石的新法有点国家统包统筹的意思。从现在的经验看,这样的做法即便是在今天也很难真正实现,勿论在宋代那样的技术条件下了。

新法让官吏的行政管理过多地介入 ...

保甲制度实质上被一直用到封建时代末期,实不解您的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2: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5-25 22:23 发表
新法也有实际效果很不错的,记得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尽黜新法,最后废除了一个什么法(名字忘了)时包括旧党的很多人都不赞成,认为他走了极端,闹意气太厉害。王安石听说新法被废到这种程度也很惊异。

您所说的应该是募役法(免役法),此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4: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保甲法一实施,免役法就是空话?不是很理解这意思.有没有例子可以供参考一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4: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且熙宁三年颁行保甲法
熙宁四年颁行募役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5: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保甲法与募役法两法在军政上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分清其区别,
保甲法的二丁出一实际是组成维护民间社会次序的民兵&警察.以减轻政府在军费上压力.
而募役法是让一部分闲散人员服徭役并付给他们一定的服役费.相当于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而其工资又是由那一部分不愿意服徭役的家庭支出的.于政府财政来说无额外的支出.
在两法前,徭役义务就存在了.以前是为公家免费服徭役的.人人避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5: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而些两法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而并非你所说的互相矛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luehi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1
编号 29520
注册 2005-1-3


发表于 2007-5-30 15: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仔细想一下就知道
免役法是针对一些有钱但不愿意服役的阶级.而本来就要服徭役者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这是部分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不是你所说的简单的搜刮民财.
神宗,王安石,乃至苏子瞻都不是笨蛋.通过实践也证明免役法是附合当时实情.
我觉得各位在看变法好坏的时候.先把结果放一边,把个人喜好也放一边.
应当细看变法的内容,和实施于当时所产生的效果.然后再去考虑当时王和苏,司马等人的得失.而非一面的加与否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4: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7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