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瑶姬小公主于2005-07-10, 10:17:25发表
原帖由baumchen于2005-07-08, 13:38:53发表
这个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
酿成玄武门之变的根源,一半是高祖,一半是太宗。高祖我不觉得是在三个儿子
之间搞平衡 -- 没有人会这么做的。高祖杀刘文静而太宗不能救,李靖等人说走
就走,可见高祖的权力还是很牢固的。高祖的问题在于有妇人之仁,当断不断。
因为秦王功高,所以置天策上将,这个名号本身就过分。同时还让王府拥有大批
甲士,更是不当。
秦王本身野心勃勃,留杜如晦早在武德元年,收买常何(记得有人提过,忘了那
位牛牛了)更非朝夕之功。玄武门一发,实在是蓄势久矣。
更正:
不是 李靖等人说走就走,应该是李靖等人并不党于秦王。例如“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勣,世勣辞”。
十分之七同意,十分之三不同意
虽然造成玄武门的是李渊与秦王,但对其“伤害”
的是元吉,他欲得皇位,而无法,只有谗言与建成,使他与自己合作,最后借建成之手,除去秦王,再谋建成,后得皇位矣……
(一本书上看过的,历史教授也讲过,不知正确与否?)
元吉酒色之徒无论才德都不及两个哥哥,他不至于不自量力要谋大位。他帮大哥不过欲求后半生的富贵,可惜站错了队,再说李渊喜欢二哥,讨厌他,他难免会对二哥产生妒忌,所以帮大哥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