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11-27 12:08 发表
没有反形,就说李严有反心这就属于诛心之论。
难可押,李鳞甲出自诸葛亮弹李严的表,乡里是否有此谚语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对政敌的一种诬蔑。反正后主也不会真的去乡里查实。
别忘了江洲一带古代的巴国 ...
诛心之论是建立在对方没有实际行动和既成事实的基础上,那么来看看李严,他确实没有割据的既成事实,但是他所做的实际行动不得不让我们对其动机进行探究。法律上都有蓄意的罪名,那我们分析探究他的动机又有何不可?
既然阁下说到了纵深防御的问题,我承认江州需要纵深防御,但让我们看看江州需不需要像李严那样的纵深防御。江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本有缙云,歌乐,南山之险阻可依,又有长江嘉陵两江之便,易守难攻。而且四周各县,诸如合川,江津,綦江,万县垫江等等具是地势险恶,哪一个没有一夫当关之天险可守。若是外敌来攻,却要龟缩于重庆城防守,而不据守要津险道,似乎更不符合军事常识。哪种情况需要据守江州城,只可能是肘腋生变,内部战乱,四周之险已与人共用,所以才会依托最后的要塞。
李严所欲建造的李严大城,需要凿穿两江,纵深防御是有了,而且十分坚固,不过却可以致使江州经济凋敝,得不偿失。若是有外敌来攻,决是难以陷落,但敌人完全可以把守江口,绕道前进,除非敌人的目标仅仅只是江州,而不是首府成都。我们想想若是抵御外敌的话到底需不需要“李严大城”呢。似乎在有人想剿灭李严的时候那个“李严大城”才发挥得出它的作用吧。
如果阁下想来考察一下重庆四周的地形,我可以做阁下向导,如果看过重庆地形还认为抵御外敌有必要崛通两江,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观点交流,无意吵架,言语冒犯,万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