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再请列位大人批判(特别邀请悲风鸷领衔批判), 我对现状的一点看法之 教育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3-12-26 09: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了罗先生的文章,应该说罗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分析很透彻。不过细读文章,又发现文章仅仅停留在表象,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也没有提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若要批判,恐怕还找不到目标。其实这些现象许多人都清楚,问题的实质其实在于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和有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各人观点的不同也大多在这里。

因为罗先生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明言,不过通过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即正题的开始两段)大致可以看出一点觅端。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观点和罗先生一起探讨。

1、文章所列举的这些问题大多是政府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造成的现象。人天生就是自私的,作为一个部门也是一样,首先要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政府为什么要特意扶持一些名校,因为有其利益在里面,官员都是有子女的,她们都是要上学的,正如医生会成为某种“特权”人物一样,因为人总是要生病的,领导也是一样,所以尽管老百姓对医疗体制怨声载道,改革起来却异常艰难,和教育是一个道理,所以在各级教育领域里,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外国是如何解决的呢,外国主要靠的是法制,比如日本的义务教育,也和中国一样,学生就近入学,但人家法制很健全,不允许出现政府对某个学校就特别关照的事(即使是政府官员居住地附近的学校),象择校费是绝对没有的,而中国现在的这个择校费实际就是公开的腐败。从中国发展教育的方针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毛病,实际却是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问题就出在执行上,地方政府部门在自身利益和全局方针面前选择了前者,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承认地方政府部门在这个里面是有利益冲突的,所以无法站到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解决问题。怎么解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法制了,要制定详细可行的法律,并严格执法,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的现状还是权大于法,所以教育问题包括其他问题的解决都是漫长的道路,但目前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做的。

2、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都是双层领导的,即既受行业上级领导,也受地方政府领导,实际上由于人事、财政等核心东西都在地方政府手里,所以实际上就会听从地方政府的多一些,这也很正常,有奶就是娘嘛。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我这个城市的郊区分为两个区,其中一个区的各级镇国土所直接受区规划国土局管理,包括人事、财政等等,镇国土所几乎与镇政府不发生关系,只有工作上的业务关系,这个区的规划和土地管理就好得多,另一个区则不然,镇国土所受区规划国土局和镇政府双重管理,结果面对镇政府的命令和决定,镇国土所没有任何反对的能力,规划经常成为一纸空文,结果整个区的规划一团糟。以前警察是自己管自己,风气很乱,现在有个督察就好不少,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有一定的作用,中国人提倡大义灭亲,外国人则提倡回避原则,回避原则比大义灭亲好。回到教育问题上来,全国一直怨气很大的问题就是各省高考分数线相差极大,本来呢,分省招生本意是想保护落后地区,结果现实是落后地区也确实保护了,同时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保护了,只有中间部分省市就受到了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国的教育部门也是双重管理,实际受地方政府节制,为了让地方政府增加投资,学校在招生时不可避免地要向当地倾斜,否则肥水留向外人田的事谁都不会干,所以地方政府和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投桃报李,在调动了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就带来了很大的偏差,因为各地方的经济是不同的,北京上海能有许多大学,安徽江西就没法搞。所以解决问题要从这里入手,中央财政要负起更多的责任来,由中央来统筹管理要好得多。到义务教育也是一样,最低一级的学校是由乡镇负责的,不少乡镇本身经济就困难,政府官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成问题,哪里还来得及管教师?也不可能要求政府官员都去当雷锋吧。所以对地方来说,各省市要负起这个责任来,比如教师工资由全省或全市统一拨发,专款专用,相信问题会好一些,因为几个乡镇教师发不出工资大概没人理,但如果是全省或全市的话,嘿嘿,估计政府领导要坐不住了。当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需完善的法制来保障执行的。

3、教育思路问题,因为党和政府是把教育作为一处宣传阵地,所以中国的教育就与外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目的性都不一样。在具体执行上,主要靠两个方面来保障,一是统一的教学大纲,二是高考制度(包括中考),要解决问题也要从这里入手,不过说实话,我对这两方面都不抱什么信心。首先说高考制度,尽管大家都认为高考制度有很多的问题,但目前还很难找到更合理的替代方法,其他方法虽然理论上不错,实际执行起来就会变形,比如保送制度的变质就能充分说明问题,在外国许多都是各校自己招生,但如果我们国家也实行的话,真不知会成什么样,我读大学那年,系里就特别招了一个专科班把那些老师子女都收进来了。在我的生活经历中,高考还真是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了(尽管不合理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中国的悲哀。如果高考制度不能做重大改革,那么统一的教学大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3-12-29 10: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尽管罗先生工作非常繁忙,但还是写出了长篇的洋洋文字来解答问题,使我感到很高兴。

下面我也就罗先生提到的一些方面来共同探讨,确实在论坛上,很难通过自己的道理说服别人,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许多观点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不过通过互相的交流和辩争也能达到增长知识和见识的目的,这也是一个好的益处吧。

先说官办教育,现在主要问题一个是国家投入资金所占比例太少,这个大家的观点似乎都一致,没什么可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些国家投入资金公平合理地落到实处,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也相信法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不过法治的建设就目前的状态而言不是朝夕之间可以解决的,还可以有一些“短平快”的应急性的措施。政府的工作很多,但不同的工作重要性不同,结果就会导致效果的不同,比如计划生育,各级政府都抓得很紧,是一票否决,如果能用抓计划生育的劲头来抓教育(把教育和计划生育一样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来办),相信问题会好很多,把义务教育的责任往上提,是个可行的办法,确实由地方市县政府各自办教育就成了“穷地方办穷教育,穷教育教苦孩子”的现状,省政府的监督也能使教育资金不被截留,我们知道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在市委领导下的,由他们来监督市委就非常困难,偏偏他们又是最适合监督市委的部门,如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直属省里直接领导,那么情况就会好一些,教育问题也是一样。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的观念与罗先生是不同的,我的观点是,对原有的官办高校中央要负起这个责任来。正是地方的经济不平衡导致了高校之间的不平衡,所以由省级政府成为执行和管理教育投入的主体,只会使现在的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因为省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就一定会要求回报,就会要求学校在招生时要偏向本省,专门面向本省招生的高校反而比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更容易得到资金,久而久之,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也会逐渐把重心往本省倾斜,而现在的问题正是如此,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考大学就很容易,越穷的地方考大学越难。当然原来这种体制对建设新的高校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在各地建设新高校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而由中央来负责显然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怎么解决,我认为民办教育是解决之法。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民办教育受压制受歧视,这点相信只要多看报刊的人都知道,只有从体制上给予民办教育以平等的地位,包括承认学历等各个方面,那么对教育的投入就可以源源从民间流入,解决国家负担问题。

最后关于教育的主导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即使大家都知道原因,但目前还没什么变通的解决办法,只能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变化。不过当民办教育占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个主导思想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变化的。


PS:希望不要用马超将军这个称呼来指我,因为论坛另有一位“马超将军”,不是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3-12-29 23: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国家财政无力支持,我是不相信的,深圳这里的政府就乱花钱,一点也不珍惜。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4-1-3 20: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算数也很重要,我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心算,可以提高效率,这都是多年学习数学的结果啊,其实仔细回想,高中以前所学还是有很多在不知不觉中能用上的,当然不是什么都能用上。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0 21: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77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