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整理一下本人一些三国武评的思路, 主帖增加第14条,自下而上分档理论中平局战例的处理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5 17: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先顶笑笑兄,基本上囊括了武评的方方面面,再整理一下,再附上武评结论就是一篇大作了。

1、期望值法的本质是间接比较,或间接的、间接的……比较。
兄觉得例子相当于:
太史慈和孙策在直接比较时是很接近的;
太史慈通过程普、黄盖、周听再与孙策做间接比较,是有明显差距的;

2、有无比较根本不成立,因为无可比性。
我要是用张飞击杀高升的战例作为张飞的亮点,其余武将岂不是干瞪眼。

3、划分档次并不重要。
等到武力值确定好了,再根据武力值划各个档次的录取分数线将是最好的分档理论。

4、在推导式武评中,几乎用不到间接比较;只有直接比较和主观认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5 21: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5 20:20 发表
有无比较的最恰当的例子不是吕布,而是张飞。张飞100回合战平吕布,虽然并没有证据说明关羽、赵云、马超等人就一定做不到,但大家都把此战例当作张飞的光辉战例,部分人甚至以此直接设定张飞第二。

这就是很普通的一战,此战决定了张飞和吕布的差距极小,仅此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6 12: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5 21:40 发表

既然吕布是第一,张飞能证明跟第一差距极小,这对他争第二是有利的。

全部结论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谁是第一;

结论尚未全部完成的时候,尚在推导过程中的时候,便出现了第一、第二……显然是件奇怪的事;

要想超越张飞(不是争第二),一种是战张飞战过的对手(吕布只是若干对手中的一个),以间接比较的方式超越张飞;一种是直接战张飞超越张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6 1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6 09:10 发表
1、
如果具体为太史慈孙策的比较:
太史慈孙策直接比较很相近,这个是直接比较得出的,最优先。
很接近还是有一个高下的,这个由直接比较得不出,参考间接比较。
太史慈孙策间接比较时,太史慈显得逊色一些。
结论:太史慈与孙策在很相近的前提下,孙策略高。

2、
张飞击杀高升这个级别的亮点很多人都有。

3、
这是甲兄的分档理论,是不是最好未知。

4、
我的顺序是:1.直接比较;2.模糊直接与间接比较综合;3.主观认定。

1、兄阐述过:模糊的直接比较与清晰的间接比较之争。
现在兄采用的间接比较是:尚有模糊之处的“间接的(程普)、间接的(黄盖)、间接的(周听)”间接比较。这种比较方式的可信度定为什么级别呢?

2、张飞击杀高升这个级别的亮点很多人都有。
===========================
很多人也许可以秒杀A、B、C、D、E……一大批武将,但是他们有实力击杀高升?我表示怀疑,兄可有证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6 16: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6 13:54 发表

关于这个问题我插一句,武评中所谓争第二或者说争第一的问题可能与甲兄的理解有所偏差。

所说的争第二,并不是指在某一个武评系统中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甲兄说的好像是这个。)

所说的争第二,是指假设有多个武评系统,都公认吕布第一,且第二各不相同的前提下,争论哪个第二才是真正的第二,亦即三国黄金时代的第一。
比如:
武评爱好者A 的排名,吕布第一,关羽第二,(以下略)……
武评爱好者B 的排名,吕布第一,张飞第二,(以下略)……
武评爱好者C 的排名,吕布第一,赵云第二,(以下略)……
武评爱好者D 的排名,吕布第一,马超第二,(以下略)……
武评爱好者E 的排名,吕布第一,颜良第二,(以下略)……
……
于是ABCDE……等就在一起争论,谁才是真正的第二。

如果真的是指这种争论,我一定不会参与,不同的武力定义、不同的评比方法,得出不同的武力结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争论毫无意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6 16: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6 13:22 发表
张飞击杀高升这个战例在有无比较中为张飞在单挑中能击杀对手。于是可以与张飞进行有无比较的武将只要也能在单挑中能击杀对手,大家就亮点相当了啊。

好了,兄已经承认张飞击杀高升是张飞的亮点了,只是因亮点相当被抵消。

再来,赵云对三韩,少时杀1人;这个亮点,吕布拿什么来抵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6 21: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6 20:01 发表

我并不认为结论是全部得出来的,比如吕布第一的结论我较早就得出来了,但孙策、夏侯惇、曹彰排第几我至今也未有结论。

甲兄是把所有人都当作未知数来解这个复杂而庞大的方程式,我是根据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求解。

诸葛尚有没有可能排第一?

QUOTE:
甲兄首先要论证为什么杀高升的战例能作为张飞的亮点。

如果其他的亮点有人能够论证的话,我一样能够论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8 1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6 22:02 发表

关于这个甲兄对在下观点的理解可能略有偏差。亮点怎么能抵消呢?
打个比方吧,+1与-1绝对值相当,一正一负可以抵消;试问两个+1即便绝对值相当,但是又该如何抵消?弄清这个问题后,甲兄所提问题的答案也自然 ...

很想听听:亮度如何确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8 19: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6 22:34 发表

单从可能性上说,能竞争第一的有好几位。

甲兄能否论证跟别人有什么关系?甲兄自己能否论证自己应该是清楚的吧,但别人能否论证甲兄能确定?

因为我认定:能够成为亮点的必然是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有无比较中是不可能有亮点,或者说全部都是亮点。

所以,我随便拿了个张飞击杀高升,笑笑兄已经开始用亮点抵消的观点来回复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18 19:3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8 2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8 21:59 发表

我跟他的观点不同,亮点是不能抵消的,同样亮点也不能采用叠加效应。

亮点有其相对性,比如张飞在与关赵马比较时,与吕布之战能成为亮点,但与吕布比较时就不成立了。

我早说过:有无比较中的亮点唯一属性就是无可比性。

具备了这一条之后:说他是亮点就是亮点,说他不是亮点就不是亮点。反正无可比性,怎么说都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9 09: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8 23:17 发表


呃?我记得#50回复了啊,抵消的观点是甲兄的,不是我的。还用+1-1与两个+1来解释的,怎么甲兄还这么说呢?莫非甲兄认为我在#33说亮点相当就必须等于亮点抵消?那我只能说是甲兄心中抵消的观点太重,从而将别 ...

1、那就亮点相当吧。
亮度不确定,怎么就相当了呢

2、我已经说过了:有无比较中的亮点唯一属性就是无可比性。具备了这一条之后:说他是亮点就是亮点,说他不是亮点就不是亮点。反正无可比性,怎么说都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19 16: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9 16:23 发表
1、有无比较的关键是“有无”的推演啊。
兄举出张飞的“有”战例——杀死高升,在有无比较中这是一个单挑中杀死对手的战例,这样的战例别人也有,自然构不成“有无”比较了,有无比较关键就是要“我有你无”啊。

2、无可比属性是兄的意见,不是在下或者其他人的意见。在下之前已说过一些有无比较的特点了啊,兄先是举出张飞杀高升的战例,又举出赵云战三韩的战例,莫非是想让在下用有无比较来对张飞赵云进行比较?

1、在有无比较中这是一个单挑中杀死对手的战例,这样的战例别人也有,自然构不成“有无”比较了,有无比较关键就是要“我有你无”啊
==========================================
用兄的思维:吕布战关张在有无比较中就是一个1挑2的战例,这样的战例别人也有,许褚挑韩当、周泰,因此在比较吕布和许褚时,自然构不成“有无”比较了。

2、我还要提文丑的例子,1挑4,杀1走3,看来文丑在和吕布的有无比较中,也有亮点啊。我就是不知道:文丑的这个亮点和吕布战关张的亮点,哪个更亮,即:亮度如何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09: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19 18:19 发表

当然有可比性,比如关羽和马超相比,马超肯定要拿出击败张合的战例,关羽肯定要拿出斩颜良诛文丑的战例,你不让他们拿这些战例,怎么比?

拿着这些战例又怎么比呢?

是认定关羽一定不能20合败张合?还是马超骑着赤兔、在颜良方欲问之的情况下也斩不了颜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0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19 18:27 发表
1、在下武评与兄不同,在最后精确比较之前,我接受一个模糊接近的状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贴说的先肯定模糊直接比较接近,再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比较。
吕布也好、张飞、关羽、许褚也好,都是已经确认模糊相近的武将,当然这一档次的还有其他人。吕布1挑2战例中的两个对手均是这个模糊相近群中的直接竞争对手。许褚挑韩当、周泰等均不具备这个不可复制性。因此有无比较成立。

2、文丑?文丑与吕布的高下已通过与公孙瓒的间接比较得出,因此无需进行有无比较。

这似乎完全是兄的人为规定:挑两个竞争对手的,便是不可复制的;而其他典韦、许褚1挑4,马超1挑7、文鸯一退百,都是可复制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1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0 10:10 发表

甲兄连有无比较的定义都没搞清楚,就说有无比较没有可比性,这让我如何回答呢。

嗯,我是不太搞的清楚,这样吧,在比较马超和关羽时,就用兄说的有无比较战例,马超20合击败张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现在兄告诉我结论:比较的结果是马超占优,还是关羽占优,还是亮点相当?为什么占优或为什么相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1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0 10:23 发表
我的结论是两人相当,马超20合击败张合,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都是各自的亮点,关羽的亮点更出色一些,但关羽的污点也多了一些,所以在有无比较方面两人基本相当。

有无比较是我提出来的概念,自然要按我的方式 ...

吕布1挑2战关张算不算亮点?亮度比马超20合击败张合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17: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0 16:58 发表

如果拿吕布和马超对比,吕布迎战关张当然算亮点,比马超击败张合的战例好。

兄不能说哪个更亮,就更亮,总要有点基本的判断标准,要不然干脆就直接认定吕布强于马超好了,何必绕个有无比较的弯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20: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0 20:00 发表

一个战例之所以有价值,可以用在有无比较中,就在于这个战例中对手的武力必须有实证。兄举的典韦、许褚1挑4,马超1挑7、文鸯一退百的战例确实很精彩,用甲兄的话来说属于亮点,但是典、许、马、文他们所面对的 ...

问个我已经问了马岱兄的问题:

吕布1挑2战关张的亮度比马超20合击败张合如何?怎么判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21: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0 21:15 发表

当然是有理由的。
让关张这种级别联手的只有吕布一人做到了,而且还保持不败,马超并无类似战例,同水平的关张赵等也没有这样的战例,足以说明这个战例的分量。

马超击败张合,这个战例虽说也可以算亮点,但亮度就逊色多了,首先同水平的赵云也有30回合击败张合的战例,而且赵云的形势更不利,所以把马超击败张合说成平均期望值也可以。吕布拥有击败夏侯惇的战例,夏侯惇实力高于张合,当然此战例中吕布有借助军力的嫌疑。马超击败张合之前刚刚击败过于禁,两者仅仅有回合数的差异,但吕布击败了于禁和乐进联手。

综上所述,马超击败张合的战例在吕布面前,亮度有限。

马超能做到让7个人联手(虽然级别不算高),而且杀6伤1,在他们这个级别,没有人能够做到了,足以说明这个战例的分量;

与吕布战关张的分量哪个更重?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0 21: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0 21: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0 21:17 发表
这是不同类型的亮度,不能直接比较。

好比一个是红色的灯光,一个是蓝色的灯光,有无比较中的不可复制性指的是一方有某个颜色的灯光,而另一方无该个颜色的灯光。有无比较中,同颜色的灯光之间是不需要比较的,只要有相同的颜色,有无比较即不成立。

吕布拥有的好比红色灯光,马超那个好比蓝色的灯光,吕布、颜良等多人同样拥有蓝色的灯光,因此马超想以自己蓝色的灯光进行有无比较不成立,而吕布以自己红色的灯光进行有无比较成立。

马超有以1对7,杀6伤1的战例,这个颜色的光,吕布没有啊;

许褚、典韦皆有以1敌4,并获胜的战例,这个颜色的光,吕布没有啊;

老年赵云还有以1敌3,并获胜的战例,这个颜色的光,吕布没有啊;
……

吕布的那个红光究竟是与上面的不同颜色的光相当呢?还是超过呢?还是不及呢?如何判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雪天利箭 于 2009-12-20 22:03 发表


马岱兄,甲兄说的是杨家兄弟吧。。

正解。

QUOTE:
七个人联手,每个瞬间能起作用的也就三到四人。而且这兄弟几个,武力未必高出杂兵多少。
个人觉得远不如关张二人联手的威力大。

但是马超杀6伤1,吕布也能把他那两个对手杀1伤1吗?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1 09: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09: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9-12-20 22:04 发表


行不得二十里,前面一军摆开,为首杨阜。超切齿而恨,拍马挺枪刺之。阜宗弟七人,一齐来助战。马岱、庞德敌住后军。宗弟七人,皆被马超杀死。阜身中五枪,犹然死战。

或许是这一段吧,不过这段应该是是一对八

嗯,1对8,杀7伤1。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09: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100楼、101楼:

不用精确定位,就算是8个末流吧。

吕布有过面对8个末流联手,杀7伤1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1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1 10:08 发表

不精确定位的话,就形成循环论证了,武评时自然要尽力避免。

这怎么是循环论证呢,我已经说了就算8个末流,这么低的要求吕布都达不到的话,8个人采用其他武力定位,吕布肯定更达不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12: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1 11:03 发表
以马超为杨氏八人定位,再以八人反证此战为马超亮点,这不是循环论证吗?因此推演到马超这里就必须结束了,与吕布无关;因为马超这一战并不是清晰的“有”战例,因此有无比较不成立。

1、我根本就没有通过马超给杨氏8人定位;

2、我强调随便将杨氏8人定位成什么级别的武将,吕布都没有这样的以1敌8,杀7伤1的战例;这不就是兄一再强调的马超“有”,吕布“无”吗。

3、这样讨论下去估计不会再有进展了,我换个角度:吕布虽然没有过以1敌8,杀7伤1的战例,但是不等于吕布没有这样的能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16: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1 13:08 发表
1、如果甲兄没有通过马超给杨氏8人定位,那么马超自然就不拥有清晰的“有”战例了,有无比较不成立。

2、后来甲兄说到“随便将杨氏8人定位成什么级别”,换句话说,甲兄为了避免循环论证,更换了为杨氏8人定位的方法,从甲兄的话可以看出,甲兄最终采用的定位方法是——主观认定。也就是说,甲兄口中马超所拥有的“有”战例,是建立在主观认定的基础上的。

主观认定是武评中严密性最低的方法。建立在主观认定基础上的有无比较,其实质仍然是主观认定。

3、经过检验的比未经检验的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有无比较的实质。

吕布的武力通过综合比较超越马超之后,如果认为吕布在单挑时假设遇到马超的同样情况,自然可以推测吕布具有同样能力。如果有武将A通过比较后确认武力超越吕布,同样可以推测该A武将具有面对关羽张飞合击能支持30合以上不败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推演不能反过来进行,否则自然会陷入“你怎知某某人不具有抵挡关张30合的能力”这样的怪圈。

1、杨氏8人的武力定位是X流,X可以任意变化,总有一个是事实上是准确的吧,兄任意将X怎么变化吕布都不具备这样的战例,那还有必要确定的准确吗。如何确定的更准确,能不能确定的更准确,那是另外一个话题。现在的问题是:兄是否承认吕布不具备这样的战例?

2、经过检验的比未经检验的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有无比较的实质。
=======================================
是的,马超“1对某个档次的8”是经过检验的,吕布“1对任何档次的8”都是没有经过检验的。

3、吕布的武力通过综合比较超越马超之后,如果认为吕布在单挑时假设遇到马超的同样情况,自然可以推测吕布具有同样能力。如果有武将A通过比较后确认武力超越吕布,同样可以推测该A武将具有面对关羽张飞合击能支持30合以上不败的能力。
===================================================
这句话有个地方需要澄清,这个综合比较是否包括有无比较?不包括,我同意;包括我就不同意。呵呵

4、否则自然会陷入“你怎知某某人不具有抵挡关张30合的能力”这样的怪圈
=============================================================
这个怪圈兄大概也感觉到是跳不出来的,所以,有无比较是不能成立的,呵呵,因为马超、赵云等人能够抵挡关张联手30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还存在抵挡更多回合数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1 16: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18: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1 16:51 发表
1、如果兄以主观认定来为杨氏8人中每个人的武力分别定位,比如X流,X可以任意变化;自然也可以主观认定杨氏8人合力后的武力定位,比如8人合力后仍是一个X流武将武力,X可以任意变化。
因此,如果前提是杨氏8人的武力定位是由主观认定得出,那么吕布具备击杀或击伤一个X流武将的战例,即具备马超击杀击伤杨氏8人这样的战例。

2、建立在主观认定基础上的有无比较,其实质仍然是主观认定。

3、当然包括。呵呵。

4、这个怪圈为什么跳不出来?只要做到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就可以。
比如甲兄如果认为“因为马超、赵云等人能够抵挡关张联手30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还存在抵挡更多回合数的可能”,那自然也认可“刘禅、诸葛亮、周瑜、郭嘉……等人能够抵挡关张联手30合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甚至还存在抵挡更多回合数的可能”。甲兄在对刘禅、诸葛亮、周瑜、郭嘉……等人武力定位时,自然会考虑这些。
同时在下认为马超、赵云……等人在有无比较中不如吕布,刘禅、诸葛亮、周瑜、郭嘉……等人亦然。

1、莫非兄故意都用x来增加混乱
我所说的x是8人原来的档次;合力后的武力档次,怎么也得换个字母y表示;y就算可以任意变化,但是不会兄真的认为y就等于X吧。
如果8个末流联手等于1个末流;8个二流联手等于1个二流;……
那么关张联手也就算1个张飞好了。

2、任何有无比较都是主观认定。用马岱兄的平均期望值来看,这个问题很清楚。

例如先定个“通常所有人都不能面对关张联手坚持30合”的平均期望值,然后只有吕布事实上做到了,其他人都没有做到过,所以,吕布有了一个亮点。

再比如先定个“通常所有人都不能面对杨氏8人联手,还能杀7伤1”的平均期望值,然后马超事实上做到了,其他人都没有做到过,所以,马超有了一个亮点。

再比如先定个“通常所有人都不能数合击杀高升”的平均期望值,然后张飞事实上做到了,其他人都没有做到过,所以,张飞有了一个亮点。

……

平均期望值的主观认定,就决定了有无比较的本质是主观认定,应该这么说:是绕个弯子的主观认定,增加了一点迷惑性而以。

3、在考虑诸葛亮等人武力时,我会直接承认我在主观认定。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1 19: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1 21: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1 20:49 发表
1、
好啊,那就换个Y表示。
为防止歧义可以多说几句,X与Y,在甲兄的例子中都是几流武将的代称,即X、Y实为集合,内中包含不同的武力数值但同属该流的武将。因此,即便当X=Y时,所取的武力数值仍然可以不等。
因此只要保证在Y中所取的武力数值大于在X中所取的武力数值即可,这样——
如果8个末流联手等于1个末流,这一个末流的武力高于那八个末流;8个二流联手等于1个二流,这一个二流的武力高于那八个二流;……

对了,甲兄前面的推演是几流几流的集合,后面怎么突然变成单个武将的个体了啊?

正确的推演应该是:两个超流联手等于一个超流,这一个超流的武力高于那两个超流

2、
期望值法实质上是间接或间接的间接比较,见主帖。
甲兄的第一个推演法没有扣住有无比较的实质;后面两个推演一个是建立在主观认定上的有无比较,一个构不成有无比较,也都不是实质上的有无比较。

3、
在考虑诸葛亮等人武力时的主观认定,我也会首先让其符合之前的各类比较。

1、兄规定8个X流联手等于1个强一些的X流?我想改用武力值,这样能够将兄的公式体现的更直观一些。
假设2个武力值为80的武将联手,相当于武力值多少的武将?
假设8个武力值为80的武将联手,相当于武力值多少的武将?
假设2个武力值为99的武将联手,相当于武力值多少的武将?

2、经过检验的比未经检验的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有无比较的实质。
======================================
任何一个战例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检验,在某种类别的检验中获得了某种成绩,并不能就此得出其排名,至少要能和其他人的检验成绩形成清晰的比较,才能确定排名

几乎没有人参加过所有类型的检验,特别是一些较特殊的检验,有的在这项特殊检验中有成绩,有的在那项特殊检验中有成绩,这就很难比较。
要么,研究出各种成绩之间的转换公式;(第1点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
要么,以通常做不到,而某人做到了,将某人捧高;(这没有扣住兄的有无比较的本质)
要么,武评者承认就是主观认定,有某项特殊成绩的就是第一,谁让马超、赵云你们这些人不参加该项检验呢。(这最像兄的思路)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1 21: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11: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现在问题已经很明朗了。

1、吕布战关张30合,不过是吕布在某种检验中的成绩,这个成绩究竟是亮点,还是污点,兄必须给出一个判断依据。不能说亮点就是亮点。

2、至于兄之前强调的“吕布的对手是两个同档次的竞争对手”,这只能决定这项检验的类型,而不能决定吕布的成绩好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1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2 12:12 发表
可以再换个说法:比较时采取“确实做到的”比“可能能做到的”得分略高,这个比较方法;也就是将“可能性”排在“已实证”之后

兄怎么还不明白,我们承认:吕布确实做到了1对2,抗关张30合。

但这个成绩是好是坏兄都没有论证,那为什么要拿这个成绩说话

为什么不是大家都以战张合的成绩说话,那样吕布就等着靠边站了,因为吕布没有参加这项检验,没有这项检验的成绩,吕布的处境正如兄一味的要以1对2战关张说话时,其他人的处境一样。

说到最后发现,和司马兄上了同一条路。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2 12:4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13: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3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