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整理一下本人一些三国武评的思路, 主帖增加第14条,自下而上分档理论中平局战例的处理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13: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2 12:51 发表
为什么要拿这个成绩说话?
因为这个战例中的对手武力已基本确认。

为什么不是大家都以战张合的成绩说话?
这个要分两种情况:
如果有无比较时张郃的武力还尚未确定,那么等着大家来确定武力的张郃,自然不能又去证明大家的武力,即循环论证;
如果有无比较时张郃的武力已基本确定,那么很可能徐晃、夏侯惇等人的武力也已基本确定,对张郃的战例便无法成为不可复制的有战例。

因为解释权规归兄所有,所以兄应该交代的全面一些。

基本确认的基本是什么含义?基本确认了哪些人了?是如何基本确认的?

否则,我无论举什么战例,兄都以定位模糊为由,讨论就没有办法进行了。

不会是从下往上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2 13: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17: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笑笑兄:

既然兄要拿出B兄调查得到的“公认”,那还搞什么有无比较干吗?B兄的调查已经有公认的排名了。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19: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2 17:34 发表
吕布战关张的战例能成为一个亮点是有前提的,就是认为关张合力折算成一个武将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两名实力相当的武将合力形成了实战武力,与每个武将的武力值是什么折算关系,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公式。如果认为折算武力会很高,那么此战例可以成为亮点,如果认为折算武力并不高,则难称亮点。

兄的这个看法和我123楼提出的第一个“要么,研究出各种成绩之间的转换公式”意思基本一样。

QUOTE:
另外,作者安排吕布与关张交战实际形成了一种暗示,就是即使是关张级别的武将,战吕布也需要两个人,一个人还不够。

后面,张飞不是就一个人战吕布了吗,不是也够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2 2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2 19:27 发表

不用后面,前面张飞已经独自挑战吕布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认为有必要上阵夹击,结果还一时拿不下,关羽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也暗示作者的看法。

1、由于后面张飞酣战吕布100余合。所以,关羽的夹击一时拿不下,给人的感觉是:
要么关羽较弱;
要么两个人的联手威力实在提升有限。

2、关羽上前夹击,诗中有描述:阵前恼了关云长。我将“恼”理解成:关羽见张飞久战不下吕布,这才恼了。否则应该是恐张飞有失,拍马助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3 1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9-12-22 21:52 发表


却说八路诸侯连输数阵,申报袁绍、曹操曰:“吕布英雄,天下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一齐商议,共擒吕布。

可见关张联手是为擒吕布,擒吕布当然比杀吕布更难

“擒”未必是指“生擒”。

QUOTE:
原帖由 雪天利箭 于 2009-12-23 07:47 发表
张飞嚷一声明明是奋威+求援。

兄说的是嘉靖本。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23 12: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8 2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2 19:25 发表

没法子啊,因为还没有到排名推演这一步,甲兄又催的急,自然只好找别人的排名了。也料到甲兄会这么说,才在#137又回了一帖啊。

问笑笑兄:

如果将吕布战关张的回合数减少到1合,还算不算吕布的亮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1: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8 23:11 发表

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很难回答,1合,然后呢?

然后一样。刘备上来,3打1一段时间,吕布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8 21:34 发表
吕布的亮点并不是支持了30回合,而是关张战不倒,加刘备上去才解决问题。

兄有无比较和笑笑兄有所不同。我只知道:

评定武力看重的是能不能做到,而不是有没有做到。

即:我承认关羽没有做到20合击败张合,但是关羽能不能20合击败张合呢?所有的有无比较之前,兄都应该先回答了这类问题,然后再进行有无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2: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9 11:40 发表

我是问刘备上来之前,关张二打一吕布,甲兄假设1合以后怎样?

一样,战不倒吕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11:49 发表
无论结果是什么,对于预期的战绩其结论肯定不会是一定能或一定不能,只能是估计能或估计不能。

首先看与关羽同档次的张飞、马超、赵云与张合的交手战例,可知对于关羽这个档次的武将,20回合击败张合首先是可能的,其次这个战绩属于期望值较高的战绩。

其次看与张合同档次的武将与关羽交手情况。主要是徐晃,关羽战徐晃有两个战例,一个是奋力杀退许褚和徐晃,一个是刚刚伤愈的关羽迎战徐晃八十回合平手。这两个战例都比较复杂,不容易直接得出结论。

接着看关羽与其他武将的战例,有参考价值的是关羽三十回合与纪灵不分胜负。

所以结论,关羽20会未能击败张合的可能性大一些。所以在关羽于马超的有无比较中,马超20回合击败张合的战例属于优势战例。

1、所谓“与张合同档次武将”这些描述我都不能赞同,在兄的武评理论中,徐晃怎么就与张合同档次了?莫非又是调查公认的?

2、关羽30合未能击败纪灵与关羽能否20合击败张合有何关系,兄能否阐述的详细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2: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9 12:23 发表


甲兄的假设是关张1合结果战不倒吕布?

据不完全统计,演义中交手1合战例的结果不外乎生擒、击杀、战败三种。甲兄如果假设关张战吕布1合,自然单挑结果也得到上述三种中去假设。

1、我只是在做个假设,只是想将30合战不倒的回合数减少一些,如果兄以这种方式反对,那兄还不如干脆从战不倒入手,我将举不出其他任何也用了战不倒的战例。

2、这样吧,关张30合击败吕布,兄看能不能算作吕布的亮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12:27 发表

1、我们讨论东西必须要有一些基础,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从1+1=2说起,张合与徐晃同档是我之前的分档设定。

2、当然有关系,更差的纪灵尚且20回合未击败,我有理由不看好关羽能20回合击败张合。

1、和兄的讨论难以进行,因为一些争议极大的问题,兄在随心所欲的解释,而没有先明确。

如果将马超20合击败张合、关羽30合未击败纪灵对比来看,因为马超、关羽同档次,那么张合还不及纪灵。

我这么说兄肯定不会同意,兄会引用其他战例来比较,所以兄想得出什么结论,自然就可以引用自己想要的战例。

2、兄把1+1说清楚了,自然不用兄总是从“1+1”谈起。否则兄的“1+1”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兄以1+1为基础的其他理论,别人自然不太容易看不懂。

3、兄的有无比较和笑笑兄的不一样,兄的平均期望值,使我非常清晰的看懂了兄的有无比较。兄要是讨论,还是另开一贴为好,不然我老是容易混淆两种我都反对的有无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6: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9 12:37 发表
这是甲兄说的甲兄自己的武评思路吗?虽然是回复他人的帖子,不过我想插几句:

甲兄用了“看重的是”这样的表述,显然这句话应该是甲兄武评的指导思想了。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甲兄的武评指导思想正是改头换面的“一切皆有可能”。

甲兄认为评定武力看重的不是有没有做到;而是能不能,即有没有可能做到,“可能性”也成为了甲兄武评系统中的有力依据。

而在下不同,我一贯以来坚持的正好与甲兄相反。
评定武力看重的是有没有做到,而不是能不能做到。经过检验的表现与未经过检验的可能性相比,前者的说服力自然更高。“已实证”的表现,才可以进入武评成为依据。

1、兄的“证实”观点,我完全同意。

已证实吕布能抗关张30合,从来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是要以此得出吕布强于其他人,且慢,请兄先证实其他人做不到。

一个兄尚未完整证实的依据,怎么能作为依据?

2、这样吧,兄是否承认:赵云、马超等人有可能抗住关张联手30合,也有可能抗不住?

如果按照不可能抗住来看,吕布以抗关张30合为依据而强于赵云、马超的结论是能成立的;
如果按照有可能抗住来看,吕布以抗关张30合为依据而强于赵云、马超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兄坚持前者,究竟是谁在以有可能做结论,不言而喻。

3、我只是在反驳兄的结论,反对一个观点,只要有可能即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7: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15:29 发表

1、甲兄错了,如果单拿这两个战例比,我是会认为纪灵的表现好于张合,这是明摆着的嘛。
当然我不会就此立即判断纪灵比张合强,因为还须看两人的其他战例。

2、3、甲兄可以去我的帖子里讨论,在别人的帖子 ...

那些都看过了,也都讨论过了。
1、

QUOTE:
5、尽量避免循环论证,很遗憾,这一点实际无法完全避开,因为某些场合需要用A武将定位B武将,反过来又用B武将定位A武将

有这句话基本就用不着反对了,还能怎么反对?



2、

QUOTE:
6、主观认定,这一点也是很难避免的,甚至主观认定的范围还很大,因为很多武将可上可下,余地很大,主观认定虽然不好,但也确实避免不了。

有这句话,也为有无比较扫清了障碍,平均期望值的确定方法显然就是主观认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8: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29 12:49 发表
所以三十合不分胜负才是有战例的依据,较长时间的回合数与事实上不分胜负的判词,二者缺一不可

吕布战关张20合不分胜负,还是吕布的亮点吗?

其实按照兄的思路,战1合不分胜负就可以作为亮点了,因为:

QUOTE:
经过检验的表现与未经过检验的可能性相比,前者的说服力自然更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19: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19:13 发表
如果甲兄不同意徐晃与张合同档,甲兄可以列一个与张合同档的名单,换个例子来论证也可以。

1、我并不是反对结论本身,我反对没有论证过程的结论;

2、兄为什么要参考关羽30合不胜纪灵,干吗不参考关羽斩颜良。我随便推导:颜良和许褚同档次,马超230合不胜许褚,关羽20合击败张合的可能性较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20: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20:02 发表

1、这个我已经说过了,我不可能在每个帖子都样样从头开始论证,何况这个问题并非关键。

2、如果按甲兄的推导,关羽就不是20回合击败张合,而是直接阵斩张合了,如果关羽跑过来,张合还方欲问,那也确实离死 ...

我还以为兄是唯结果论,这样看来又不是了,兄也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那么徐晃战关羽这种战例,明摆着的关羽“右臂少力”,兄都还说情况复杂,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29 2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29 21:49 发表

甲兄认为不复杂?现在关羽对徐晃有两个战例,一个是下坯奋力杀退许褚徐晃,一个是在樊城伤愈的关羽八十回合与徐晃平手。甲兄能预测关羽对徐晃的正常战绩吗?

1、“一个是在樊城伤愈的关羽”,不能接受这样的用词,明明是右臂少力的关羽。

2、就拿关羽战纪灵的30合来和兄辩论有无比较。

关羽30合将纪灵打的大叫少歇,马超有何证据证明他也能够做到?我承认马超有可能做到,但是已经做到的,比可能做到的要更有说服力。这就是笑笑兄的有无比较理论。

3、兄要是从张合强于纪灵,马超20合败张合,关羽30合未败纪灵来考虑,我想请问:这样的关羽当初又是凭什么和马超同档次的?公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30 11: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30 08:23 发表
3、马超20合败张合是马超的最强战例,关羽30回合与纪灵不分胜负是关羽的最弱战例,拿这两个战例比,关羽自然不是马超的对手。如果关羽仅此一个战例,我是不会把关羽列为超一流的,最高一流。但关羽还有其他出色战例,同样马超也有较差的战例,所以最终两人同档。

那就用兄未指明的关羽的其他出色战例来证明,马超20合击败张合,关羽很可能也做得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30 20: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12-30 11:38 发表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要求是擒,实际是杀的战例还是有的,兄可以去看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30 2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30 11:59 发表

甲兄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我都认为关羽20回合击败张合做不到的可能性大,你要我证明关羽能做到,那不是开玩笑吗。

兄之前论证了,关羽必然有比马超出色的地方,要不然便不可能与马超同档次;

那就以这比马超出色的地方来证明马超可以做到的,关羽一定也可以做到,不是很正常的事。

兄非要从关羽的弱项入手来证明关羽做不到,这就完全取决于兄的选择了:

兄要关羽做到,关羽便有做到的理由;兄要关羽做不到,关羽便有做不到的理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31 09: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30 22:12 发表

关羽当然有自己的强项,比如单骑闯阵斩杀颜良,让文丑心怯而追斩之,奋力杀退许褚和徐晃,这些马超能否做到?马超未必能做到。

但30回合击败张合那确实是马超的强项,关羽这方面不是强项,关羽没有击败张合的记录,关羽没有在正常单挑中击败一流武将的记录,甚至关羽还有与二流武将平手的记录。

甲兄自己比的就是关羽的弱项,这不是我的选择。

另外,关羽能否20回合击败张合这个问题上,我一开始就强调了,20回合击败张合对于关羽这个档次而言是可能做到的。然后说,从关羽的现有战例分析,做不到的可能性大,到甲兄嘴里又变成yes or no了,要么就做不到(0%),要么就做到(100%),这可不是我的观点。

1、许多问题涉及到我和兄的武评系统方方面面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对于战例价值判断的差异。

有无价值我只针对能否得出武力强弱结论和武力差距结论而言,像关羽斩颜良这样的战例我根本不考虑,即:关羽根本不能由斩颜良而与马超同档次。

而兄还在考虑关羽这些“强项”,我搞不懂:为何兄能一方面强调这个战例中颜良的“方欲问之”等不公正因素,一方面还能在讨论武力时,还又提到这个战例。

2、马超20合击败张合,与马超档次的张飞、关羽(兄负责证明,呵呵,这很重要)通常也很可能(不是有可能,而是很可能,同档次吗!现在谁强谁弱还说不准)能够做到,张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未能做到,关羽应该不受影响

而兄在这个时候,偏偏不再将关羽与马超来比,而是先将关羽和张飞进行对比,即:张飞做不到的,关羽也很可能做不到。

这种做法与先前的结论是矛盾的,因为兄到现在忽然推翻了之前关羽、张飞同档次的结论,而是以纪灵为参照直接将关羽放在了张飞之下。

如果这是兄的真实想法,那么当初那个马超、张飞、关羽同档次(等着分强弱的结论早就该放弃,因为以纪灵为参照关羽根本不配和张飞同档次

如果兄在确定张飞和关羽同档次时,考虑到了其他关、张之间,关羽更出色的战例,那么请兄不要通过纪灵来证明张飞做不到的关羽也做不到,而应该通过关羽那些更出色的战例得出张飞做不到的,关羽仍然可能做到,即:关羽做不到20合击败张合的可能性,大不起来

3、总之,兄的前后是矛盾的,不是放弃后面,就是放弃前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5 12: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190楼:
1、象关羽斩杀颜良的战例我是一定会考虑的
===================================
兄一贯反对别人提到“无效战例”,兄最喜欢说有价值战例、无价值战例,用词不同是次要的,关键是内涵同不同。
既然兄考虑关羽斩颜良一战,此战必然是有价值的。请问兄:兄所说的有价值战例的价值是指什么?

2、此战例至少说明,颜良对危险的警惕性有欠缺,临机反应有不足
===================================
对危险的警惕性与兄评定的武力是何关系?是包含在兄评定的武力之中的,还是分离出来的。

3、即使是同档次,武将也是有差别的,同档次只是表示两武将差不多,比较接近而已。同档次武将并不是说A能做到的,B一定能做到。
===================================
兄允许:同档次武将对同一个人可以表现的好,也可以可以表现的差,例如:马超对张合表现好,同档次的张飞,赵云表现不好。既然如此,关羽对张合的结果便不可预测,可能和张飞一样,可能和赵云一样,可能和马超一样;

并且,既然张飞可以比马超表现差,关羽自然也可以比张飞表现更差;马超可以比张飞表现好,关羽自然也可以比马超表现更好。

同理,对纪灵也一样。
既然关羽可以比张飞表现差,马超自然也可以比关羽表现更差;张飞可以比关羽表现好,马超自然也可以比张飞表现更好。

总之,不可预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5 17: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193楼:
1、这个价值就是通过战例看作者的意图,因为关羽斩了颜良,作者要通过颜良突出关羽,所以关羽大于颜良。
===============================================
不能同意,作者交代“方欲问之”、“关羽马快”,正是强调斩颜良不纯粹是依靠关羽的武力。

2、是包含在其内的,武力实际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包括力量、技巧、反应等等,对危险的警惕性也算。
===============================================
我不会将这个因素包含在内。
A有战平关羽的实力,但是警惕性差被斩;B警惕性高,但无战平关羽的武力(差一点点)。兄的A、B莫非武力值一样?

3、单从可能性分析,当然各种可能都是存在的,但不等于不可预测,我们可以预测平均期望值。
===============================================
不能平均,如果平均的话,马超20合击败张合这样的战例就不应该出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0: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我没说纯粹是武力因素啊,有武力因素,也有非武力因素,当然非武力因素起主要作用,但并不完全排斥武力因素。
================================================
既然如此,那么就是:关羽的武力+智商+……>颜良的武力+智商+……;
根本不能由此证明关羽的武力大于颜良。

2、A、B其他战例表现都相当,两人皆有战平关羽的实力,但是A警惕性差被斩;B警惕性高,没有被斩,B略胜A。
================================================
AB武力值是否有差异?

3、何谓不应该出现?作者认为可以就可以。
===================================
这更说明了我之前所说:关羽战张合的结果不可预测。

在我的系统中,凡是A以纯武力能够做到的事,与A武力相当的B同样也可以做到,如果未做到,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6 1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1-5 15:36 发表
我要看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1、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见《三国终结武评》4.4

2、张飞>关羽,依据主要是以纪灵为参照的间接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1: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180楼笑笑兄:
1、什么是“经过检验的说服力高于未经检验的”,看来对这句话我们的理解不同。一个是A实在的大于B,一个是C 可能大于B,当然是前一个的说服力高。如果硬要给C 做出排名,自然是排在A的后面。
==========================================
我代入两个人名:
一个是A(关羽)实在的大于B(管亥),一个是C (马超)可能大于B(管亥),当然是前一个的说服力高。如果硬要给C (马超)做出排名,自然是排在A(关羽)的后面。

我也能套用出马超大于关羽的例子,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套用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套用方式?

2、形象的说,赵云、马超等人有可能抗住关张联手30合,也有可能抗不住,这两个可能性在“经过检验的说服力高于未经检验的”的原则下,权重是不同的。
=========================================
经过检验之后的就不叫可能性了,而是吕布一定可以抗住关张30合;所以,只有赵云、马超需要考虑其可能性。
如果吕布强于马超、赵云,那么他们扛不住的可能性会增大;
先认定他们抗不住的可能性大,然后得出吕布>马超、赵云,还不如直接认定“吕布>马超、赵云”。

3、每种武评体系都要符合演义,我前面对1合单挑的结果分析就是让对1合单挑的结果的推测更符合演义的努力。演义中的不分胜负与回合数对武力差距推演同样具有作用,做结论时自然缺一不可。
=========================================
武评理论创建的时候首先要合理,其次才是尽量符合演义。

按兄理解的吕布抗关张30合,其实只要抗1合,也是亮点,因为其他人虽然有可能做到,但是都未经检验,这显然不够合理。这就显示出30合的重要性,那么在兄的解释中,仅有“是否经过某种检验”,而绝口不提“这种检验的难度”,是不能使人信服的。

认为吕布这一战是亮点的,估计不少人都是因为主观上先认定了这种“30抗关张联手”的难度大,而不仅仅是吕布曾经做到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3: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201楼马岱兄:
1、对危险的警惕性和反应力是武力的一部分,不是智商。
===================================
好吧,就算是武力的一部分,颜良这部分武力比关羽如何?其他部分武力比关羽又如何?

2、这么说吧,如果颜良不被关羽所斩,颜良不在马超之下,颜良被关羽所斩,颜良就低于马超。
===================================
兄把马超扯进来干吗,先将关羽和颜良比较清楚了再说马超吧。

3、我说的相当是同一档次,同一档次的武将也有高下之分,不是相等的意思,莫要混淆了。
==================================
如果马超强于关羽,那么关羽20合击败张合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如果先认定关羽20合击败张合的可能性下降,再推出马超强于关羽,显然理由是不充分的。

4、谈谈对兄的平均期望值的理解。
(1)以同档次武将战某人(张合、徐晃、纪灵等)的所有战绩求一个平均期望值,然后其他未战过纪灵的同档次武将在这个系列里面以平均期望值来计算,表现必然好于最差的,低于最好的;

这个作为一个规定可以成立。实则就是:只要有一个间接比较表现差,便要被其他所有人超过。

(2)在张合的系列里面,颜良是低于马超的;在徐晃的系列里面,马超是低于颜良的。兄如何处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4: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204楼笑笑兄:
1、显然,以同类型的斩将为标准,关羽想以斩杀管亥的战例与马超进行有无比较是不成立的。
========================================
马超也有与斩杀管亥这个档次的武将类似的战例?又绕到分档理论上了。兄之前说的有一段话,我算是有点明白了:
分档理论等着有无比较的结果来最终确定华雄等人的档次;有无比较又等着分档理论的结果,确认能否构成有无比较。

还是等待兄把两部分都详细的写出来再说吧。

2、这个合理指的就是合演义的理,即符合演义。
========================================
首先要符合最基本的逻辑;然后才是符合演义。

3、关于吕布战平关张30合的检验难度我之前多次提到,一是对手为同档次武将;二是回合数较多。而且是两者缺一不可,那么显然兄假设1合的情况是无法构成有无比较的。
========================================
请问兄:这个难度算不算难?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6 15: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10-1-6 15: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206楼马岱兄:
1、经实战检验,颜良要扣分,关羽没有类似战例,不扣分,也不加分
========================================
(1)建议兄将来的结论中,要多采用一些武力指标,而不是一个武力值。单一的武力值是不能反映兄的这种武力定义思想的。

例如:有人是靠正常单挑武力获得了某个武力值;而有人武力虽然高一些,但是因为对危险的警惕性差,被扣分后也获得了这个武力值;别人是不可能通过武力值结论看懂兄的本意的。

(2)即使将来兄采用多项武力指标,兄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颜良除对危险的警惕性差之外的武力比关羽如何?

2、是这样的,
===================
看来我是理解了兄的平均期望值了,呵呵。
(1)同档次之间也是有强弱的,这是兄说的。
在一个间接比较中,同档次较强的人战绩好一些,同档次较弱的人战绩差一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兄是否同意?

(2)现在来谈战纪灵,结论:张飞>关羽。
如果马超的强弱更接近关羽、那战绩也就更接近关羽;如果马超的强弱更接近张飞、那战绩也就更接近张飞;如果马超的强弱介于两者之间,那战绩也就介于两者之间。兄是否同意?


(3)而现在兄强行以平均期望值的方式先规定好了:马超战纪灵的战绩介于张飞和关羽之间,然后,得出强弱结论,这种方式本身很有问题。

(4)用一个存在重大问题的方法,做了若干相类似的结论再综合,问题只会更多。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6 15:4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1 16: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08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