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武将武力分档-征求意见稿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0 19: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我的武力评定最终结果:举两例
关羽:马战武力(98.5)+特殊技能(拖刀、防拖刀);
老黄忠:马战武力(98)+特殊技能(神箭)

(2)至于马岱兄和部分网友的所谓的特殊技能加分和减分,是很困难的,你加多少,减多少?

(3)这个分数即使要考虑,也必须与马战武力分开来考虑才更合理!我初步确定了特殊技能的评价标准:
a、限制条件:如果一个特殊技能的限制条件太多,显然价值及其有限,例如关羽斩颜良的马战武力之外的其他能力
即使算作特殊技能,也是价值及其有限的特殊技能,因为需要满足太多的条件!例如距离的限制,箭法优于拖刀计!
b、使用效果:自保、伤敌、斩敌等!
c、成功几率:同样是用箭,黄忠的成功几率要比别人高一些!

(4)我的第九章、特殊技能之所以迟迟未能完成,就是觉得特殊技能的等级量化较困难!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8-5-20 19:2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0 20: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为何300回合平手就表示武力相等,200回合就不可以?
==============================
也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1 12: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时间战平=武力相等,这条理论早已证明是有很多问题的。
============================
如果有问题,那也一定其他方法的问题少的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2 12: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么请教100回合凭什么不行?

如果再行,凭什么50回合不行?
=====================
1、下面论点仅针对超一流武将!
(1)100合也行!

(2)50合,如果看不出任何差距,且再也没有更具说服力的其他判断方法,我也不会认为是平手,我将作为疑问战例保留,承认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这个问题尚不能解决!

(3)在我看来超一流的平手至少先打到100合再说!在我的文章中已经说过这个观点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2 13: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谁规定30合平手就说明两人武力接近?
=====================
1、这个问题提的好!我的一流武将排名文章迟迟没有发,就是因为有许多难点,这也是难点之一!
(1)个人认为武力接近的超一流武将之间可以打到100合以上,马超对张飞、马超对许褚、许褚对典韦、太史慈对孙策等!反之,能打到100合以上的都是超一流,武力应该比较接近!

(2)这个100合的标准显然不能用于所有武将,对于档次较低的武将需要降低,武将档次越低,标准降的也越低!

(3)分析强一流武将之间的战例,不妨定为80合,徐晃对右臂少力的老关羽!

(4)分析弱一流武将之间的战例,不妨定为50合,凌统对乐进、曹洪对何曼!

(5)但要注意,如果对手比较强,这个回合数可以下降!对手是超一流,正常打到20合以上下风的就可能是强一流了!若打到50合才下风,例如徐晃对许褚,同样是50合,但是徐晃绝对不止弱一流,毫无疑问是强一流!

2、回到夏侯渊和杨任的问题上来!
(1)如果认为夏侯渊弱一流,那么对于杨任而言,这个30合虽不足50合,却也快了!且夏侯渊的使用拖刀计更让我们觉得,杨任继续打下去不可能短时间失败!
(2)如果认为夏侯渊是强一流,那么杨任要达到夏侯渊的强一流档次,要打到80合,现在才30合,显然还很遥远!但是夏侯渊档次的提高,杨任这30合的价值也就提升,基本也能将杨任拉进弱一流了!

3、纯属一家之言!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正在努力解决中!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2 18: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2 14:27 发表

后面这个逆命题就不成立吧,张辽对张合,不要说100回合,打200回合都有可能。
甚至吕旷对吕翔也可以打100回合。

(1)张辽、张郃100合还可能吧,200合危险;

(2)吕旷、吕翔应该没有这么好的武艺和体力!武艺不好,那么会有一方先失误;体力不好,打不到那么长时间!

(3)马岱兄的意思我不太明白,难道诸葛亮和郭嘉各拿一把剑单挑也能一口气打到100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2 18: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2 14:29 发表

如此判断有武断之嫌,参考另一战例,继续打下去分出胜负并非不可能。

却是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得喊声,故引军杀来接应。于是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赏四将。

(1)我只是说短时间分出胜负不可能,要不然夏侯渊再奋力几下不就搞定了吗?何必诈败用拖刀!


(2)只能由夏侯渊确定杨任,夏侯渊一流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杨任基本也跨入弱一流行列!

(3)至于杨任的武力究竟如何?
个人看法:不排除杨任有更加接近夏侯渊、甚至略超过夏侯渊的可能,但是没有依据!估计不会有人将杨任排到夏侯渊的前面!

(4)我尚未考虑高顺和杨任的排名,但我认为:大于、小于、等于的可能性都存在,讨论到最后,如果能找到一个可能性较大的结论就是成功,你们继续讨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3 1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8-5-22 18:36 发表


夏侯渊最多是弱一流,杨任被夏侯渊在几十合内杀死证明杨任最多是弱三流

(1)夏侯渊有可能排强一流末;

(2)如果夏侯渊不是用拖刀计,而是直接砍的,那么杨任就不够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3 19: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3 07:59 发表

我不认为弱武将的体力就差,按照兄的意思,有些武将不敌是因为体力不支,这种观点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如这种观点属实,直接效果就是有很多长时间的单挑会分出胜负,实际正好相反,多数分出胜负的都是较少回合, ...

(1)体力是一个方面,武艺也是一个方面,二者都是武力的构成要素!

(2)如果允许打足够长的时间,许多的非常接近的战例也会分出胜负!

(3)越是高档次的武将越是体力好,武艺好,越能打百合大战;越是低档次的武将,往往都是较少的回合分出胜负,武艺不精,漏洞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3 19: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3 08:06 发表

武评中常见的误区就是忽视击败、斩杀、擒获的区别。夏侯渊击败杨任与夏侯渊斩杀杨任,哪个效果大?

云长大怒,骤马向前。王忠挺枪来迎。两马相交,云长拨马便走。王忠赶来。转过山坡,云长回马,大叫一声, ...

(1)生擒大于斩杀大于击败!

(2)拖刀计斩杀不算!

(3)虽然我不支持杨任武力能够等于夏侯渊,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即夏侯渊打了30合,不能正面击败杨任,于是心生一计,尝试用拖刀计,侥幸成功!

(4)我的文章中提出过检验战斗结果是否有效的严格方法:

有效战例的结果未必有效,有效结果必须要具备:可重复性!
①有效战例是反应真实武力的,真实武力是基本不变的,真实武力强的武将获胜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有效战例必然是可以重复的,并且允许失败方总结经验教训的!
让单挑的失败方在第一次单挑的基础上,总结“非武力失败因素”,然后,重新再和胜利方进行第二次单挑:
a、若失败方没有这种因素可吸取教训,只是武力不如对方,显然第一次单挑的结果是有效的,第二次单挑是没有必要的,真的进行,结果也会和第一次单挑基本一样;
b、若失败方能总结出某个“非武力失败因素”的教训,自己只要如何如何就能纠正这个“非武力失败因素”,显然,第一次的单挑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再战的结果应该有所不同,甚至大不相同。
举例:
颜良胜徐晃,徐晃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颜良,此战结果有效;
关羽胜管亥,管亥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关羽,此战结果有效;
庞德胜关羽,关羽有教训:“只要不追失(诈)败的庞德”,此战结果无效;
关羽斩颜良,颜良有教训:“只要不问问题,直接战斗”,此战结果无效;
……

夏侯渊胜杨任,杨任有教训:“只要不追失(诈)败的夏侯渊”,此战结果无效;

②这种方法本身我认为是很严格的,但它完全依赖于我们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分析,现在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人并不太多。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所有战例的结果究竟是否有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4 08: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3 08:06 发表

武评中常见的误区就是忽视击败、斩杀、擒获的区别。夏侯渊击败杨任与夏侯渊斩杀杨任,哪个效果大?

云长大怒,骤马向前。王忠挺枪来迎。两马相交,云长拨马便走。王忠赶来。转过山坡,云长回马,大叫一声, ...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3 22:47 发表
兄为何对关羽生擒王忠的例子避而不谈?

(1)前面关羽的拨马回走,并不能得出双方的强弱!

(2)“云长回马,大叫一声,舞刀直取!王忠拦截不住”  此战是正常交战,结果关羽获胜!

(3)至于接下来,王忠是被斩,还是被生擒差别都不大,哪怕就是被关羽事先埋伏的小兵生擒的也无所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4 11: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由于后面已经确定了关羽强于王忠!关羽回马当然是为了更好的获胜,即生擒王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4 18: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4 12:39 发表

关羽如果不回马,直接交手会如何?

(1)关羽一定能获胜!因为关羽紧接着确实直接交手,轻松打败了王忠!

(2)关羽用自己的直接交手,证明了自己直接交手可以打败王忠!但是夏侯渊没有用直接交手的方式击败杨任,而是用拖刀计斩的,又没有其他的证据能证明夏侯渊马战武力强于杨任,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夏侯渊不用拖刀计直接交手,是否一定能战胜杨任?

(3)夏侯渊强于杨任、等于杨任、甚至弱于杨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处理是很麻烦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5 1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5 08:29 发表

兄的意思是关羽的回马属于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了?

(1)对于评定关羽和王忠的武力而言,回马、不回马应该是效果相同的!

(2)但是如果不回马,即使关羽生擒了王忠,仍然有可能有其他风险,不如将他引至某地再生擒效果好!关羽可能会有与太史慈引诱孙策相同的心理!

(3)如果不回马,关羽生擒了王忠,却又被王忠的小兵夺回,对关羽的武力没有影响,但我们会认为关羽不够聪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5 1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霸王绝唱 于 2008-5-24 23:48 发表

呵呵~~刚注册就被这文章吸引了
  某也谈下自己见解哈
看了很多帖,都发现醉眼兄一直在强调夏侯渊用拖刀,所以就得出阁下的结论
  我想说的是,武力是靠什么来决定的
枪法,刀法还是需要的吧,就好比 ...

(1)刀法、枪法当然都是需要的!

(2)拖刀与正常的刀法不一样!
拖刀的精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点与暗器、偷袭、突袭本质相同!

(3)夏侯渊30合正常的斩杀武将A;夏侯渊30合后用拖刀计斩杀武将B!
武将B的武力明显超过武将A较多!武将B的武力至少已经让夏侯渊感到取胜很艰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6 1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5 21:12 发表

关羽回马的目的居然是担心被王忠的小兵夺回,这个解释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1)从后面可以看出关羽胜王忠很轻松,关羽的回马是为了更好的获胜——生擒!这些我已经说过了!

(2)为什么要回马生擒,而不直接生擒,我只是提出一个可能:
“慈心中自付:“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

(3)马岱兄的看法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6 12: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到底,拖刀是马上较量手段,是武将技术全面,战场应变能力强的表现,不是撒石灰摆钉子这种招数,为啥就不计入武力呢?
===============================
(1)拖刀计与“撒石灰摆钉子”本质相同,都依靠对方中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2)具备这种特殊技能当然会增强该武将的综合能力,但是这不属于马战武力!


一个人的武力浮动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大
===============================
(1)关羽也许31合就斩了纪灵,只是故意放了纪灵;

(2)差距不算太大,关羽武力本就低于张飞!

(3)武力相当的马超和张飞,马超20合击败张郃、张飞三五十合未完全击败张郃!

杨任的武力根本就不高。没被秒杀是因为夏侯渊的弱
===============================
(1)凭什么先断定杨任弱?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6 2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醉眼兄:
(1)您认为徐晃、张郃、曹仁、曹洪等其他曹营武将的武力如何?

(2)能给个数值吗?数值直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6 2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6 21:24 发表

太史慈与孙策的例子不适合这里,太史慈确实只有两人,面对对方十三人是要吃亏,而且他也确实是把孙策诱离了现场。

关羽则不同,关羽捉住王忠之后,“横担于马上,回本阵来。王忠军四散奔走。”,可见关羽根 ...

(1)有道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8 12: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愿望化身 于 2008-5-27 21:26 发表

1-1,撒石灰摆钉子对马战武力完全没有要求。而拖刀不同,你什么时候听说哪位农民伯伯抢水的时候使出回马枪拖刀计打翻对方村长的?纵观全书,能用拖刀的寥寥数人,而且关二这种傲气冲天的人,不仅打算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还理所当然的宣之于口……难道他不觉得用马上武力对决之外的方式获胜丢人么?

1-2,增强综合能力?那增强的是哪部分能力呢?马战智力?步战智力?还是特殊技能?可都是在马上用刀,为啥出个当身就是特殊技能而不是必杀?

2-1,纪灵还有工夫糊弄关二,且能全身而退,关二都未必觉出来他露了败象,何来31合斩杀还故意放走之说?

2-2,关二武力不如张三没问题,但从这个间接战例来看,对同一参照物的表现差别如此之大,退一万步说,就算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关二可以在接下来的十合内斩杀纪灵,对比张飞的十合杀也是差了一个档次吧?

2-3,张飞与张郃的战例LZ已经在顶楼说过,不能作为完全有效战例。死力、全力、尽力、出力的效果各不相同。

3-1,阁下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没法证明夏侯渊的强,所以被他斩杀的杨任即便三十合不败也不会因这个有效战例而提升到与高顺同一水平甚至更高的高度上。



(1)会铜锤的、会飞叉的、会短戟的武将也不多!但是我觉得应该将这些都划出马战武力之外,作为特殊技能!

(2)丢不丢人是另一回事,关羽二打一比这丢人多了!

(3)例如:马超马战武力99+铜锤,张飞马战武力99无特殊技能!
我们可以看出马超和张飞无论怎么打都是不分胜负,但是马超有利用暗器取胜的机会,张飞没有!这就是马超综合实力比张飞强的地方!

(4)书中“纪灵大叫少歇”显然体力不支,关羽如果不停,当然有可能迅速斩杀纪灵!

你有依据证明这是纪灵“糊弄关二”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9 12: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马岱兄:
(1)我都不知道我偏向了谁,呵呵!

(2)作者通过“纪灵大叫少歇”和“不敢再次出战”,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结果啊!如果这个结果对关羽最有利,那也是书上的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29 2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愿望化身 于 2008-5-29 15:23 发表


1、前面已经说过,个人以为拖刀与丢东西打人有本质不同。

2、群殴别人掉价,群殴吕布只是吕布的武力亮点……

3、张飞也有弓箭表现,难道就算作马战武力而非“综合实力”了?要单独谈论马战武力,就不必谈论特殊技能到底怎么划分,只需要确定,那些东西可以作为马战武力的参考。我个人的意见就是拖刀与其他技能有本质上的不同——以常规方式使用近战武器杀敌,实际上考量的依然是个人的武力,只不过需要对方配合,但这个配合部分,只是对方的智力检测通过与否,而真正检验使用者武力的,还是最后斩杀成功与否。对方不中计,就无从考量拖刀对使用者武力的参考价值,但使用成功,应该算作马战击杀。

4、纵观全书,战场厮杀打着打着突然喊停然后逃之夭夭的这种无厘头手段,也只有关二中之不疑……若换作张三等人,怕是一声大喝“你全家少歇”——戳个透明窟窿……

(1)拖刀使用成功算马战武力斩杀!
这个结果如何用于武力值评定,或者排名呢?

(2)如果有人认为夏侯渊的拖刀除了能骗杨任,骗不了其他任何人,怎么办?因为你说骗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依据的,至少都不能肯定成功的!
夏侯渊的马战武力值要不要分两种,对杨任+5,对其他人不加?
那还不如看作夏侯渊武力不变,只是多了一项能斩杨任的特殊技能拖刀计!

(3)按照你说的纪灵,只是骗了一回关羽,看来不骗关羽还不知道能打多久,你说纪灵武力会不会接近于老黄忠或庞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30 12: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29 20:01 发表

马超扔铜锤,张飞射箭,对方都避开了,怎么就成了马超占优?

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导致关羽放弃速斩纪灵。

(1)同意:现在修正!马超马战武力99+暗器铜锤,张飞马战武力99+暗器暗箭!

(2)可以有一些牵强的理由,例如反正是必胜,关羽不希望靠体力取胜、希望靠武艺取胜!

正如关羽有时想要更好的生擒某武力较低武将,居然还要先诈败诱敌一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30 14: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换个别人的理由:
(1)刘备关羽均知道是曹操之计,所以并不想真的得罪袁术!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31 14: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8-5-31 09:22 发表


甲兄,在下认为兄是指在下。在下是讨论罗版三国时分析关羽有所保留,原帖全文如下,甲兄将在下的罗版三国武评分析断章取义用于毛版三国,请问目的何在?是兄理解有问题,还是兄人格有问题?
(如果在下误会 ...

(1)我快晕倒了,这个理由好像我老早就听说了,我去找个连接来,免得burrjiang兄误会!我忘记这也是兄的观点!呵呵!

(2)
共有贴子数61篇   1 [2] 下一页 尾页  
1 我看关羽战纪灵  
关羽没有击败纪灵,这件事看来是贬关派们最津津乐道的。三十合和一个被吕布如拧孩童,被自己的弟弟十合讨取的二流武将战和,这从表面上来看,的确算是关羽打得最不好的一仗,因此作为贬关派们手中最得意的把柄也不奇怪。但是这件事真就这么简单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原文:  
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  
从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关羽三十合没有明确打败纪灵,虽然对方敌不过关羽。但是大家考虑过这场战斗之前的各种因素吗?  
刘备出征袁术是什么原因?曹操使二虎竞食之计,欲使吕布,刘备反目不成,又出驱狼吞虎之略,借天子之名,诏命刘备出兵讨伐袁术。一则驱使吕布生异心,二则是要让刘袁火拼。这一计可说是一箭3雕,使吕,刘,袁3家相互厮杀,自己坐收渔利。刘备当时的势力远不及袁术,若强拼必被袁术所灭,而袁术也会被重创而元气大伤。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曹操的高明。  
刘备对此的反映是什么呢?刘备自称以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为自己的毕生大志。既然“诏书”来此必不从皇命之理。当即起兵讨袁。但是刘备知道曹操的图谋吗?虽然他可能并不知道这驱狼吞虎之计的全部企图,但糜竺等人早已猜到,皆曰:此又是曹操之计。可见,刘备和关羽从出兵的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曹操假借天子之名安排的一场鬼谋。  
既然已知是曹操的计谋,再笨的人也断无伤自己之力,为他人作嫁衣裳,何况还是自己的寿衣。所以我认为,这一仗根本就是敷衍曹操。既是敷衍曹操,而对方又是势力远大于自己的袁术,则断无与袁术结下死仇的理由,而纪灵又是袁术的心腹大将,若关羽斩之,则刘备和袁术之间就再无和解的可能,那么刘备被袁术的大军淹没只是迟早之事。所以不得不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但就是如此,袁术的军队很快就将刘备避向了困境,最后不得不通过吕布辕门射戟来调停。大家不妨试想,如果关羽当时逞一时之快,将纪灵斩于马下,那么吕布射戟还有用吗?他是帮了刘备和是害了刘备呢?  
也许有人会说,袁术未必能灭刘备,我纯属臆断。那我们再想一下。如果刘备真有和袁术抗衡的实力,那他大可不必求吕布救他的倒悬之急,大可像张飞那样大叫:鄙汝辈如儿戏耳!也不需要暗祝吕布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关羽和纪灵之战,纯属敷衍之战,只为留条后路而未尽力,。还有,我们也可以从关羽放纪灵回阵看出问题。两军如是死拼,则岂有擅放敌将回阵之理,轻则怠慢军心,重则还有通敌之嫌。关羽既然敢放他回去,而刘备等人亦无任何怪罪,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不杀他,但却要让他知道厉害,不敢小视我等。这应该就是关羽的意思吧!  
(以上皆属个人看法,不喜勿骂)  

  
作者: 刀偃青龙  2006-8-21 22:29   回复此发言   

(3)后面还有许多回帖,二位兄长可以自己去看!

http://tieba.baidu.com/f?kz=126095651

(4)再加一个本人在该网站发的帖子(肯定不只发了1篇),用来证明我常去那个网站,不是今天才到网上搜索的!当然只能证明我有可能看到,不能证明我一定看到!只能这样了!

http://tieba.baidu.com/f?kz=317221635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8-5-31 14: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5-31 15: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
(1)怪我多说了一句,“别人的依据”,容易引发对号入座!

(2)这是领导批评职工时惯用的一招!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8-5-31 15: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8-6-2 1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飘扬 于 2008-5-30 15:26 发表



(1)同意:现在修正!马超马战武力99+暗器铜锤,张飞马战武力99+暗器暗箭!

后面的加得很无聊,前面大家都是99,后面+暗器铜锤,+暗器暗箭!,加了能分出0.01差距出来吗 ? 那请问后面加的有何作用 ?  ...

(1)不太无聊!
这样我们可以知道马超和张飞怎么打都无法分出胜负,但是双方都可以使诈,谁一不小心中了对方的特殊技能,就有生命危险!

(2)我再举个例子:

关羽:马战武力98.5 + 拖刀;    颜良:马战武力98.5 + 无;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关羽战有准备的颜良:

    关羽和颜良首日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颜良又来搦战。关羽亦出。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关羽见赢不得颜良,拨马便走,颜良性起,那里肯舍,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关羽放慢马速,待颜良至近,忽的转身一踅,砍中颜良,再复一刀杀死!河北军马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

呵呵,自娱自乐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0-5 13: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1、战例对比只有说服力程度强弱的差别,只有参考价值大小的差别,不排除任何一个战例,不设置有效无效战例。
============================================================
基本同意。说服力为0的也就相当于无效战例,庞德已经证明自己能够战关羽100余合,第二天的50余合也就价值很小。

2、2、武将对比时按可类比战例对比,有无战例对比,评论等分类。
=======================================
“有无战例对比”好像后来发过新的文章,好像叫“有无比较”。我早就指出,那是将无可比性的战例拿来做比较。兄根本未曾给出“平均期望值”的确定方法,然后竟然就开始运用了,我不知道怎么运用的起来的。

3、3、侧重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自认为没有定量分析的水平和能力。
=======================================
兄太谦虚了,武力范围本就是定量分析,而且武力值不过是一个数据,范围是两个数据:上限、下限。

4、4、以尽量避免矛盾为原则,比如有一种说法是张三的成绩是90分-100分,另一种说法是张三的成绩是80分-90分,那么我首先认为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寻找交集,确定张三是90分。
=======================================
这是未明确“谁确定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像张三这种拥有两个明确武力范围的武将很少。

5、5、尽量避免循环论证,很遗憾,这一点实际无法完全避开,因为某些场合需要用A武将定位B武将,反过来又用B武将定位A武将。
=======================================
论证不了就主观认定好了,岂能“循环论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0-5 19: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很多人眼中的无效战例在我眼中说服力也不会为0,比如王双与魏延的关系,由于此战,我不会将魏延列于王双之下。说服力为0只有孟达射徐晃、丁奉射张辽这样的战例。
=============================================
兄似乎说过只是反对“有效、无效”这样的词语,其实只要定义清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次要的。
(1)既能确定强弱,又能确定差距的战例就是完全有效战例,这是一个战例在武评中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
(2)有些战例只能确定强弱,不能精确确定差距,只能确定一个大致差距范围,甚至有的连这个范围都不能确定;那么这个战例在排名中有作用,在精确的武力值确定中作用相对较小,必须辅助一些事先设定;
(3)有些战例连强弱都不能确定,更不要说差距,那就是无效战例。

2、平均期望值是一个主观性的东西,我在《武评中的方法论》中提到过。
=============================================
既然是主观性的,那么直接主观认定即可,何必绕弯。

3、罗本有一个典型例子,张飞两战吕布,我会根据这一原则认为虎牢关一战,张飞战吕布超过100回合。
其他比如赵云、张飞对张合都有多个战例,我会根据所有战例选取交集。
============================================
战例很多,并不意味着范围很多。
这在之前我要求兄只要演示一下张飞武力的确定过程,兄最后也只能是(96,104)选择98,而非求交集。

4、主要在马超、颜良、张合、徐晃之间采用了一下。因为我认为张合与徐晃同档,所以颜良不足以压过马超,由于颜良被斩杀,所以颜良位于马超之下,由于颜良不如马超,所以徐晃也不比张合强。这里不设定不好评比,burrjiang认为徐晃比张合强,所以他认为颜良比马超强,两者是对应关系。
============================================
兄要主观认定就直接主观认定“张合与徐晃同档”好了,实在没有必要循环论证。
我之前提到谁确定谁的问题,张合、徐晃都是等着别人来确定他们的武力,或许兄可以直接多设定一些出发点武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9: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27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