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栾青 于 2009-2-11 15:48 发表
桓温失败根本不是什么犹豫观望,不肯尽全力的问题,内部牵制在当时对桓温也 影响不大,枋头败了对他权力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更何况获胜?说白了就是桓温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当时后勤由于运河的原因跟不上,不利后 ...
根据我的印象,桓温连战连胜,打到山东,就开始坐等燕国投降,以免攻城战消耗自己兵力,因为他的兵力不仅要对外,还是要对内的。
这一等就让燕国有了喘息之机,也让慕容垂和慕容德有了断他粮道的机会
直趋邺城,就是摧枯拉朽。即使在慕容垂面对锐气已失的桓温时,还要避其锋芒,先断其补给,然后再乘势掩杀。
另外你说的元嘉二十七年北伐我没看清,所以说到七年去了
如果想守,在河南只应该守若干要地以为牵制,大军应该布在两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