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wq911 于 2008-3-28 16:33 发表
周郎协孙策草创江东,从何而来?周瑜到是在孙策死后,才执掌军事大权的。而且赤壁的首功当属黄盖。
当时的江东可是闻孙策而色变,纯粹是小霸王以武力制霸江东。不过周瑜介绍了鲁肃到是很不错。
PS:按《三国 ...
好吧,既然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三国志的原文,摘录如下: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扬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在孙策的传记里,对于孙策攻略江东的记载如上,可以看出,孙策战胜刘繇,一是武勇过之,二是收得民心。纯粹以武力制霸的说法不准确。其中关于周瑜的记载并不多,我们再看看周瑜的传记。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我们看,孙策初到江东,周瑜是他的左右手,统领了1/3多的人马,负责的是留守大本营的重任。攻荆州,以周瑜为前导;镇江东,以授予出镇一方的方面之任。我说协助草创,从何而来?这里咯。说是创业元勋都不为过。
关于容貌的记载,关于孙策的如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
关于周瑜的记载:“瑜长壮有姿貌。”,还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俩帅哥站到一起,美丑全凭着个人好恶品评,第一第二从何说起?
对于赤壁之战的首功论定,且不说历史学界对此战还有争论。你说首功是黄盖,显然是根据演义来断定的。三国志黄盖传里对赤壁就一笔带过“后以中郎将与周瑜等拒破曹公,又与吕蒙袭取南郡,迁偏将军,领永昌太守”。即使按照演义来说,策划火攻的是周郎和诸葛,跑腿的是阚泽,借东风的是诸葛,临阵指挥的是周郎,黄盖离首功还有十万八千里路。你可以保留你对周瑜的看法,但是请不要选择性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