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浅议曹公, 历史变迁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7 10: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狂乱隐者于2004-12-27, 8:17:30发表
此后的三十多年,很多人就这样的一个问题掀起了一场学术大辩论。

曹公忠奸,千百年来没有定论,不同的背景下自然有不同的评价,一切都是为当时的政治所服务的。

个人以为狂兄此说法并不恰当。

曹操怎么也不会是君子和忠臣。

所谓给曹操翻案的,无非是些识时务论,雄霸者不拘小节论。

屠城、篡汉(欺凌献帝基本完成曹丕篡汉准备)、杀名士这些没么争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7 11: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外有刘备,内有荀彧。怎能比“晋氏久已失之”,汉统远未失尽民心。只是一时混乱而已。倘不遇曹操绝世强横,假使天纵刘备成功,未必不能再次中兴。献帝落到刘备手里,未必不能重振皇纲,“禅位后尚可得尽天年比之司马德文的境遇又不知幸运百倍”之说也颇勉强,这种比对是特例对特例,意义不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8 22: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人家有人宣扬历史不可知论
大司马这个算什么论?
唯赢家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8 22: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现在观点来看,这些人都该下课,直接篡之代之以民主政府才最最是正道。搞笑了。

要想做到结合当时具体情况看问题,就要先抛开现在的很多民主与公平思想。

考虑那个年代的文化背景,那个年头的士大夫阶级与芸芸天下众多寒士们这两大族群的价值观,他们能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他们会怎样看待曹操和刘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9 0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3国志 董卓传:  
    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一]卓迁相国......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注[一]献帝纪曰:卓谋废帝,会髃臣于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罢坐,欲诛植,侍中蔡邕劝之,得免。九月甲戌,卓复大会髃臣曰:“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令以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天子幼质,软弱不君。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着在典籍,佥以为善。今太后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陈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献帝起居注载策曰:“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觽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尚书读册毕,髃臣莫有言,尚书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人,请称万岁。”卓以太后见废,故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衣而已。
    乘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二]注[二]魏书曰:言其逼天子也。献帝纪曰;卓既为太师,复欲称尚父,以问蔡邕。邕曰:“昔武王受命,太公为师,辅佐周室,以伐无道,是以天下尊之,称为尚父。今公之功德诚为巍巍,宜须关东悉定,车驾东还,然后议之。”乃止。



    如果董卓不是那么残暴和愚蠢,那么董卓的废立举措也算是顺应时势罗?

    三国时人也许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纲纪框框来束缚思想,但是从前面所引文字可看出他们办事还是重视遵循古代先贤的前例,伊尹、霍光、祭仲-_-!!、武王、太公等等。(献帝起居注也有提及三纲之道,天地之纪)。

    不知道拿董卓比曹操合适吗?一个是残暴愚蠢而失败,一个是霸道聪明以得逞;前者只不过是废立、后者安排好儿子篡位。谁更狠?

    话说回来,不少人引入“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类的现代民主概念,由此来论定曹魏政权到后期的政策富国安民、汉末政府则需要对民不聊生负责,对比之下,篡逆有理。以这样态度看待历史,客观吗?

    基本上所有为曹操翻案的,其逻辑都是出此一辙。

    也许曹氏一直把汉刘皇室象不列颠皇室那样长期供着,是个好的解决方案。可最终他儿子还是篡了,篡了就篡了吧,只要能控制住局面,不至于弄出关东诸侯联盟讨董那样的被动局面,挨点骂有什么大不了的,曹操读陈琳檄文时可曾为自己申辩?现代人为曹操平反,我个人很怀疑曹操在泉下知道了会不会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9 12: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曹操真是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来进魏王加九锡以及造就曹丕后来的篡汉,那么我无话可说,唯有举手支持肃杀兄的观点。

这里有2个疑问:
1、曹操传世的诗文颇有几篇,哪里有表现过自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呢?有例子么?象薄葬,不穿高档鞋子这些廉洁举动倒有些记载。朝代更迭可是大事,按理他该做相对比较多的感叹之语,但我只找到这样的说法: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陛下加恩,授以上相,封爵宠禄,丰大弘厚,生平之愿,实不望也。口与心计,幸且待罪,保持列侯,遗付子孙,自托圣世,永无忧责。不意陛下乃发盛意,开国备锡,以贶愚臣,地比齐、鲁,礼同藩王,非臣无功所宜膺据。归情上闻,不蒙听许,严诏切至,诚使臣心俯仰逼迫。伏自惟省,列在大臣,命制王室,身非己有,岂敢自私,遂其愚意,亦将黜退,令就初服。今奉疆土,备数藩翰,非敢远期,虑有后世;至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报塞厚恩。天威在颜,悚惧受诏。”等等这样的说法。

2、曹操掌握朝政已久,继续拥献帝又和民为贵、社稷次之不矛盾啊。

篡汉的动因,应该还是:“江湖未静,不可让位”,以及雷同诸葛之说刘备的那个意思:
“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应该还是权术的原因居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29 13: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帕拉丁于2004-12-29, 13:02:28发表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4-12-29, 1:34:30发表
三纲之道源自韩非,董仲舒做发展,但在朱熹之前并非不可逾越。南宋之前有废立之事发生,但明清两朝没有出现,这就是理学与之前儒学的不同。


明成祖“靖难之役”算不算废立?
明英宗被俘土木堡,于谦请皇太后令立景帝;景帝病危,英宗“夺门之变”,再次为帝,算不算废立?

呵呵,表说我立场不清啊,这个着实不算。人家自己一家子的内讧,充其量算个宫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2-20 16: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封禅说,又是聂老师演义序里面的流毒吧?
刘封本叫寇封,封字该是他亲爹一二十年前给取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04: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