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顺治九年漳州围城记
性别:未知-离线 starswi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249434
注册 2007-12-13


发表于 2007-12-27 18: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清顺治九年漳州围城记

清顺治九年漳州围城记
    350年前,津州因南明与清廷的对垒,经历了历史上一段最为惨烈的时光。从三月到十月,长达七个月的围困,死亡70徐万人,全城生还者仅一二百人。这段历史,津州上了年纪的人,都曾听到先辈的口述,津州吃春饼的来历亦与之有关。据闻,由于郑成功围城日久,城中大饥,饿死无数。郑成功知道了这个消息,从护城河传送米饭馒头,饥民争食。因长期饥俄,忽然抢食,结果又基死无数。一时间城中尸体相藉,一派惨相。守城清廷只得用草席裹尸,草草理葬了事。因之,幸存百牲在战后为了纪念这段悲痛的历史,以春饼拟作草席裹尸,以示不忘,一
直流传至今。
    这仅是传闻,未见记载,姑妄听之可也。但此事在清代史学家谈迁的笔下,却有清清楚楚的记述。亨见谈迁《北游录·纪闻下》:.‘壬辰津州受围,城中百性才份一二百,第宅万间,率门户洞开。此一二百人指沟中白骨,历历数其生前性字。告人又城危急时,有士人率妻子闭户,一勃而卒,部舍儿窃煮食之,见肠中双水皆纸絮,郁舍儿亦度等自绝。”
    被吴晗称之为:“爱国的历史家”谈迁(1592-1657年),从29岁开始,就着手编写明朝的编年史(国榷》。1645年,弘光被清人捕俘,明朝灭亡,这时已53岁的谈迁,又继续为写好《国榷》而努力,1647年8月,这部花了27年时间,改了6次的手稿,不幸被窃。伤心之徐,谈迁又用4年的时间第二次完成国榷》的初稿。(北游录》一书就是他为了充实(国榷》的史料,在历时5年搜访过程中,对经历见闻的真实记录。因此,书中所述之事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津州被围之事发生在清顺治九年(1652),也就是文中所述之“壬辰”。谈迁以客观而冷静的笔调,直述被围城中百性的惨况,对交战双方不里一词,真可谓史家之笔法。
    据《清史稿》、《清实录》、《清通鉴》及《津州府志》的记载,历史上壬辰这一年的三月,郑成功率部在攻取长泰、平和、诏安和南靖等地之后,击效清廷浙问总替陈娜于江东,遂围退津州。四邻居民入城,各依所亲,以进战乱,津州城门坚闭。四月,郑成功指挥20万大军攻打津州,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将章州城团团围困。五月,清廷总兵马逢知率兵救援津州,郑成功让开一路,引援兵入城,然后又合围,继续困城。至此,津州外援遂绝。城中被围日久,斗米直五十金。九月,清廷都专金砺援兵至泉州。十月,城中旅尽,食人欢骨,死者达70余万(当时津州城及四都人口走否有如此之多,颇可怀挺,70份万,当是七万份之误)。至是,清廷都份金砺督漪兵来解津州之围,郑成功以火迎敌,忽然西北风大起,火势反攻郑成功部,郑成功遂败,津州之围始解。然而津州在两军双峙的7个多月之间,军民已相继俄死数以万计,到解围之时,仅剩一二百人,几成空城。
    350年前津州人民的这场大劫难,因改朝换代和政治的雷要,交战双方为一性天下的利益,置百性的性命而不顾,士人妻以纸充饥,郁舍儿皮著自绝,饥民自相残食,沟中尸体相籍……如此惨烈之状,真应了古人“兴百社苦,亡百姓苦”这一切肤之言。“谁问周过小民泪,来为天下哭苍生。"3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提这段尘封数百年的历史悲剧,是祭莫我们的先祖,是誉示后人。(李竹深)

[ 本帖最后由 fengxv 于 2007-12-27 18:5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4 09: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