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召唤理解薛定谔猫、量子鼓的筒子们, 迷糊
性别:未知-离线 疯狗就是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9
编号 247012
注册 2007-12-8


发表于 2010-12-29 20: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成功实现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

此间获悉,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16公里的传输距离比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最终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联合小组研究成员彭承志教授介绍,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

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需要传输的量子态如同科幻小说中描绘的“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神秘出现。

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兴趣。1997年,奥地利蔡林格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原理性实验验证。2004年,这个小组利用多瑙河底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态隐形传输距离提高到600米。但由于光纤信道中的损耗和环境的干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距离难以大幅度提高。 

2004年,中国科大潘建伟、彭承志等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自由空间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在自由空间,环境对光量子态的干扰效应极小,而光子一旦穿透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其损耗更是接近于零,这使得自由空间信道比光纤信道在远距离传输方面更具优势。

这个小组2005年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

2007年开始,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小组在北京八达岭与河北怀来之间架设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最终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证实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穿越大气层的可行性。 

联合小组在自由空间量子通信领域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持,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6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英国的《新科学家》、美国的《今日物理》、美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均及时报道了这个研究成果。

[ 本帖最后由 疯狗就是我 于 2010-12-29 20: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疯狗就是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9
编号 247012
注册 2007-12-8


发表于 2010-12-29 20: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存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被放入一个特殊装置之后,可以突然消失,并且同一瞬间出现在相距遥远的另一个特定装置中,被人方便地取出。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日前,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上取得的新突破,可能使这种以往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超时空穿越”神奇场景变为现实。

据联合小组研究成员彭承志教授介绍,作为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

“在经典状态下,一个个独立的光子各自携带信息,通过发送和接收装置进行信息传递。但是在量子状态下,两个纠缠的光子互为一组,互相关联,并且可以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神秘出现。量子态隐形传输利用的就是量子的这种特性,我们首先把一对携带着信息的纠缠的光子进行拆分,将其中一个光子发送到特定位置,这时,两地之间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光子的即时状态,就能准确推测另外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实现类似‘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彭承志说。

据介绍,量子态隐形传输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焦点。1997年,奥地利蔡林格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原理性实验验证。2004年,该小组利用多瑙河底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超时空穿越”距离提高到600米。但由于光纤信道中的损耗和环境的干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距离难以大幅度提高。

2004年,中国科大潘建伟、彭承志等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在自由空间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在自由空间,环境对光量子态的干扰效应极小,而光子一旦穿透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其损耗更是接近于零,这使得自由空间信道比光纤信道在远距离传输方面更具优势。

据悉,该小组早在2005年就在合肥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拆分”、发送的世界纪录,同时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球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2007年开始,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在北京架设了长达16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信道,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最终在2009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证实了量子态隐形传输穿越大气层的可行性,为未来基于卫星中继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奠定了可靠基础。

据悉,该成果已经发表在6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上,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疯狗就是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9
编号 247012
注册 2007-12-8


发表于 2010-12-29 2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上我转载了两篇非常不起眼甚至是根本没多少人关注的新闻
但是。。。
或许要不了多久,当某些震撼世人的发明突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时候
请记得这个小新闻是2010年的事情

当然,我认为这个只是编辑和记者的误解,实际上当前的成果应该更像是信息无阻滞传输
不过从理论上说,只要量子力学继续发展下去
真的出现瞬间传送啥的,不会是梦想

[ 本帖最后由 疯狗就是我 于 2010-12-29 20: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疯狗就是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9
编号 247012
注册 2007-12-8


发表于 2010-12-29 20: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而实际上LZ不能理解量子状态我很明白你的感受
因为我也无法用自己的常识去理解

从科学角度说,现代物理学走入了令人绝望的死胡同,因为其两个最标志性的学说——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完全无法兼容。前者基于对引力的研究,根源可以追述到伽利略,后者则是对微观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两者在无交集的时候都没错,而且基于两者有过不少研究成果,包括已经投入使用的,当然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成果较多

但就是这样严谨的物理学说,却在用各自的理论描述世界的时候完全不兼容,南辕北辙。特别是对宇宙大爆炸和黑洞这样的敏感话题进行解释的时候完全对立。而一些与狭义相对论完全违背的情况,在弦论中则是正确的。

我看过一篇科普文——《时间、空间,统统推翻?——走入绝境的物理学》。但是很遗憾,我啥都看不明白。哈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20: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