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 连载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26 01: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dqffdq于2004-10-25, 22:59:33发表
我道是觉得孔明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大权给了杨仪。
杨仪,不客气的说就是魏延第二。
有一次他竟然说:“我当时要是在撤军的时候投降曹操,现在还指不定是什么功呢~”
真是该杀之人!!

根本就没给大权杨仪啊. 是命令杨仪带兵回成都.  杨仪有什么能力挑战诸葛亮的撤退命令?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31 19: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弟弟玉门于2004-10-31, 19:20:53发表
不管魏延是不是个统帅是不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全才,逼反魏延确实是诸葛亮的用人上的一个失败。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上极力推荐的几个可以委以内政大事的忠义之士实际上只是一些只能做点技术性活儿的庸才,魏延与这些人比起来却是要高明的多,(也许那个时候蜀地确实没有人才了,)即然敢能用这些庸才主后,那又为什么不能委魏延一大事呢?至少仅仅是让他来独当一面也行啊。但是诸葛先生这样做了吗?

蒋费等人可不是你所说的"庸才", 而且那都是内事方面的.
委派给魏延? 冲着他每战必叫分兵会潼关诸葛亮还敢吗? 逼魏延反? 这完全站在魏延个人感情上说了, 先考虑考虑这位"才"的人际关系吧, 再看看关羽的下场就知道为什么魏延始终不能独任一方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3 16: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11-10, 3:02:37发表
个人觉得,无论钟会那边能否占领汉中,邓艾的奇袭都是受影响不大的。因为你总得有主力对抗钟会。邓艾一万多人的人数,已经是算准蜀国内部能抽调应付的上限而设定的。

楼主说:
。于是姜维提出全新的思路,放弃前线各关口的守卫,收兵回汉中,勾引魏军来攻,意思是想让魏国当诸葛亮,自己做司马懿。
--------------这是不恰当的比喻。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抗,从来都是野战的营寨对抗,没有城池。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抗,司马懿并不是坚壁清野的“退守”,而是步步紧逼的阵地战,在第四次北伐,是推进卤城的决策,在最后一次北伐,是越过渭水,用有危险性的背水扎营对抗诸葛亮,并且及时控制北原。
--------------所以,姜维的这种做法,与司马懿的做法不是相似,而是相反!
--------------对诸葛亮的入侵,魏国并没有放弃前线的“关口守卫”,相反,是发动主力军去救援解围。

邓艾嘲笑姜维不是自己的对手,不论后人褒贬如何,毕竟反映出姜维在军事决策能力上有着较大的缺陷。
邓艾和姜维,各自受到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赏识,师徒相承,成败亦相承也!有趣的是,司马懿和邓艾,分别都有对诸葛亮和姜维的挑战不出战的纪录,而且,两人都表达出对挑战者的军事能力的藐视。司马懿贬低诸葛亮,和邓艾嘲笑姜维,实为联璧也!

算准? 江柚守军只要不投降就足够了. 还抽调极限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6 14: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11-16, 2:00:22发表
青蓝:
守城是需要有充足准备的。
如果马邈一念之差,邓艾就堵死在城下,这只能说明三国大将邓艾连你青蓝都不如,居然没想到马邈不投降自己就肯定攻不下城池这么简单的事。冒那么大的险,对江油当然有着一定的成算,虽然不大,但是不会马邈不投降就肯定攻不下,至于攻城器械,难道就不能就地制造?

根据诸葛亮集,诸葛瞻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亲率大军去江油堵住邓艾。
如果马邈的一念之差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诸葛瞻就无需自责了。
邓艾的赌博,主要是诸葛瞻的决策,其次才是马邈的抉择。
邓艾的一万多人,对蜀国后方而言,是非常多的数目了。

你见过邓艾那支疲惫不堪的队伍而且深入敌阵补给根本就跟不上(难道叫粮队还完跳崖去输送粮食和装备?), 如果你叫我相信邓艾能以一支疲惫之师又无地休整还能攻破江由不如叫我去相信你能跳二十米高比较好.

邓艾未必没有考虑过自己会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他够胆执行, 也活该他有这一运气. 险计从你嘴里一说倒是成了"必成"的事情一样. 邓艾的意思不过是奇兵侧出, 蜀军闻军来则必自败而已. 哪来的如不乱他会怎么样的"准备"?

诸葛瞻自责的原因是他没有亲督江由, 以至于守将叛变. 没能堵住邓艾入侵. 为什么马邈的一念之差有那么大影响诸葛瞻就不需要自责??实情就是敌国入侵, 关益不战而降, 诸葛瞻不自责自己没亲督关益难道还怨有人叛变么??守将叛变难道还跟诸葛瞻不亲自督守没关系?

邓艾的一万多人在江由之前已经是死的死伤的伤累的累了, 马邈这"一念"不重要还有什么更重要的? 难道你还以为邓艾这是正常行军, 军队战斗力保存得很好啊?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4 07: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