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庞统于2005-01-05, 20:06:10发表
我们就以议迁都这个时间点为界,这封信无非两个可能:要么议迁都前,要么议迁都后。
如果议迁都后: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
这里两处你看清楚,曹操派使了没有?如果按司马和蒋济的建议派了(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於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那这就应该是回信了。回信要用这么多理由来说服曹操吗?难道曹操派去的使者是个哑巴?回信又这么回的么?把重要性重说一遍啊
吴主传写的很清楚:是孙权先写的信!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
结论:曹操没派使,是孙权主动写信的。
看电视去喽,明天再来。
- -
回信中有需要曹操帮助的地方当然要理由. 都已经指出那封信看清楚孙权的意图和需要曹操配合的地方, 就可以明白孙权的回信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