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为什么没有支援襄樊战场?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2-1-16 01: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羽的北伐,推定应该是牵制曹魏军力,以确保汉中的战果。

汉中对西蜀,是势在必得(对曹魏则丢了反而轻松了)。刘备占领汉中后,蜀军十分疲劳,而魏军反而余力很大,所以,刘备担心汉中不稳,命令关羽出兵襄襄樊,这种推理是合理的。

并非关羽擅自行动。

既然关羽的行动是牵制性的,而当时有“时关羽强盛”的说法,若按既定方针,关羽可进可退,刘备根本没有必要安排军力支援襄樊。

问题在于,突发的一场大水,使曹魏的一支重要的战略集团人间蒸发,魏国的襄樊地区直到许昌,出现了大片的军事真空。而樊城泡在水中,兵力又极为薄弱,随时有崩溃的可能。对关羽来说,相当于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夺取襄樊的机会。

此时,蜀国的战略方针改变了,从牵制性变为进攻性(拿下襄樊),关羽这时开始抽调兵力赴樊城,不顾后方空虚。即使在攻城受挫,同时徐晃也完成了兵力集结,荆州军队眼看就要遭到徐晃的打击之时,兀自磨磨蹭蹭不愿退回。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关羽之覆亡,诚如某楼所言,第一责任人刘备。如果此时刘备头脑清醒,意识到东吴的威胁,则关羽后来倾巢而出的错误,就不可能发生。

刘备对东吴的威胁认识不足,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从刘备借荆州之后,这个想法由来以久。他总以为,北有曹操的威胁,东吴必须依赖联盟,绝不敢主动与西蜀翻脸。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刘备对东吴的方针,一直都很强硬,有利必争,不肯让步——。

他这种想法不可能不影响到关羽,使关羽丧失对东吴的警惕,酿成了丧身失地的悲剧。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2-1-16 01:3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15: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