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果没有许攸来投官渡之战的结局会如何?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8-11-20 13: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上的名战,经常都是由一系列的看似偶然的因素促成的。

但是,透过这些“偶然性”,人们能够看到背后还站着叫作“必然性”的。

其中,拿破仑与曹操这两位军事家的一系列名战,更加充满着这类表面上的“偶然性”。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8-11-20 13: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8-11-20 13: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荀彧的意见,就是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给看透了——

反正你袁绍是不如老曹的,咱们就耗着,看谁能抓住取胜的机会,哪怕这些机会是一些“偶然”因素。俺荀某,就是相信老曹,就是BS你袁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2-6 21: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9-2-1 22:26 发表
我弄明白了,原来是说翻译错误,我还以为是争论许攸所言是否合理,实在不好意思,燕老大翻确实有误,是我不是了

你弄明白了?你是如何弄明白的?就听了楼上几个小孩的戏言?

我查了一下原话,燕京并没有犯翻译错误。原话是:
================================
其三,最关键一点,许攸告诉了袁绍军中剩余粮食只够吃三天(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只要烧掉乌巢粮草,袁绍必败。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报,曹操未必敢于下决心冒险偷袭乌巢。
------------------------------

燕京这里说的是袁绍军“剩余的粮食”,也就是被烧掉乌巢后的粮食,只够吃三天。这话的依据是“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就是说,燕京所说的“其三”,是根据许攸的话,推断出来的,而不是把许攸的话翻译得出来的。

请问,哪里出现了“翻译确实有误”?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2-6 21: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2-6 2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旭鹰 于 2009-2-1 22:33 发表
我只想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为什么许攸会向曹操通风报信?

2、为什么袁绍在官渡之战前的白马等战役中失利?

3、为什么袁绍当初没有迎立汉献帝?

4、为什么在曹操对付其他军阀、无力对抗袁绍 ...

必然性、偶然性

没搞懂这些基本概念,并不妨碍一个个专家似地你一言我一语啊……呵呵,这就是低水平论坛让人好笑的主要特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23: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