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种历史研究方法
性别:未知-离线 fahren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9
帖子 635
编号 2369
注册 2003-11-20


发表于 2007-1-8 19: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史料还是很丰富的,细节也很多,起码比楼主楼上们想象的丰富。
你们虽然否定虚无主义,其实你们自己的观点就是虚无主义。
看看: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所谓正史的24史都是文言文写作,由于文言文先天的简练性,是中国历史在细节方面先天不足。另外由于传统一贯的重文轻武、重农轻商,所谓的正史仅仅成为皇室家谱和高级文官的个人传记。
-------------------------------------------
老大,很多史书的食货志就被你忽略了?志的篇幅可是很长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传统文章一直是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不足。原因在于中国文化是一个感性的文化而不是一个理性的文化。先天缺少理性分析的基因。其他方面象商业、科技的记载就少得可怜了。所以研究中国历史就比较困难,再加上国语意义的歧义含混.......
---------------------------------------------
怒,自己文言文素养差,居然还怪古人,还用外来术语攻击自己的先人。


但是我觉得123这些方法根本不平行。
一、春秋笔法:由孔夫子所创,目的是为了使“乱臣贼子惧”、为了宣扬儒家的礼乐,可以根据需要取材,代表作《春秋》。缺点是不是历史的全貌,容易曲解历史,好处是不会凭空编造历史。
古代物力有限,文章保存流传也很难,要求创作带着神圣的目的,也很容易理解。《春秋》不是历史的全貌,并不是孔子主导思想有问题,孔子不是全能的上帝,春秋发生了什么,他都知道吗?他又不会自己乱编,因为史料有限,任谁都不能展现“历史全貌”。当然春秋太简略,这是孔子写历史的特色,圣人嘛。

历史还原法,其实这个不算是法,大家都知道要这么做。可是历史怎么还原?你知道还原了的过去是什么样子?文革派还原的是阶级斗争,皇汉派是民族矛盾。就算没有先入之见,你掌握了足够的史料让你忠实还原吗?
至于什么大历史观,怎么一个新名词就忽悠了那么多人?不懂。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03: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0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