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企业制度中看中央集权与三权的优劣,还有三权分立的成本, 挖一个坑,看看有没有人掉下来^_^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1 18: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企业和国家一样,要得是业绩和消灭对手。实行商鞅的王霸之道。中央需要的是负责法律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即可。

在秦国,商鞅的法律可是能够细化到基层每一个细节。旷古绝今。今天的任何一个企业国家,莫能比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2 11: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的矩阵结构,不是秦朝的临时兵役制相同么。或者说跟三国时期的军屯不是一个道理么

任何一个国家公民,在没有战斗的时候都是干自己的农活,有战事的时候,就要应征入伍。不组建常备军制。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兵。只有战时当兵,平时务农。

打仗就相当于项目攻关,不是每时每刻进行的。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有项目放下工作去应征。

至于项目主管权限问题,这没有可比性。自然是以项目优先。收田赋的官员和白起这样战场指挥家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中央对孰轻孰重连这个都没分配好,就不应该去干。一旦干了就不应当扯皮(商鞅说这叫私斗)。商鞅有军功爵制,打仗好的人,就有官做。也就是说做项目出色的人,就会得到赏赐,这样每个人都会跃跃欲试去做项目。原有工作没人做怎么办。在秦国经常因为打仗而落荒的情况。因此商君书中有一篇叫做徕民:简单来说就是业务外包。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2 11: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2 1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同一个单位、同一批产品、同一批员、同一个季度,不同年、不同PO。

不知你有没看过<复活的军团>以及云梦竹简这本秦代法律。

秦代律法规定种地撒多少种子都是法律规定。养马养多少高度,养牛多少体重。山林捕猎何时轮休。军队伙食如何分配都细化到男女老幼,干活的轻重。

兵马俑中相差十几年的制作出的兵器,几乎是可以说一模一样。

在2000年前没有机械化大生产就能做到,现在反而做不到了??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2 11: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2 15: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认为海南与东北/西藏如果这样统一规定有可行性吗?不是“现在反而做不到了?”,

对,如果有差别就应该细化。科学的数字化管理是可以精确设计的。如果不适宜种植的土地就应该种植别的。总之应该写在条文和律法里,在横向上有操作空间是不允许的。仅在纵向上有操作空间,这才是作为赏罚的依据。

军屯只是利用空余劳力,矩阵项目管理也不是天天运转的啊。

人员却是变动的,需要谁,谁就来,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项目小组和负责人也是临时组织和委任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因此,这种组织结构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军队是有自己的系统,但是人员也是从农户上抽调上来的。不见得有什么不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3 09: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美国农业部派驻在每个州都有农业统计官员。农业部的调研员人数比种田的人数还要多。

正因为他们有庞大的联网体系,统计口径。所以美国每个月都会知道每个州的种植情况,发布种植库存报告。有种植专家,气象专家,遗传学专家都会对生长情况作出综合评判。病虫害的防治都是在政府监控下。政府如何通过补贴刺激农户改变种植面积也都是经过精确计算。通过出台月度报告指导农民如何卖粮。

反而中国人在期货市场交易大豆,都是依赖于美国的种植报告。

所以一件事情多算胜,少算不胜。

在一件可以重复的劳动中,只有做到精确计算才能成功。不能做到差不多。这反而造成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3 09: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3 1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的确有些工作,需要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随机应变。比如战争。现代比如说销售。但是战争人员调动,物资准备,对方战备情况是可以测算出来的。

销售,也是如此。对于可开发市场客户状况,销售人员的数量,资金投入。潜在对手在该地区销售情况,都是可以测算的。


而对于一个可以重复,而且方法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质不变,短期内不会技术革新),只有在数量上会有改变的(量变,投入上会根据年景的不同会有不同)。这就要经过精确计算。


所以老板独裁不独裁,分两个层面,决断层面的独裁是依赖于计算。而执行的独裁是一种执行力,违抗执行的人,无一例外的就得惩罚。独裁其基本含义是自己可以作出决断。

商君书中所述:治理国家有几种情况:在民众的家中能决断是与非的国家,能称霸天下,由官吏来决断事情的国家就强大,由国君来决断事情的国家就弱。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弱。

如果大家都能作出正确的决断,每一个对待一种事情只有一个评判标准,那就会强。这就是执行力。这就是独裁。


当然根据企业规模,可以计算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反计算不到的地方就是不可控的。不可控制造成的损失是一项潜在成本。这是要考虑进去的。如果潜在成本过高,就不应当实行。如果你仅仅因为预算和制定律法的成本过高就不制定,而去直接实施。这恰恰是企业经营失败的地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一方面是没有全面改革,另一方面改革的细化措施不够,监管法律是空白的,底下有五花八门的可操作法则,使得不控制损耗大大增加(这就是制度损耗),使得改革失败。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3 10: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5-13 18: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咱说得太混乱了,太杂了。还是先分一项项来说明。

对于可以重复的劳动,比如生产
这个不知道现在公司还常不常用6西格玛了,他不就是使用一套精密计算对质量控制的一套方法么。

这套方法应该说是可以重复的劳动实行一套技术标准。

但是6西格玛也同样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根据情况随时更改的。我也赞同你的方法,根据短板原理,补最短的那块。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不能重复的劳动,比如说科研项目。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异化很大。基本上是不能重复的。对于古代来说每一次战争就是不能重复的东西。但是这些项目也都是需要测算的。


终其一点,我认为对于任何行为都要评估其潜在成本。可能我是做财务的缘故吧。对数字就有天生的依赖性。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3 18:3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5: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5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