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一个关于北宋政治经济斗争的问题, ~菜鸟提问~
性别:男-离线 鲁瞪眼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
帖子 307
编号 22705
注册 2004-11-6


俺未仔细研究王安石的改革,只能算凑热闹:

原先看天龙八部,金老是拥护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当时也就认为王安石不好。

后来看看书,有些不同见解。
***纳税用土特产,或者现钱,各地贡品实行政府计划调拨
首都需要什么物资,就按照最便宜、运输最近的原则定点指定进贡,该地点的官员应在市价便宜的时候收购储存该物资,免得因为市价变动影响对首都的供应;这是节省进贡成本的办法,好事。
弊病是中国古代一向货币投放量不足,现金纳税会造成粮食贱卖伤农;官员商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同时政府进入流通领域,损害商人利益。

***劳役改为交钱,国家雇佣失业者干活
好处是增加国家财政现金收入、提供就业,弊病是其实增加了民众负担,劳役变成固定税。

***创办全国性的官办连锁集市,并贷款给小商人
政府收购滞销产品,等待市场需要再卖出去,还可以赚钱,实际上就是官办批发,这也是政府经商。

***青苗法。国家向农民发放种子或者贷款去购买种子,秋收之后还给国家
这是国家级别的农村信用社,令得农民不必受到豪强大地主高利贷盘剥,本来是好事。
但问题也出现了:由于缺少个人信用体系,刁民丰收不还;贷款放出多少和回收,作为官员成绩考核,这就产生强行摊派,以及克扣和加派,实际上加重了农民负担,这是运用政府权利来执行商业过程的苦果,而且导致国家战备粮仓变成青苗贷款的本金。

总结:
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还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虽然他已经知道只有发展生产才能“富国强兵”,但目的并非为了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而是争夺商业利益,事实上扼杀商业发展,这一点必须承认。
2,经济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王安石想通过帝国专制官吏体系来执行政府经商牟牟利,显然是不合适的,但不失为一种勇敢的社会探索。

从这个角度看,王安石与汉武帝的手法大同小异,不过文明一些。汉武帝鼓励诬告大商人,然后杀头、没收财产进国库,比较野蛮;王安石是想政府做生意赚钱,还不至于明抢。汉武帝看到的是大商人这么有钱,就想办法搞过来;王安石看到大商人这么容易赚钱,就想俺们政府也可以这样干嘛。

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集中(搜刮)社会财富,用于对外战争:匈奴/北辽、西夏。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21: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