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羽扇纶巾于2005-04-28, 20:20:48发表
中国为什么以农立国?为什么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为什么没有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规律学说一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马克思,如果上帝再给你500年时间,你能作出回答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发表个人见解,请指教:
国家立国之本基于生存环境,中国的特点是拥有黄河为灌溉源的华北大平原,适合大规模农耕生产,这种环境在两河流域、印度恒河平原、埃及尼罗河也有过,故此这几个文明的根基都是农业文明。华北大平原的面积最大,这点可以看世界地形图。
巨大面积的农耕,可以集聚足够大的人力物力粮食,支持长期大规模对外征服作战,这也是中国可以形成幅员辽阔大帝国的经济基础。
反观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地中海文明,起源是亚平宁半岛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星罗棋布的岛屿,航海发达,农牧渔产品种内繁多,需要相互交换,由此产生商业文明。
欧洲地形虽然也有平原,但是丘陵很多,缺少形成稳固大帝国的物质条件,迦太基、罗马都是军事征服、委派总督、收税的,未在占领地形成基础政治统治。
中国抑制工商的原因:
工商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的资本就会转化为土地,加速社会的土地集中兼并,动摇帝国的税收基础和社会安定(失地农民没有生计),而中国式帝国的财税基础就是大量小自耕农的存在,这点我在本论坛另一片文章中详细说明过,王莽的复古规定土地不准买卖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工商资本不会好像欧洲工业革命那样转化为产业资本,进而萌生资本主义呢?
原因1:秦汉之后,中国财产实际上是王有制而并非私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失去政治权利也就失去了私人财产甚至生命,商人资本没有安全感,于是发财立品,有了钱就买房子买地买官,依附并加入权贵阶层,才能常保福贵。
原因二:资本总是流入高收入的投资方向,盐铁矿山运输等赚钱的行业都被国家垄断,工商缺乏成长空间,相反高利贷是利润率最大的,购置土地次之。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古代经济比中国更像地中海,假设没有外力干扰的自然发展,应该比中国更快进入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