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自取其辱[限三国演义]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4 2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既然是限三国演义,那我就说说
首先要声明几个前提
1。关羽的襄樊之战是擅自发动的
2。刘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给关羽以救援
3。刘备罚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下面解释一下
1。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取得大捷,进位汉中王,同时封赏武将,关羽的职位就是封侯,并假节钺,意思就是关羽在刘备不在的时候,可以自行安排任何军事行动
2。通过汉中之战可以看出,刘备是具有很高超的军事才能的,战后的安抚工作更是做到了家,以五虎将为例,关张两人排位靠前,是与刘备的裙带关系,封赵云则是为了更多的安抚过去徐州时期的老部下,馬超的进位显示了更多的军事考虑,借助馬超家族在垄西的地位,为日后进兵关中做准备,这四人不用多说,真正为刘备打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黄魏二人则是一举成名,一个进入五虎将,一个为汉中太守。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刘备在这个时期还是具有相当头脑的,同时蜀汉内部危机重重,益州派、荆州派和徐州派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的当务之急是安内,不宜开展大规模的侵略战
3。关羽于建安二十四年夏初开始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后战事开始向不利的一方面发展,徐晃的长驱直入则更是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冷静的分析了敌我实力,然后去上庸搬援兵,未果,他难道就不能去成都搬吗?
4。建安二十四年初冬,战事已经无可就药,上庸的救兵仍是不可指望,同时成都也是毫无动静。先说一下上庸的刘封,一直以为此人是无义,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刘备入蜀前夕,刘璋命孟达另5000兵先行迎接,后来这5000人就成了孟达的嫡系部队,转战葭萌关,又随守上庸,刘封作为螟蛉子。内并不能进入最高统治阶层,外对异姓武将也没有压制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他即使想出兵救关羽也不能够,因此这个人完全是背孟达架空了的一个傀儡
5。整个建安二十四年的夏秋两季,成都军一直按兵不动,是以为盲目乐观的静候佳音吗?不是,这里要说一下刘备的帝王心术,与小人交,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但与帝王交则相反,想想朱元璋日后的大开杀戒,也就明白了。关羽,刘备的嫡系部队,当时已经官封假节,同时斩庞德时“威震华夏”,连贾诩都说“不世之功”,那么在成都坐镇的刘备怎么想?倘若关羽真成尾大不掉之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同时回师一击,成都的荆州旧部四方烟起,刘备立刻就玩完。这时的刘备就是在等待关羽失利的消息。
6。然而关羽是意外的死于孙权之手,设身处地的为刘备想想,他根本就没想过要光复汉室,要不怎么才开始传闻献帝被害后就急急忙忙的登基呢。这时候关羽死了,荆州归了孙权。刘备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审时度势,做出了东灭孙权的成熟的成功的决定。
6-1。如果战争开始,那么刘备军顺江东下,占有地理的优势
6-2。此役能充分发挥荆州军团的战斗力,他们为了夺回自己的家乡,必然努力向前
6-3。同时益州军团为了今后自身的利益(如果夺回荆州,那么荆州军团还是会回到荆州去的),也会积极配合刘备的作战意图
6-4。打下荆州,士气大震,同时继续东进,纵然不能一战灭吴,至少可以分一杯羹
6-5。事出有因,博得天下同情
7。战争的初期,确实是如刘备所愿,“江南人吓破了胆”,望见“先主”的大旗,既便投降,可谓一帆风顺,无奈陆逊横空出世,打乱了刘备的计划,更是打垮了刘备的野心,可以说,彝陵的一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蜀汉70万的军队,更是刘备通篇“弃卒报车”的战略安排
8。最后再多说一点,当初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诸葛亮才仅仅是个中郎将,蜀汉的最高文官是法正,汉中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因此直到刘备薨,诸葛亮在蜀汉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地位
9。刘备死后,其苦心经营的益州势力(娶吴皇后,重用法正、吴懿以及死前大力提高李严的地位以牵制诸葛亮)被诸葛亮一一化解,荆州势力开始重新抬头,直到二出祁山时废黜李严,益州势力终于土崩瓦解,荆州派大规模掌权,为蜀汉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5 0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果如以上二君所言的话
那么刘备为什么不立即发兵报仇呢
而是等到1年之后,才大张旗鼓的挥兵东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5 02: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hz0728于2004-02-15, 1:45:51发表

QUOTE:
原帖由黑木崖于2004-02-15, 1:30:13发表
果如以上二君所言的话
那么刘备为什么不立即发兵报仇呢
而是等到1年之后,才大张旗鼓的挥兵东进

益州初定,民心尚不稳定!且连年征战军队需要恢复。如急欲伐吴必败无疑!!!
攘外必先安内!刘备当然要权衡一下利弊了。

错,刘备在这一年中并没有什么安内的举措
相关的事情早在初定汉中的时候就已经做了
刘备在这一年中是在等待,等待曹丕篡汉的消息,那样他这个原左将军,自封的汉中王大将军领益州牧就可以师出有名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5 02: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2-15, 1:44:54发表
演义的情节有些是虚构,但罗贯中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基本脉络还是依照史实,正如不可能写成刘备统一全国(好象有本反三国演义就这样改了),历史上刘备就是隔一年半后才出兵的,其出兵的目的也不是为关羽报仇那么简单(可参阅史话区的一些讨论),而是有其国家战略意义的。

我也没说刘备出兵是为了报仇
具体的原因我在那个帖子里也已经说了
考虑刘备这个人,一定要放到相应的社会大环境中
他是君主,就要用君主的思想去琢磨他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5 19: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发的回帖就是为了说明刘备伐吴不是自取其辱
具体原因我已经说清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19 0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拿破仑时代于2004-02-18, 8:50:53发表
刘备打仗根本就是外行,对付那些山里的毛贼打打土匪还可以,碰到那些精通兵法,胸怀韬略的人来讲,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刘邦将兵也能带个十万什么的,估计刘备只能带个一万。5555555555可怜的玄德!~

还是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汉中之战,是刘备亲自指挥的一场战斗
虽说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曹操的主力已经转移,而且刘备军团差不多是战略防守)
可是以区区七八万的兵力守住了曹操的近40万大军,更是击沉了夏侯渊
不能不说刘备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
其用人眼光也是异常独到
重用法正黄忠,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26 2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说我吗?
把问题规类一下吧
第一,我说的也全是在《三国演义》中的事迹,没有涉及到《志》
第二,关于庞统,这么一个人,没有显示半点才华,如果上来就给中郎将的话,那才说明刘备是豬頭呢
第三,关于自取其辱的概念,什么叫自取其辱,我的意见就是,干一件毫无好处的事,然后还失败了。可是,刘备伐吴并不是毫无好处的,具体的我早已经说了
第四,好像也没有人說妳没才华啊
最后,不是我想跟你抬杠,而是你的一个回帖里说的话让我觉得不爽,这才开始抬的
没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26 2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巧了,我也是这么想
第一,说一下,讨论一个人,不能光从个人喜好方面入手,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
第二,大家在论坛讨论,个人攻击就不好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28 02: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男不女,呵呵
我再次说一下,要是辩论,可以
但是要是再涉及个人攻击
否则后果自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2-28 02: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为什么不能和你谈战争以外的事情?
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看问题
你上高中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了吧
所以才有了我的那些回帖
很是想和你辩辩
可是明天一早要去巴黎
等我回来的吧,如果这个期间你没有再侮辱我的人格的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3-1 03: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今天上网搜索一下成语在线查询
然后查询“自取其辱”,结果显示没有这条记录
看来这个不是成语,往哪个高人给指点一下
到底什么意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木崖

★★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94
编号 2161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4-3-3 2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冷冰冰于2004-03-03, 13:19:21发表

自取其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分析当前形势,结果导致事件的失败。”
跟毫无好处的事情一类的一点边际都不达。
还有我明确地声明一点:“我在分析这次战役失败的种种原因,并没有在分析刘备这个人,以及这次战役的作用。”

这就说明我的观点没错
“错误地分析当前形势”
请问刘备错误地分析了形势了吗??
你最好再好好看看书,三国演义就好,如果看不懂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国连环画也不错
推荐一下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6 21: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