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中庸之道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中庸之道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1
发表于 2005-1-12 20: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其独到的思维方法和处世方法。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但影响了他的一生,而且影响了后世,影响了整个中华和全世界的思想。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孔子在政治上推崇周公,多次盛赞舜帝,称舜帝是大智大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我们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异常的变故,人就会有情绪的变化和波动,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这意思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们的和谐相处。
人们都行中庸,不但人们之间可和谐相处,而且中庸之道还能使天与地之间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平和,天下万物才能生长发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整个社会才能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现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为人处世更要多一些中庸的方法。包容他人,善待他人,服务他人。做到心中无富贵,眼中无贫贱,言行无势利,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以权压人,恃钱欺人。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换心,感动他人。使每一个人建设社会的积极性都得到迸发!每一个人都为创造自已的美好生活而勤奋工作和努力奋斗!这样,人们就会生活得幸福安康,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在对外交往上也是这样,不能以狭隘的国界和意识形态来划界,要以诚相待,共谋发展。如果我们过份强调价值观上面的分歧,就无法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做生意和发展经贸往来。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要讲原则,寸步不让。在经济往来上,文化交往上还是要多融通,多交流,利于沟通和走向天下大同。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广交四海朋友,共同走向繁荣进步。
过去一度我们过份强调事物矛盾的一面和斗争的一面。因而讲斗争性多了,说中庸之道就会受到批判和遭冷遇。而且在很大的层面上形成了非左即右,不红即黑,不好就坏这样的思维和处世态度,没有中间地带,没有调和余地,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僵硬,冲突和纷争多。在人与自然方面也是不持中庸,与天作斗,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更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华民族有和的传统,历来主张“以和为贵” 。做生意“和气生财”;居家过日子“家和万事兴”;友邻之间和好相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君子处世也有原则,就是和而不同,对思想意见不同的人,不排挤对抗,而能求同存异地和睦相处。“和而不流”,对小人也能和气相处,但不苟同,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当然,现在对违法犯罪者还要给予坚决的打击。
孔子一生践行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呢?他说:“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的不足,不敢不勉,言顾行,行顾言”孔子对中庸的道理、道德标准、中庸言论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努力去学习,说的话和行为要一致,行为和说的话要一致。中庸,孔夫子一生都在这样做。行中庸,个人要有好的修养,人人都要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勤学善行。“非礼不动,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他一直认为,勤苦好学就接近了“智”,学以致用,努力行善,就近了“仁”;知道什么是羞耻,不做不道德的事,就接近了“勇”。智仁勇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行中庸之道的要旨。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2
发表于 2005-1-13 13: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比方说吧
一○○分满分,六○分及格
你最起码要考过及格线
但是一○○分最好不要考
你那样理解,虽然看似中庸,但和孔子所要表达的,还是有点出入。并不是“非要”什么,“最好”什么。和谐的,平稳的才是最重要的。考试嘛,就是要保持好心态去考,不是要我们取中间的分数啊~~~
我最后一句话说的,“智仁勇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行中庸之道的要旨。”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3
发表于 2005-1-18 23: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的,你的意思我懂了。但是,我看你最后一句话有语病。
要不,就写成“这岂不是另一种绝对偏执么? ”——“岂不是”指“就是”的意思。这句话变为陈述句:这就是另一种绝对偏执。
要不,就写成“这不就是另一种绝对偏执么? ”——“不就是”指“是”的意思。这句话变为陈述句:这是另一种绝对偏执。
要不,就写成“这岂非另一种绝对偏执么? ”——因为“非”指“不是”,后面不用再写“是”,故把“是”去掉。而“就”是肯定语气,前面不能用反问语气词,故也去掉。这句话变为陈述句:这岂不是另一种绝对偏执么?=这就是另一种绝对偏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14: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4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