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ycnc5522 于 2006-4-29 22:46 发表
幼读唐诗宋词,非韵不诗,以为所得,后观汉诗诗经,平仄不拘,长短不一,意味绵长,信知诗词乃意为先,韵尚次,精炼情实之语。若惟意而诗,上口苦涩,言而无味;惟韵而诗,歧义生非,空洞无物。今我一统华夏,悲壮激烈实情有意,效孟德短歌,知愁愁予,诗以壮歌,非对诗词之技无知蔑视,心之所在,其诗亦然。
楼主须知诗词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格律的出现是诗歌作为文学本身追求艺术美感的必然趋势,这点从根本上说是同其他社会规律演变道理相通的。楼主所说的“意为先,韵尚次”的文胜于质的道理,我们并不否认,但是,我们要申明的是格律和诗歌内容并不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杜甫,李白,苏轼等千古名家都生活在格律诗时代的原因。楼主喜欢汉魏古诗并不错,抒发豪情也不错,但错看了格律与诗歌的关系而已。直言,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