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壮歌行, 三国志11结局感怀
性别:女-离线 acceehi
(轩辕第二富婆)

秦国公主
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575
帖子 3483
编号 20125
注册 2004-10-30
来自 九河下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4-26 15: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昔好像是入声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acceehi
(轩辕第二富婆)

秦国公主
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575
帖子 3483
编号 20125
注册 2004-10-30
来自 九河下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4-28 08: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ycnc5522 于 2006-4-28 01:38 发表
诗之道,言志,达意,抒情,岂能以韵脚,平仄而论优劣,何况古今之音已有大不同,诸君歧路,苦笑耳。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楼主不过一发豪壮之情,便也不必顾及音韵了。
不过,若是真心学诗,这些知识还是必需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acceehi
(轩辕第二富婆)

秦国公主
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575
帖子 3483
编号 20125
注册 2004-10-30
来自 九河下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4-30 20: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ycnc5522 于 2006-4-29 22:46 发表
幼读唐诗宋词,非韵不诗,以为所得,后观汉诗诗经,平仄不拘,长短不一,意味绵长,信知诗词乃意为先,韵尚次,精炼情实之语。若惟意而诗,上口苦涩,言而无味;惟韵而诗,歧义生非,空洞无物。今我一统华夏,悲壮激烈实情有意,效孟德短歌,知愁愁予,诗以壮歌,非对诗词之技无知蔑视,心之所在,其诗亦然。

楼主须知诗词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格律的出现是诗歌作为文学本身追求艺术美感的必然趋势,这点从根本上说是同其他社会规律演变道理相通的。楼主所说的“意为先,韵尚次”的文胜于质的道理,我们并不否认,但是,我们要申明的是格律和诗歌内容并不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杜甫,李白,苏轼等千古名家都生活在格律诗时代的原因。楼主喜欢汉魏古诗并不错,抒发豪情也不错,但错看了格律与诗歌的关系而已。直言,勿怪。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9: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7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