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明军队绝非常败军队, 转自百度贴吧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旁观者于2005-07-18, 21:53:53发表
宋初的军队实力较强其实是后周军队改革+对手无能的产物,其他时期宋军队的主旋律还是以防御和失败为主的。

宋初的军队能完全归功于后周吗?宋太祖即位后有一次更大动作的军队改革,优化了禁军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军的战斗力,消除了五代军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及因循之风,从此所向披靡。在统一战争中表现,比起后周用几年的时间仍未全取淮南十四州来,恐怕是更胜一筹吧。

还有,不交手就没有无能一说,南方诸国固然不值一提,契丹北汉这里后周也栽过,如果说无能,后周应更无能才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旁观者于2005-07-19, 19:33:27发表
二次都无功而回,他之后只能回南方继续打弱,平定南唐后还是攻北汉,将侧腰让给辽来进攻,辽是北汉的后台,宋祖是不知北汉问题的关键还是畏惧辽呢?在他征战天下里面就北汉这一场战斗有难度,但是他的表现很好吗?最后宋还不是靠的悬殊的整体实力把北汉拿下的。战略眼光有问题(辽迟早要打,为什么不先攻辽,当时南方差不多全平定了)。

说来说去又绕到这句话。

先弱后强还是先强后弱的问题,先弱后强是正常顺序,先强后弱有个取胜把握问题。如果你一定认为后周或北宋不管南方、不管北汉而直接取幽云就一定胜利,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畏惧辽的话就根本连北汉都不敢惹,哪还会把幽云的收复作为统一的最终目标呢?等其它地方都平定之后再北伐绝对是最把握的。如果对于契丹这样的强敌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妄想毕功于一役的话,那只能是个赌棍统帅。

QUOTE:
赵匡胤的整军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军,将大量的地方军队组入中央,这是在冗兵。

这时候说冗兵过早了吧,北宋的禁军虽是中央军,但轮流戍边,不是都堆在京城的。宋祖时期禁军总数不超过二十万,且精锐善战,何来一“冗”字?
至于军队归中央还是归地方,柴荣没有吸取五代兵变废立成风的教训,没有采取措施防止将领作乱,正是他眼光短浅之处。

QUOTE:
向训,韩令坤,张永德,符彦卿,慕容延钊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都不被重用

别的由于种种原因没用上,不过也不耽误其统一进程。而慕容延钊在宋统一战争的第一战就是统帅,打完之后就病死了,还被封了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但是也可以看做他没有完全的信心收回十六州,他对辽的态度始终是以防守为主,嘴上说的豪气干云,天下一家,卧榻独享,他从生到死何时敢去真正的碰一碰辽的虎须?

没有与辽直接对抗是时机未到,如果只凭这个就断定他畏惧契丹的话未免是成见在作怪。不过间接与契丹对抗的几战,宋军打得还是不错的。因为先南后北的既定国策,在南方还未完全统一之前是不能过早与契丹交手的,宋朝当时在北边防备北汉、契丹的军队不多,但将领都是经验丰富的,李汉超、贺惟忠、郭进等虽地位不高,但守边一点也不比符彦卿之辈差,契丹曾把符彦卿当成大敌,对宋将党进等同样十分重视。一个没什么大本事、没什么名气的田钦祚,就能在遂城以数千之众战退数万契丹骑兵,可见用将问题不在于用大将,这个后世的苏洵曾有一篇策论,论宋太祖用将,专用一些资历浅的,却宠以恩信,他们的表现一点也不比资历高威望重的老将差。

还有,迁都不是为了避战,搞清楚,而是为了依靠地形裁汰冗兵,宋太祖能够有如此前瞻的眼光,会知道后世将为冗兵所困,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么?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另外,宋太祖时期没有什么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也根本没有过多牵制将领的权力,沿边诸将,宋太祖都是亲之信之,并给与便宜行事的权力,不要把太宗跟太祖搞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旁观者于2005-07-20, 19:13:50发表
先南后北的战略其实在太祖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南”的部分,然后就是北了。我上次说的并不是先北后南和先南后北的区别,而是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后半部分应该如何进行北的阶段,在北面应该先打北汉好还是先打辽好呢?攻北汉则辽必增援,将主力集中在那一方面比较好呢?辽强当用主力抵抗迎击,北汉弱可分少量军力对抗,宋祖说过辽军精锐不过十万,想用金帛买人头,为什么不能先攻辽?

专用一些资历浅的,当然了,资历浅的人威望不高,让他发挥一下也无妨,如果功劳越来越大了,看宋祖还敢不敢用这些有能力的人?宋军真正的几个主帅到底如何,张兄写的很清楚,田钦祚真的有大将之才吗?他能完全掌握部队,象手足一样控制吗?郭进有意见不听,对他解释一下不行吗?把人家逼的上了吊,这种人能当大将吗?

宋祖不先攻辽是想先灭北汉,省得胳肢窝总有人瘙痒痒,比冒冒失失先去伐辽稳妥得多。况且宋祖考虑的不光是拿下幽云的问题,还考虑了拿下是否能保住,他曾对赵普说曹翰自言能够可取幽云,赵普立即反问:“翰取之,谁守之?”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宋军先攻辽,且顺利地拿下了幽云,要知道,取幽云可以,灭辽是不可能的,辽势必报复,而宋又有北汉的威胁,两面受敌。而先取北汉,则可全力对付契丹。况且,宋太祖伐北汉虽未能成功,打击辽援却取得了辉煌胜利,而旁观兄说“攻辽则北汉必出兵,攻北汉则辽必增援,将主力集中在那一方面比较好呢?”,结合太祖太宗两代伐北汉都击溃辽援的战绩,可知,以偏师击辽照样可以取胜。

进退人才识大体不恤小节,历代名将,没有瑕疵的又有几个?田钦祚私德差不妨碍他打仗,况且我也没有说他有多强,拿他只当个绿叶,说明资历浅的不比资历深的差而已。


后面那一大段从不知什么地方拷贝来的关于开封为都的好处,这个宋祖会不知道吗?正是为此,他才会犹豫,才会明知晋王的“在德不在险”是空话仍若有所思地回去。他正是看到了开封数次被攻破的历史,才会更多地从军事角度去权衡,并看到后世若守开封势必依赖大量兵马,势必会危及国家财政,“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又岂是只从军事角度考虑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旁观者于2005-07-20, 22:35:18发表
偏师伐辽都战果辉煌,为什么不敢用大军正面对抗?奇怪啊奇怪,不是怯辽什么?北汉早就只有招架之功,最多扰边袭击粮道,用一员大将守备足已。谈得上是致命的危险吗?

田钦祚我没拿他贪污的事情来攻击他的私德,张兄你看他是因为郭进对他再三进策而产生矛盾的,足见这个人刚愎自用,不会集思广益,他能够得兵心和将心吗?能让群人为他出死力吗?只是依靠皇帝的权威来号令部队,要成为名将,必须先要得军心,把队伍团结后战争中才不会因为内部恩怨造成叛变等不安因素。这种人跟本成不了真正的一流将帅,只能被皇帝当做棋子用。党进没文化,他很可爱,正是一个绝好的棋子。宋不想要真正的将帅,因为皇帝才是全国军队的统帅,其他人都是兵卒,本来只要皇帝有军略,这是有利于军队安定的。但是除了太祖太宗稍有军略外(太祖尚可,太宗是半个门外汉),还有一个马上皇帝吗?
太祖真的深谋远虑,他不会认为子孙个个是军事天才吧。

说过多次了,与辽直接对抗的时机未到,如果畏辽,就连北汉都不敢惹了。北汉自然不是致命危险,但是拿下北汉对国防的意义不下于幽云,太原与幽州并列为中国北方国防的重要据点,先把容易的拿下来不是更好吗?至于太宗把太原一把火烧了,只能说他有病态心理。历史可以证明,拿下北汉之后,契丹与宋战争多次,只能从河北突破,从雁门进攻一次也没有成功过。就连北宋到了末日,金兵还在太原费了好大的劲。

有一点你说对了,宋太祖当时是不需要天才统帅,全国军队的统帅只有他自己。他用将的特点就是没有王牌,相比而言比较喜欢用曹彬、潘美这类有一定能力,又比较听话的,至于田钦祚这种小人物,也是适时而用。他自信于自己的军事能力,但是死得突然,后事没有安排好,连儿子还都没来得及封王,那只能子孙自有子孙福,无能为力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4 21: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4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