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轩辕翰林人物传记集锦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张建昭,字玄亮,东莱掖县人也,其父徙家于塞北,生于是焉。

轩辕三十二年,至国,初居炎黄郡,后周游天下,交游于士林,稍有声名。

三十九年,炎黄郡守阙,好畤侯跋锋寒巡按陇右,雅知其名,闻在他国为官有善政,而往结之,欲荐为官。建昭常有报效之志,故为出仕,有诏授中书舍人,领护国留后,赐爵文信伯,掌炎黄郡事。时西北多有群盗为乱,建昭至任三日,捕斩其为首者,郡始肃然。初秉黄老,袭前法,未有为焉。

四十年,诣京,中书述职,备言善政,诸王褒美,独赵王言当有为,深然之,退曰:“当行法也。”归郡乃为更张,立重法刑名,辄有犯者皆问,尝自言:“既得专任,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或怨政苛,对曰:“天下治道者二,宽与猛而已,宽而不治,律法具焉。”四十一年,真授护国节度使,赐节钺。治郡三年,累有边功,上下皆称勤政。

肇鼎二年上章请致仕,诏令守本官,爵俸如常。六年归奉朝请,齐王临府探问,乃复其职,使之郡。十一年,迁太常丞,仍掌炎黄郡,未几,晋武平侯,食邑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东方元年,擢枢密承旨,领陇右巡按使,都督西北四郡事,参知政事。

建昭得事于庙堂,出入枢密,参掌机务,累观台省之弊政,锐意纠劾,自荐请缨,请判御史台,诏可。四年,授御史大夫,同门下侍郎,行吏部司封事,但有除授迁擢,皆往勘之,有误则上言拟进。东方帝初即位,逢除授之事,亦常顾问。七年,晋阳武县开国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九年,枢密副使马岱上表请辞,诏以建昭代之,副赵王。枢府机务冗杂,理事常致宵旰。建昭昔在下位,久疾迁延敷衍,初为执政,颇勤于枢务,未几而积案尽销。赵王得垂拱之闲暇,常务声色之娱,怠于政事,建昭数讽劝之,王犬马如故,是以怨怼,出不逊之言,尝曰:“王居枢位而不预政,当黜焉。”王知其相戏,但笑受之。

枢间务杂,而守者多阙,议者常各怀私,制数不出,建昭感于是,始生退意,遂出十载所积之财二十四万缗献于朝,言身心交瘁,请致仕,朝议不可,乃罢。十三年,上札子请罢执政,时赵王北狩,齐王答可,遂再上章请以谏议大夫致仕,诏不许,止罢枢密副使,以上郡公气流代之。

既罢执政,复出镇陇右。十八年朝觐,时鸿胪少卿南部晴政致仕,藩事渐废,燕王与建昭对于偏殿,曰:“欲留卿在朝,拱卫京畿,可乎?”对曰:“国家多事,未敢求闲,惟命。”王大悦,复曰:“鸿胪寺可乎?”曰:“虽不才,愿为理藩。”王抚其背,曰:“真有劳之臣也。”翌日遂有诏,领京畿巡按,授鸿胪寺卿。

建昭既掌藩事,欲有所为,乃上札子议整鸿胪,奏曰:“臣闻朝廷以安静为福,邻藩以和睦为悦。况我轩辕,民丰物阜,人杰地灵,启百代之兴隆,顺千秋之时运。自退虏师以来,远人多有欢盟,邻属常得互通,来往之使如潮,赍纳之藩接踵,此轩辕之所以彰于宇内也。臣之前者,南部尝为理藩、发条屡见出使,朝廷得其力多矣,今俱致仕,当厚赏赍,以为勤者效。”
“今国朝之盟好,累达二十有五。臣窃闻人不以友为多,国不以盟为滥,故不量力,欲效博望之勋,思成定远之业。圣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又闻以天道抚生庶类,不无雷电之威;以礼乐统制万邦,未必干戈之役。王教之远播,德音之广被,臣实当其责也。是以明道而后有仁德,知言而后有躬行,故以整鸿胪之事请上,别有封事附其内。取进止。”

奏上,不答。后章屡上,皆不见答,乃自嘲曰:“冷衙门不承恩泽久矣。”遂不欲掌鸿胪之事,适逢御史大夫花影致仕,荐薛郡公致仕梓庭君起复,判御史台,建昭又荐为太常卿,加枢密直学士参掌机务,同判鸿胪寺。梓庭君一夕而身兼三司,竟日奔走于御史台、太常、鸿胪寺间,尝于公署戏曰:“张公之黠甚矣,彼自鞠躬,使我尽瘁。”

彰岳八年,枢密副使施白(ssbye)致仕,诏复以建昭知枢密院。先是,白欲去官,须着人代,于都堂戏语诸大臣曰:“东南诸道巡按廉价指射,枢密副使白饶。”建昭曰:“副使苦差,当偿其值。”比制命既下,初升政事堂视事,乃恍然曰:“施公未偿我钱也。”从官皆笑。

(人未卒,履历有待续补……)

建昭专于史,亦常习诗章,通音律,晓西文,与百胜节度使桓大司马交厚。桓大司马,长沙人,爵至县侯,自有传。

初,建昭微时,寿诞尝宴于水泊,客至,散财滞,未半而竭,窘甚,后遂专务聚敛,不逾年而金帛巨万,以此称于国。公卿但有喜丧,辄往赴宴,出没席间,明言索取,士大夫恶之。官至执政,亦秉此习如前。时市井有谚曰:“索钱包,北建昭;宴分红,南慕容;天下财一鼎,半数属花影”,皆一时之谓也。

建昭疾三司财帛之积弊,欲革之,自为储蓄以有求补于国,至于巧立名目,压榨乡党,人皆目为“招讨使”。后建昭出所积之财献于朝,纳度支司府库,观者如潮,未料此举,或叹或喜,赞诟不一。

子九龄,不仕。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5-10 21:0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0-25 19: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慕容宁宁于2005-10-24, 20:44:18发表
哪位帮偶写个挖虽说真的米什么好写的

列个履历表,然后自己暴点料才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21 19: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西狂杨过,字改之,杭州余杭人也。少贫,乞于邻里,或驱之曰:“乞子固贱也!”过曰:“安知乞子日后非公辅哉?”邻人嗤之。愤而求学,师从金、古、黄,多得其艺,遂出世游历。

东方元年至轩辕国,二年之炎黄郡,为求进,出没公卿之家,皆疑为匪盗。时武平侯张建昭初为陇右巡按,都督西北四郡军州事,拿而拷之者数次。过每受拷,但自慰曰:“祸兮福所倚,此乃天将降大任焉。”闻东南有水泊郡,遂赴之,多所游,亦常见疑于官吏,以其形容古怪、语多费解,颇似匪盗细作。过知为放浪形骸所误,欲求自新,诣京自荐为官,见拒。退而自省,习文史之章,数日而出,与诸士论,语惊四座,闻于朝廷,皆为之刮目。

五年,颖川侯思念思想表荐过为笑书郡守于朝,廷议过言轻性躁,不堪其任。遂罢。是年,崇文、国史馆成,东方帝诏布四方,募文籍检校之才,过应募,授监造郎。初隶羽林,踊跃奉承,勤于职事,帝嘉之。得出入禁中,多与赵王言谈,以刺上意,诸道巡按、诸郡节度亦多所结交。

七年,陈郡公马岱巡笑书郡,见谒于过,颇器之,乃表荐于廷,众议附之。诏准,遂封文简伯,授镇宁留后,同知笑书府事,副长沙郡主。过初至任,以招贤为务,私以财遗之,故士乐为之用。八年,长沙郡主挂印去国,过独领府事,益勤于军州事。九年,中书述职,政绩彰显,上褒之,真授镇宁节度使,赐节钺。过为政清简有度,自天子至于庶人皆称其善。
张建昭以枢密副使用事,欲革铸钱无度之弊,乃积私财以为国计。过久慕“文渊”之号,求之于建昭。建昭曰:“须五千钱,事乃可成。”过许之,乃改封文渊伯。

笑书郡士人凝望云涛有才名,过荐之于朝,久不见复,遂亲诣建昭以刺其事,得允奏请廷议乃罢。十五年,云涛授成德留后,杨过有力焉。

十七年,积功至定平侯,食邑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没写完,先跟上,待填……)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17: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38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